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_三一九章恶毒之极的黑神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一九章恶毒之极的黑神军 (第2/3页)

   一圈看下来,就是韩立洪这个外行也知道地是没啥搞头了,今年一年必定是颗粒无收。

    虽然以现在的实力,河南的旱灾不算什么大问题,但看到老百姓的神情,韩立洪心里非常难受。

    回到省会郑州,韩立洪立刻与商震商议。

    韩立洪下去视察,商震没有陪着,韩立洪不让,他不仅不让商震陪着,其他人也不行,大家该干嘛继续干嘛。

    商震早就拟好了章程,韩立洪看过之后,想了想,道:“商主席,好人做到底,这样吧,今年农民的税赋全免,凡是涉农的一分钱不收。”

    说到这儿,韩立洪顿了顿,继续道:“至于省里损失的税赋,我补你五成。”

    商震一听,大喜。

    按他拟定的章程里,少收的税赋达到八成,这样一来,省政府的压力将会非常大,但现在好了,韩立洪一张口,多给了三成税赋。

    现在国家的体制怪,黑神军的体制更怪,韩立洪把能变成自己名下的财产都变成了自己私人的,至少在法律上是这样。

    当然,韩立洪绝不是财迷。

    在商震看来,韩立洪这么做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方便,不利的地方将来可能会有麻烦。

    韩立洪继续道:“每一个村子打一口机电井,这方面的费用也是我来出,不需要省里负担。”

    又一个大问题解决了。

    第二天,商震亲自召开了记者会,宣布了一系列的政策。

    第一,凡是涉农的,今年的税赋全免。

    第二,政府免费给每一个行政村打一口机电井,供人畜饮水所用。

    第三,政府保证粮价稳定,民众不要听信谣言。

    第四,政府招募劳工,至少每户一人,管三顿饭,一天工钱五角。

    龙凤币三元相当于一块银元,三顿饭白吃,一个月还有十五块钱拿,在如此的灾荒年月,对老百姓真如甘霖一样。

    消息一出,农民乐疯了,城里的市民同样是笑的合不拢嘴。

    首先,是粮价稳定了,而这无疑是最要命的。

    虽然政府一直都在平抑粮价,但人们心里还是慌的,现在好了,政府既然这么说了,那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其次,政府大规模雇佣无事可做的农民,民间的薪金就不会被拉低了。如果政府不这么做,那底层的如饭馆跑堂的薪金至少会被拉低三成。

    第二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国。

    黑神日报,在全国,凡是县城一级的,都有黑神日报的分社。

    这几个月,黑神日报连篇累牍地报道河南的灾情。

    这次,在报道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时,还报道了黑神慈善基金发起了募捐的新闻。

    头版,全都只有八个黑体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河南,又掀起了一轮建设的大**:疏浚河道、兴建水利设施、修公路、修铁路、建工厂…

    ――――

    一九四二年的春节,华夏大地依旧是欢乐和祥和的。

    这一年,比较倒霉的就属上海南京香港一代的老百姓了,日军为了报复远征军,对上海南京一带进行了狂轰滥炸。

    不过,好在这种单纯的报复性轰炸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日本没这个闲工夫了,轰炸上海南京这种报复性的行为显得过于奢侈了,日本已经消费不起。

    战事对轴心国越来越不利。

    亚洲方面,战事的转折点源于一次仅仅是为了提振士气的轰炸。

    珍珠港事件之后,为了提振士气,罗斯福想还以颜色,他要轰炸东京,但轰炸东京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主要是因为航程的问题,他们没有续航能力那么远的轰炸机。

    最后,美军想到了一个办法,从航空母舰上出动陆基轰炸机去轰炸东京,完成任务后可以飞往中国。

    四月十七日上午,十六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

    当时,日本正举国都沉浸在皇军的赫赫军功之中,根本就没想到美国人会来轰炸它们。

    东京变成了火海,而日本人愤怒了。

    胜利会让日本人失去理智,愤怒也有这个效果。

    愤怒过头了,自然就要报复,为了报复,日本人把能派出去的军舰都派出去了,而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无线电讯号。

    太平洋舰队被摧毁之后,美国就失去了可与日本匹敌的海上力量,但是,美国却在另一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美国有着强大的破译敌方电文的能力。

    因为掌握了准确的情报,中途岛战役,美国以少胜多,日本海军惨败,四艘航空母舰被击沉。

    这是转折性的战役,但盟军却并没有因此而轻松多少,在各个战场,不论是进攻,还是抵抗,日军都极其强悍。

    相比于亚洲战场,苏联战场、欧洲战场和非洲战场,盟军就要顺利多了。

    苏联方面,德军的进攻被彻底粉碎,在列宁格勒,德军已经逃无可逃,只能等着被歼灭了,苏军很快就要转入战略进攻了。

    其他方面,德军在非洲遭到惨败,英法联军在北非登陆,标志着盟军在非洲战场转入了战略进攻。

    盟军最困难的还是在亚洲战场,每一点的胜利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