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新传_第十二章在天之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在天之灵 (第1/3页)

    第十二章 在天之灵

    “這几个小人!真不是东西!”阉应元将刘宗周、阮大钺、阎尔梅三人全部圈了进来,火大的骂道:“靠着兄弟们的拼死相护方逃得一命,回来后却把责任全被框到了谢参谋长他们的身上!”

    阎应元并非无的放矢,驻守山东的将领死伤殆尽,巡抚山东的钦差大臣们却都毫发无伤地返回了金陵。

    说起北伐這件事也可算的上是一个闹剧,巡抚山东的刘宗周等人“已光复山东全境…下一步将进军北直隶…”的报捷文书到金陵没几天,金陵军民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钦差们却已径披头散发地跑了回来,向朝廷报告山东失陷的情况。

    由于刘宗周年事已高,一路上又受了些风寒和惊吓,回到金陵便一病不起,关于山东史行的汇报工作便落在了软差副使阮大铖身上。阮大胡子显然是一个作报告的高手,他很精练地将山东战事归结为三点。

    第一点是“此次山东军团只投入不到一半的兵力,便能一举光复山东全境,说明北伐的策略是正确的…”

    第二点是“由于此次山东军团只投入了不到一半的兵力,太过分散,所以不能形成对敌的兵力优势,最终导致了此次北伐的失利…”

    第三点是“虽然谢启光认识了自己在用兵上的错误,并竭力进行了弥补,孙义、张汉、孙光宗等人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为时已晚…”

    刘宗周、阎尔梅等人也许是自重身份,并没有直接地胡说八道。而是选择了抱病不出或是保持沉默。

    “高明!”王燃冷冷地说道:“短短三句括便把将功劳抡走,

    责任桂给了别人…”

    王燃心里明白,从阮大铖等人的立场来说,如果不把责任推给谢启光,他们就不用再玩了…此次兵败总要有人背黑锅,而北伐的统帅是谢启光而不是他们。

    這些软差们地算盘打得很如意。北伐如果成功,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占据“战略正确”之功…第一份向金陵报捷的奏折上。他们以战略制定者的身分自居,通篇都是在论述北进战略设想的正确性,顺带讽刺王燃的保守,奏折中连谢启光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而是以“领兵将官”代替。

    而北伐如果夫败,则完全可以归罪于战术执行地问题…第二份检讨山东战局的报告就着重分折了用兵地失误之处。這一次不仅仅是谢启光的名字充斥其中,张汉、孙义、孙光宗等名宇也是时常可见。

    当然,报告中,阮大铖也非常诚恳地作了自我检讨…他们都没以领过打仗的经验。在战术這一层次无法向谢启光提供有用的建议。

    “没打过打仗,还堵脸当什么兵部侍郎!”阎应元咬着牙说道:“阮大铖真是无耻到了极点!我们本来上报朝廷,要求给予孙军长、谢参谋长他们烈士和英雄地称号…没想到這个混蛋颠倒黑白也就罢了,居然联合了一批人,上书说什么应追究谢参谋长他们兵败的责任.以敬效尤…”

    对阮大铖等人来说。“打倒”谢启光显然是必要地…谢启光要是成了英雄,让他如何自圆其说?

    与阎应元等人一同来的唐王与陈子龙等人也长叹道:“没想到刘宗周刘先生铮铮铁骨,想当年连魏忠贤都敢参的人,现在怎么变成了這样!”

    王燃冷笑不语,不可否认“不畏权jianian”是刘宗周等清流的核心品质,這也足可征明他们地气节。但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畏”…“名节有亏”就是他们最“畏”的事情,他们发生追求的就是以一个“一身正气”、“直臣”、“能臣”的名声名垂青史,为此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舍生赴死,但现在保谢启光无疑将从侧面论证他们的无能…這让他们如何愿意?!

    “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军长、参谋长他们作主啊…”几个在山东死里逃生回来的战士伏倒在王燃面前,涕泪交加。

    王燃面无表情地扶起這些百战余生地战士,他心里非常清楚,且不谈孙义、张汉、孙光宗等人杀身成仁,谢启光最大的心愿就是重新得到明廷和老百姓的肯定…他出兵德州、舍命救援阮大铖、危急时刻舍命断后而最终损命杀场、落了个尸首不全的下场,可全都是为了這个目的,若是谢启光在天之灵得知自己是面对這种局面…

    “公子,這个‘主’可不好做啊…”柳如是说道:“我们自己虽然清楚山东之战的事实,但别人不知道,我们手里又没有什么证据能征明是因阮大铖等人私改军领而致此大败,毕竟空口无凭…”

    荣国府内的恰红院,王燃正和他的莺莺燕燕们继续就山东一事讨论…王燃這票娘子军的见识与她们的头发可是成正比的。

    柳如是说的也正是阮大铖所倚仗的,谢启光等决策层的高级将领全部殉国,死无对证,任谁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指证钦差们私改将令,只能由着阮大铖乱说。

    “柳jiejie说的有道理,而且谁都知道孙军长、谢参谋长他们是你的嫡系…有理也弱了三分…”李香君也蹙着眉头说道:“你替他们说话,别人只当你是护短,是想替部下和自己开脱责任…”

    “阮大铖的意思正是想让咱们跟他们吵起来…搅到一块,没理也占了三分…”史湘云分析道:“到时候要么就都不追究,要么就各打五十大板…反正他们不吃亏…”

    “清流们虽然常常空谈误事,但他们在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