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在天之灵 (第2/3页)
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却相当好,经常的‘死谏’、‘抬着棺材上朝’…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他们的确做出了许多官员不敢做的事情,敢为普通百姓触怒权贵…因此,老百姓说起‘清流’,往往就和‘请官’联系起来…”林黛玉说道:“刘宗周又是清流的领袖,肯定谢参谋长就等于否定刘宗周…這些清流如何愿意!” “這阮大铖也太狡猾了.”寇媚气鼓鼓地说道:“跟着清流一起混水摸鱼,动不了清流也就动不他!” 女孩们你一言、我一语,倒把阮大铖等人的用意分折了个透,只是结论颇有些让人无奈…想要替谢启光出头,就会面对整个清流的责难。 大家心里都清楚,凭王燃现在的实力,想要在南明内部进行大清洗并非难事,可這些清流不仅有缺点,他们身上的优点也很多…《孟子》里说的明白,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這是很多清流恪守的做人准则,這也正是王燃在很多事情上容忍他们挑战自己的重要原因…這毕竟是顶起我们中国人的脊梁。 换句话,即便是有个别清流挂羊头卖狗rou,但清流這个团体是无辜的…如果南明只剩下了一种声音,所有的人都在自己的实力面前俯首称臣,不管自己说错说对,都只有赞扬的声音,那中国人和应声虫又有什么区别?中华民族不就等于毁在自己的手里了吗? “宝兄弟,你打算怎么办?”薛宝钗轻轻地问道。 “事实就走事实,没有证据也是事实!我要让他们亲口承认所有的事实!”王燃冷笑一声:“君子以诚为本,他们既然自命为君子,這点勇气总该有吧…” 虽然清流的存在非常有价值,从另一角度来说,也不能因为清柳有价值,就可以放纵他们胡说八道,无原则池原谅他们“无心之失”所造成的后果! “他们要是有這个勇气,就不会看着阮大铖在那里胡说八道了…”林黛玉不屑地说道。 “那就简单了…如果他们在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连最起码的诚实都做不到,他们还有什么价值可言?!”王燃淡淡地说道。 “人谁无错?关键是错了就要有面对承担并改正错误的勇气!”王燃话里透出淡淡地杀气:“中国需要的是真正的君子!那些伪君子越少越好!”女孩们都是一颤,半响史湘云问道:“二哥哥,你要怎样来区分谁是君子,谁是伪君子呢?” 王燃昂首向天,喃喃地说道:“那就借兄弟们的在天之灵在分辩吧…” 第二天,林黛玉主编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醒目的文章“山东将领尽数血染沙场,山东软差全体毫发无伤…谁能告诉我们山东之战的真相?” 自王燃回到金陵,《人民日报》一改保持缄默的态度,开始成系列地对山东之战进行报道。林黛玉甄选了不同身份的人,有普通战士、有谢启光的亲兵、有德州之战幸存的将领、有阵亡将士的家人,以陈述事实的笔法从不同角度回顾山东之战的进程。 言语中虽然没有直接批明什么,但对山东软差们的影射却连普通老百姓也看的出来…林黛玉在每一段事实回顾之外,都会加上一各大大的问号。 “谢启光将军拿下德州后为何会去南皮?他是去救谁?临行前他又做了哪些安排?” “谢启光将军为何在南皮突围后在吴桥重又陷入重围?谢启光将军留在德州城的兵马突然出现在吴桥是谢启光将军的安排吗?德州城缘何得而复失?” “谢启光将军为何会选择独自断后?是否象有些人所说‘自知罪重而欲赴死’?” “劣势兵力的济南援军为何会出现在德州城下?谢启光将军给孙义、张汉两位将军的命令到底是什么?” “谢启光、孙义、张汉、孙光宗等持军相继阵亡,此时的山东钦差们在哪里? “谢启光将军真的救过山东钦差们的命吗?为何不曾听他们提起过?” “山东的局势突然逆转,日期竟与山东钦差们的行程极为一致,這里面有关系吗?” 除了整版整版的报道之外,在王燃的提议下,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民意调查表。内容很简单“谢启光将军能不能称为烈士及英雄?” 《人民日报》的力度很大,报道及民调有如洪水一般立刻将整个金陵城包围。 而与此同时,刘宗周地家门口出现了一队头扎白带的队伍,手上高高举起的“谢启光将军沉冤待雪”横幅,以及他们不断高呼的“请刘大人出面陈请山东之战的事实…”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和用意。 一时间,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地剩余精力都被這件事吸引。所有人都在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金陵城地气氛一下紧张了起来。 北京城。多尔衮的住所。 “你们這些南蛮子果然是内战内行…贾宝玉那个执挎子弟居然能想出這一招…利用民间的舆论来压制清流…”多尔衮笑道:“谢启光的背景最复杂,对他地评价一直是各方争执的焦点,落实了谢启光地事情,就等于从根本上打倒了清流…” “摄政王高见。”龚鼎孽附合道:“不过想要打到清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是,依目前的态势来看。现在的关键就是逼刘宗周开口承认自己地错误…毕竟贾宝玉手里没有刘宗周等人干预军机、私改将令的实据,只能想办法让他自己承认!…刘宗周今年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