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_第十二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节 (第2/3页)

记者问她:“有酒吗,特斯?”

    “也许有。如果大家同意不作报道的话。”她以探询的目光四周扫视了下,这时响起了一片“行”“不报道”“说定了”的喊声。

    “既然这样——好吧,饭前喝酒。”

    车上有两三个人欢呼了起来。

    这番对话的后面有着一段最近的历史。

    两年前金州公司在一次类似的记者旅行中慷慨地提供酒食。记者们当时都大吃大喝,可是后来,有的记者抨击金州公司在电和燃气费高涨时期铺张浪费,大宴宾客。结果,现在给记者们吃的东西故意搞得很简单,并且以保证不作报道为条件,不然是没有酒的。

    这一计策奏效了。不管记者们批评其它什么东西,现在他们对自己的招待和食物都保持缄默。

    大客车在地热田崎岖的地面上行驶了大约一英里,驶过了一些狭窄不平的小路,在钻塔、发电大楼和不停地咝咝冒蒸汽的管道迷宫之间蜿蜒行驶。其它的车辆很少,因为guntang的蒸汽有危险,公众是不许进入这一地区的,并且所有来访者都得有人陪同。

    大客车有一次经过一个巨大的变电控制站。线塔上的高压输电线从这里越过高山把电送往四十英里外的两座变电站,从那里再并入金州电力公司的主电网。

    在一个铺了沥青的小高原上停了几辆活动房屋拖车。这是给基地的人员当办公室和宿舍用的。大客车在它们旁边停了下来。特丽萨·范·伯伦带头走进一辆拖车,里面搁板桌上已经放好一份份的刀叉。进去以后,她对一名穿白衣服的炊事员说:“好吧,打开老虎箱。”他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一个壁橱,里面放着各种酒和配料。过了一会儿,一桶冰拿进来了,公众关系部部长对其他人说:“大家自己动手吧。”

    大多数人喝到第二杯的时候,头上渐渐传来了一阵飞机引擎声,声音很快就越来越大。几个人从拖车的窗口看着一架小型直升飞机慢慢降落。机身涂有金州公司的橙白二色和公司的标记。它很快地在外面着陆,飞机旋翼转得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机身前部的一扇门打开了,尼姆·哥尔德曼走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尼姆就和拖车里的人到一起了。特丽萨·范·伯伦宣布:“我想你们大多数人都认识哥尔德曼先生。他是到这儿来回答问题的。”

    “我提第一个问题,”一名电视记者高兴地说。“我可以给你配一杯酒吗?”

    尼姆笑着说:“谢谢。伏特加掺奎宁水。”

    “哎呀。”南希·莫利诺说。“你真是大人物,非得乘直升飞机,而我们大伙儿就只配坐大客车!”

    尼姆审慎地看着这位迷人的年轻黑人妇女。他记起了他们前次的相遇和冲突,以及特丽萨·范·伯伦认为莫利诺是位杰出的记者的评价。尼姆仍然认为她是个婊子。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他说“我今天早晨有其它的工作要做,所以我走得比你们迟,并且是用这种方法来的。”

    南希·莫利诺并不就此罢休。“所有公司官员都可以随时动用直升飞机的吗?”

    “南希,”范·伯伦尖锐地说“你明知他们不是这样的。”

    “我们公司,”尼姆说“拥有并使用六架小飞机,包括两架直升飞机。它们主要用于巡回检查输电路线,检查山区雪平线,运送急需物资和执行其它紧急任务。偶然,非常偶然地,如果有相当重要的理由的话,也运送一位公司官员。别人告诉我这次会议很重要。”

    “你言下之意是不是说现在你还拿不准?”

    “既然你问,莫利诺小姐,”尼姆冷冷地说“我承认确有怀疑。”

    “嘿,别讲了,南希!”一个喊声从后面传来。“我们对这个不感兴趣。”

    莫利诺小姐转过身来对她的同行们说:“我就感兴趣。我关心公众的钱是怎样给挥霍掉的。如果你们本来不感兴趣,那现在就应该感兴趣。”

    “到这儿来的目的,”范·伯伦提醒大家“是视察我们的地热工作并且谈谈…”

    “不!”莫利诺小姐打断她的话说“这是你们的目的。新闻界决定它自己的目的,也许包括你们的一些目的,但还有我们碰巧看见或听到而且愿意报道的任何其他情况。”

    “她说得对,当然啦。”这话是一个戴着无边眼镜、态度温和的男人说的,他是《萨克拉门托蜜蜂报》的记者。

    “特斯,”尼姆一边呷着伏特加掺奎宁水,一边对范·伯伦说“我刚才确认还是我的工作比你的好。”

    看着公众关系部部长耸耸肩膀,有几个人笑了出来。

    “要是所有这些屁话都说完了的话,”南希·莫利诺说“我倒愿意知道外面那架直升飞机的购价,以及飞行一小时要花多少钱。”

    “我将询问一下,”范·伯伦对她说“如果数字查得到,并且我们决定公布的话,我在明天告诉大家。相反,如果我们决定这是公司内部的事,于你无关,那我也讲清楚。”

    “那样的话,”莫利诺小姐镇定地说“我也会用其它方法打听出来。”

    她们讲话时午饭送了进来——一大盘热的rou馅饼,还有装在大陶器碟子里的土豆泥和南瓜。两个瓷罐子装着热气腾腾的rou卤。

    “动手吧!”特丽萨·范·伯伦招呼道。“这是给临时建筑工地准备的食物,但对那些贪嘴好吃的还是蛮不错的。”

    这批人开始自己动手了,由于山区的空气,胃口都特别好,刚才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下来。第一道菜吃完以后,又上了六个新烤的苹果布丁,还有一加仑冰淇淋和几壶浓咖啡。

    “我酒足饭饱了,”《洛杉矶时报》记者终于说。他从桌边向后一靠,拍拍肚皮舒了口气说:“最好还是谈谈我们的本行吧,特斯,趁我们现在还清醒。”

    刚才给尼姆配酒的那个电视记者问他:“这些喷泉可以用多少年?”

    尼姆吃得很少,这时一口喝完了没放糖的黑咖啡,然后把杯子推开。“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但要先讲清一件事。我们脚下是喷气孔,不是喷泉。喷泉喷的是开水加蒸汽;喷气孔只喷蒸汽——对于推动涡轮机是再好不过的了。至于蒸汽可以喷多久嘛,说老实话: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能猜猜。”

    “那就猜吧。”南希·莫利诺说。

    “最少三十年。也许两个三十年还不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