务虚笔记_二十二结束或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二结束或开始 (第4/8页)

胃,L你懂了吗?肠胃的工作不聪明、不精巧、不合理么?它们把有用的营养吸收把多余的东西排除,可曾用着智力么?肠胃知道这都是为了什么吗?它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但是我回答不了O的问题。但无处不在的我的灵魂早已知道答案。我只是这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不知道,可是这世界的所有部分才是我,所以这个世界的欲望它知道,所以这个世界的运动它知道,所以这个世界的艰辛与危惧它们知道,所以这个世界的祈祷它一定知道…

    还有那个被命名为艾略特的预言者,他知道:你到这里来/是到祈祷一向是正当的地方来/俯首下跪。祈祷不只是/一种话语,祈祷者头脑的/清醒的活动,或者是祈求呼告的声音。/死者活着的时候,无法以语言表达的/他们作为死者能告诉你:死者的交流思想/超乎生者的语言之外是用火表达的。/…

    当诗人L赶来的时候,F医生已经奄奄一息。L把耳朵贴近F颤动的嘴唇,感到他还在微弱地呼吸,听见他喃喃地说着:“至于…至于我自己嘛,L,我多年来只有…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在来生,如果…如果真的有来生,不管是在哪儿,不管是在…是在天堂还是在…还是在地狱,我都要…要找到N,回答她…回答她一直希望…希望我回答的:在现实之外,爱,仍然是真的…”

    那是,L从F的眼睛里看见,天上正飞着一只白色的鸟。

    F睁大着眼睛,一眨不眨,望着那只鸟:雪白闪亮,飞得很高,飞得很慢,在巨大的天穹里一下一下地扇动翅膀,舒畅且优雅,没有声音,穿过云,穿过风,穿过太阳,飞向南方…但也许,那就是F的灵魂正在飞去来世。

    那时,在我的印象里,是所有的恋人们重逢的季节。

    那时,如果恋人从远方回来,在我的印象里有很多种方式。属于C的方式已经在第二章里写过了。还有一种方式,属于诗人L。

    如果恋人在信上说:“一俟那边的事可以脱身,我立刻就启程回来,不再走了,永远不再走了,不再分离…”这便是C的恋人,这就是属于残疾人C与恋人重逢的方式。如果恋人在电话里说:“喂,你还好吗…是,我回来了…还有我的先生,我先生他也问你好…”那么,这就是L日思夜梦的那个人,这就是属于诗人L与昔日恋人重逢的方式。

    “喂,是你吗L?”

    电话里她的声音有些改变了,但诗人还是一下子就听出来是她。

    “你在哪儿?喂,你现在在哪儿?”L的声音依旧急切,像几年前在那个风雪之夜的小车站上一样。

    “我在家里。喂,你还好吗?”她的声音却非常平静——或者是故作平静。

    “呵,还…还可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不久。对,还住在那儿,还是那座楼。你呢,也还是住在那儿?”

    “也还是那儿。”

    停顿。好像一下子都不知道再说什么。

    “我…”L的声音不由得发抖。“我想现在就去找你,也许…也许还是有些话要说…”

    “我也是想看看你。我想请你晚上来,行吗?”

    行吗,为什么是行吗?“当然,你要是现在有事我就晚上去。”

    “好,我们等你。”

    我们——虽然早已料到,但诗人还是浑身一阵紧,心跳仿佛停顿了一下。

    “我先生,他也问你好。”

    “呵…谢谢。”

    很长的一段停顿,两边的电话里都只剩下呼吸声。

    “我想,我们还是朋友,我们都是朋友…喂,L,L你听着吗?”

    “呵对,是朋友…”

    “我相信我们还可以是朋友,还应该是朋友。”

    朋友?L想:这是拉近呢,还是推远?抑或是从远处拉近,再从近处推远?

    “喂,喂——!”

    “呵,我听着呢。”

    “我觉得,我们仍然可以做非常好的朋友。”

    但是一般的朋友——这样似乎才完整。L想:不远也不近,一个恰当的距离。

    “喂,行吗?我想请你晚上来,行吗?”

    又是行吗,可若不得行吗又应该是什么呢?

    “呵,当然。”

    “太好了,谢谢。”

    谢谢?怎么会是谢谢?

    “晚上七点,好吗?我们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好吧,七点。”似乎别无选择。

    多年的期盼,屡屡设想的重逢,就要在七点钟实现呢还是就要在七点钟破灭?朋友行吗谢谢准备好了——这几个字让L有一种世事无常、命若尘灰之感。整整一个下午,L心种恍惚什么也不能想。

    七点钟,诗人L走进了F医生的恐惧。

    透过白杨树浓密的枝叶,眺望昔日恋人的窗口,于是L走进了F对于重逢的第五种设想:她恰好在阳台上,站在淡淡的夕阳里,看见了他,呆愣了几秒钟然后冲他招招手,很快迎下楼来。

    “哎——,你好。”

    “你好。”

    流行的问候,语气也无特殊,仿佛仅仅是两个偶遇的熟人。

    “你真准时。”

    “哦,是吗?”

    要不要握握手呢?没有,犹豫了一下但都没有伸出手来——谢天谢地,就是说往日还没有磨光。

    “那就,上去吧?”

    已无退路。

    走过无比熟悉的楼门、楼梯、甬道,走进无比熟悉的厅廊,看见的是完全陌生的装饰和陈设。

    “我介绍一下,这是我先生…这是L…”

    “你好。”

    “你好。”

    “久闻大名,我读过你的诗。”

    “咳,不值一读…”

    “哎哎,那儿是卫生间,这边,这边,不认识了?”

    不认识了。一旦走进屋里就一切都不认识了,连茶杯也不认识了,连说话的语气也不认识了,连空气的味道也不认识了…这时候L开始明白:还是F医生说得对——空冥的猜想可以负载任意的梦景,实在的答案便要限定出真实的痛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