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节 (第3/3页)
全部看过了,甚至还抄过了,所以他在经济学上的认识不比任何一个经济学硕士差。 人一旦有了这种想法,自然容易头脑发热。其实没有这个想法也会发热,人只要一当上老板,基本上就要头脑发热。君不见前几年一些公司获得配股资格而圈一大笔巨款后,简直不知怎样花才好,于是一哄而起搞起了多元化;几年后,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无可奈何地说:要是当初把钱买国库券多好!但当初确实也没有人这么做,要说配股是为了买国库券,证监会也不会批,批了也没法向股东交代,谁当初要真在股东大会上讲这项提案,还不把台下人笑死?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吴晓春现在也是老板了,虽然只是上市公司二级公司的老板,却也有资格头脑发热。不过,吴晓春想搞歌舞厅也不完全是头脑发热。当时吴晓春的华中公司的帐上确实有现金不知做什么,那时候香港的百富勤还没倒闭,人们还没有听说梁伯滔那句"现金是王"的千古绝唱。况且报纸杂志上天天宣扬一个观点:钱放在银行吃利息是最蠢的人。吴晓春不是最蠢的人。吴晓春会算帐。吴晓春又算了一笔帐:照现在这样拍马屁或被拍马屁,加上集团公司那边迎来送住,每年吃喝玩乐的费用差不多一百万,如果自己搞个娱乐城,就算不赚钱,起码这一百万省了;再想一想请行长局长所长或集团公司来人在自己的娱乐城潇洒,那种形象和感觉,是钱能买来的吗? 吴晓春到底在集团公司泡了一段时间,加上公司老板黄主席是潮洲人,于是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当中就有许多潮洲人,如集团进出口公司的老总赖散之,外号三癞子,就是老板黄鑫龙的那个远房舅舅,潮洲人,还有集团物业管理公司老总肖仲明,普宁人,也属于潮洲人,所以,耳闻目睹,使吴晓春深谙潮汕商人"不熟不做"的信条。因此,吴晓春虽然想到了要做娱乐城,但他并未急于动作,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到底等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今天与余曼丽的一番交谈使他豁然开朗。等什么?等人才呀! 回到公司之后,吴晓春立即就起草了一份报告。吴晓春是做投资部经理出身的,写这样的报告轻车熟路,从经济分析和对集团公司进军华中的战略意义两个方面论述了在武汉投资建设一个综合娱乐城的可行性,在可行性分析中,还专门安排了一个"人才篇",强调了以认为本的思想,并着重介绍了余曼丽的情况。 华中公司给集团公司的报告原本就是走形式。既然集团公司实质上并未向华中公司投钱,那么对于华中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就不会干预。因此,集团公司很快批复了华中公司的报告。 收到批复,吴晓春立刻动手,制定了具体方案。第一,报集团公司批准,任命余曼丽为华中公司副总经理,具体负责娱乐城项目;第二,着眼于大发展,不搞则已,要搞就搞大型综合娱乐城;第三,根据武汉三镇的具体情况,结合华中公司现有项目在武汉的位置,选定娱乐城位置定在汉口。 余曼丽领着吴晓春沿着最具武汉特色的沿江大道一家一家地认真考察。东方红、大都会、帝苑、拉斯维加等较大的娱乐城自然是多次考察的重点对象。他们又考察解放大道上的未来世界,新华路上的正银和五星城。总之,他们不厌其烦地差不多把汉口的所有娱乐场所都认真看了几遍,最后还是没有确定。 "我看大都会不错。"余曼丽说。 吴晓春看看余曼丽,然后说:"说说看。" "这还用说嘛,"余曼丽说,"位置好,挨着武汉关,是武汉三镇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外地来人也无一例外地要去看看。做娱乐城关键是要人气,凡是人气旺的地方就是好地方。而且大都会场面大,最适合做综合娱乐城。" 余曼丽在这样说的时候,还注意观察吴晓春的表情。余曼丽发觉人的一切内心活动都要面部表情表现出来,关键是要会看。余曼丽认为她自己就比较会看。会看也就是会察言观色,如果不会察言观色,她一个群艺馆的一般干部,是不会轻易当上娱乐城总经理的。为人处事,"为人"再前,如果不会"为人",再会"处事"也难得到重用。会"为人"的前提是会看人,如果连看人都不会,怎么会"为人"呢?而看人的第一步就是察言观色。当然,这些只是余曼丽的理解,但对她来说确实屡试不爽。 通过观察余曼丽发现,吴晓春是在认真听她讲的,并且是在一边听一边思考。 "说完了?"吴晓春问。 "说完了。"余曼丽说,"不对吗?" "对,"吴晓春说,"你讲的很对。但是你想过没有,正因为大都会挨着武汉关,所以每年的夏季在娱乐城生意最好的时候,那里都要封关防汛,而一封关防汛,娱乐城就必须关门。一关门就是个把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客人可能跑到其他地方去消费了,而消费是有惯性的,在一个地方消费惯了,人也熟悉了,一般是不会轻易换地方的。到那时候,我们要费多大的劲才能把客人再请回来?即使请回来了,明年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总不敢对抗防汛这样的大事吧?另外,大都会是个老场子,如果我们接过来,肯定要重新装修,否则没有新意是不会吸引顾客的,但是一旦投入装修,就必须签定长期合同。据我了解,大都会的产权关系复杂,地皮属于航运公司的,而物业是一个私人老板出钱建的,这个私人老板最近又出了一点问题,自身难保,我们敢跟他签定长期合同吗?" 吴晓春说完,余曼丽傻了。她没想到吴晓春对情况这么了解,考虑问题这么仔细。关于第一个情况,她是知道的,但是她显然没有把问题想的那么深。关于第二个情况,她根本就不知道,因此她就比较惭愧,毕竟,与吴晓春比较起来,她算是武汉本地人,毕竟,吴晓春打算上这个项目起因还与她有关,毕竟,跟吴晓春比起来自己算是内行,现在自己掌握的情况竟然不如吴晓春全面,不惭愧吗? 余曼丽是个要强的女人,正因为要强,所以她这时候才感到惭愧,并且将这种惭愧反映到了脸上。当惭愧反映到脸上的时候,就表现为难堪。好在吴晓春没有让她的难堪保持太长的时间。 "要不然这样,"吴晓春说,"我们的思路再开阔一点,看看除了现有的娱乐城外,有没有其他地方适合改造成娱乐城的。" "改造成娱乐城?"余曼丽问。余曼丽这样一问,脸上的难看果然就消除不少。她不知道吴晓春这个时候这样说的目的是不是有意消除她的难堪,如果是,那么吴晓春这个人也太心细了,做人也太滴水不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