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十八 (第5/10页)
战,元兵坚壁不动。高冲击大破之,遂取其城,得兵万人,粮数千斛。从平常州,进佥行枢密院事。副俞通海击破赵普胜栅江营。再败陈友谅。援长兴,克武昌。授湖广行省左丞。帅舟师从克淮东,收浙西。进行省平章政事。洪武三年封广德侯,岁禄六百石。 高性怯,且无子,请得宿卫。有所征讨,辄称疾不行。令练水师,复以不习辞。帝以故旧优容之。时诸勋臣多出行边,惟高不遣。最后缮广东边海城堡,高请行。帝曰:“卿复自力,甚善。”四年四月事竣。至琼州卒。初,有言高殖利者,故岁禄独薄。至是贫不能葬。帝怜之,命补支禄三百石。以无子,纳诰券墓中。赠巢国公,谥武庄。授从子岳指挥佥事。 张铨,定远人。从取太平,定集庆、镇江、常州、婺州。捣江州,战鄱阳湖,取鄂渚。收淮东,平吴。累功为指挥佥事。从取中原、燕、晋、秦、蜀,进都督佥事。使建齐王府,事竣,副江夏侯周德兴征五溪蛮。已而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酋作乱,复副德兴讨平之。从征云南,由永宁克乌撒。久之,复从傅友德平乌撒及曲靖、普定、龙海、孟定诸蛮。洪武二十三年封永定侯,食禄千五百石,世指挥使。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以功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惠州。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广人赖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成奴缚成以出。真予之钞,命具汤镬,趋烹奴,号于众曰:“奴叛主者视此!”缘海叛者皆降。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真顿首谢。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 大军征云南,命真偕其子兵马指挥贵往。规画军饷,置邮驿。迁山西右布政使。再与贵勾军广东,擢贵镇南卫指挥佥事。寻命真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二十年复致仕,封东莞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卒。 子荣嗣。与弟贵及尚宝司丞宏皆坐蓝党死。真弟迪疑祸及己,遂作乱。击杀南海官军三百余人,遁入海岛。广东都司发兵讨擒之,伏诛。 赞曰:陈友谅之克太平也,其锋甚锐,微茂才则金陵之安危未可知矣。吴良守江阴,耿炳文守长兴,而吴人不得肆其志。缔造之基,其力为多。至若华云龙、张赫、吴复、胡海之属,或威著边疆,或功存海运,搴旗陷阵,所向皆摧。揆之前代功臣,何多让焉。而又皆能保守禄位,以恩礼令终,斯其尤足嘉美者欤! 部分译文 吴良,定远人,原名国兴,赐名为良。他雄伟刚直,和弟弟吴祯都因勇敢、有胆略而闻名。他跟随太祖在濠梁起兵,担任帐前先锋。吴良能潜水进行侦探,吴祯则常常化装到敌方进行侦探。吴祯另有传记。吴良跟随太祖夺取滁州、和州,攻采石,占领太平,下溧水、溧阳,平定集庆,战功显著。吴良又跟随徐达攻克镇江,下常州,攻占镇抚,守卫丹阳。和赵继祖等人攻取了江阴。张士诚在秦望山屯兵,吴良攻克了秦望山,又夺取江阴。随后被任命为指挥使,守卫江阴。 当时,张士诚占领着整个吴地,地域跨过淮东、浙西,兵强粮足。江阴地势险要,背靠长江,扼守南北咽喉。张士诚多次用金银玉帛奖励将士。太祖指示吴良说“:江阴是我东南的屏障,你要对士兵加以约束,不要让他们随便出外交友,不要收留在逃人员,不要贪图小利,不要和地方势力争斗,只要保卫境内人民安居乐业就行了。”吴良听从命令,在行动上十分谨慎,修筑了防御工事。吴良因战功,担任了枢密院判官官职。张士诚大兵来犯,战舰遮盖长江,大将苏同佥在君山驻军,指挥军队向江阴进攻。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北门迎战,另派元帅王子明率壮士骑兵出南门迎战,南北夹击,大败张士诚军队,俘虏和击毙了很多敌人。敌人乘黑夜逃跑。后来敌人又进攻常州,吴良派兵消灭敌援兵于无锡。这时,太祖亲自率大军和陈友谅激战于江、楚上流,大军多次出外打仗,金陵城空虚,然而张士诚不敢向北侵占一寸土地,原因是吴良在江阴作为有力屏障。 吴良崇尚节俭,对名声、女色、利益都没有爱好。他晚上就睡在城楼上,头枕着戈直到天明。训练将士,就仿佛是敌人来了一样。闲暇时,吴良和儒生讲论经史,兴建学校,设立学社,大量屯垦田地。平均徭役、赋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吴良在江阴,保卫疆土,秩序井然。太祖常常召见吴良,夸奖说:“有吴良保卫一方领土,我就无须顾虑和担忧东线了,他的功劳很大,车、马、珠、玉都不足以奖励他的功劳。”于是,皇上命令学士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吴良,并要求他仍镇守江阴。随后吴良出兵攻取了淮东、泰州。张士诚再次出兵马驮沙,侵占镇江。并派数百艘大战船沿江而上。吴良严阵以待,太祖亲自督战。张士诚大败而逃,太祖派兵一直追到浮子门。吴良派兵夹击,俘虏敌兵二千人。太祖下令犒劳江阴军队,并亲自巡视江阴的壁垒,很高兴地说“:吴良是当代的吴起啊。”吴地平定后,吴良被任命为昭勇大将军、苏州卫指挥使,被调到苏州负责镇守。吴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