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四 (第5/10页)
捷,帝思其功,下诏述其德美。以爲“往者南司白涡之劾, 恐外议谓朕有私,致此黜免。追愧若人一介之善,外可量加褒 异,以旌善人”舍集二十卷。二子弘义、弘信,弟子弘正。 弘正字思行。父宝始,梁司徒祭酒。弘正幼孤,及弟弘让、 弘直俱爲伯父舍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舍每与谈论, 辄异之,曰:“观汝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河东 裴子野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十五,召补国子生,仍于国学 讲易,诸生传习其义。以季春入学,孟冬应举,学司以日浅不 许。博士到洽曰:“周郎弱冠讲经,岂俟策试?” 普通中,初置司文义郎,直寿光省,以弘正爲司义侍郎。 弘正丑而不陋,吃而能谈,俳谐似优,刚肠似直,善玄理,爲 当世所宗。藏法师于开善寺讲说,门徒数百,弘正年少,未知 名,着红褌,锦绞髻,踞门而听,衆人蔑之,弗谴也。既而乘 间进难,举坐尽倾,法师疑非世人,觇知,大相赏狎。刘显将 之寻阳,朝贤毕祖道,显县帛十匹,约曰:“险衣来者以赏之。” 衆人竞改常服,不过长短之间。显曰:“将有甚于此矣。”既 而弘正绿丝布裤,绣假种,轩昂而至,折标取帛 。中大通三 年,昭明太子薨,其嗣华容公不得立,乃以晋安王纲爲皇太子。 弘正奏记,请“抗目夷上仁之义,执子臧大贤之节”其抗直 守正如此。 常自称有才无相,仆射徐勉掌选,以其陋不堪爲尚书郎, 乃献书于勉,其言甚切。稍迁国子博士。学中有宋元凶讲孝经 碑,历代不改,弘正始到官,即表刊除。时于城西立士林馆, 弘正居以讲授,听者倾朝野焉。弘正啓周易疑义凡五十条,又 请释乾坤二系,复诏答之。 后爲平西邵陵王府谘议参军,有罪应流徙,敕以赐干陀利 国。未去,寄系尚方。于狱上武帝讲武诗,降敕原罪,仍复本 位。 弘正博物,知玄象,善占候。大同末,尝谓弟弘让曰 : “国家阨在数年,当有兵起,吾与汝不知何所逃之。”及武帝纳 侯景,弘正谓弘让曰:“乱阶此矣。”台城陷,弘正谄附王伟, 又与周石珍合族,避景讳,改姓姬氏,拜太常。景将篡之际, 使掌礼仪。 及王僧辩东讨,元帝谓僧辩曰:“王师近次,朝士孰当先 来?”王僧辩曰:“其周弘正乎。弘正智不后机,体能济胜, 无妻子之顾,有独决之明,其馀碌碌不逮也。”俄而前部传云 弘正至,僧辩飞骑迎之。及见,欢甚,曰:“吾固知王僧达非 后机者,公可坐吾膝上。”对曰:“可谓进而若将加诸膝,老 夫何足以当。”僧辩即日啓元帝,元帝手书与弘正,仍遣使迎 之,谓朝士曰:“晋氏平吴,喜获二陆,今我讨贼,亦得两周。” 及至,礼数甚优,朝臣无比。授黄门侍郎,直侍中省 。俄迁 左户尚书,加散骑常侍。夏月着犊鼻褌,衣朱衣,爲有司所弹。 其放达如此。 元帝尝着金楼子,曰:“余于诸僧重招提琰法师,隐士重 华阳陶贞白,士大夫重汝南周弘正,其于义理清转无穷,亦一 时之名士也。” 弘正善清谈,梁末爲玄宗之冠。及侯景平,僧辩啓送秘府 图籍,敕弘正雠校。 时朝议迁都,但元帝再临荆陕,前后二十馀年,情所安恋, 不欲归建业。兼故府臣僚皆楚人,并欲即都江陵,云:“建康 盖是旧都,雕荒已极。且王气已尽,兼与北止隔一江,若有不 虞,悔无所及。且臣等又闻荆南有天子气,今其应矣。”元帝 无去意。时尚书左仆射王褒及弘正咸侍,帝顾曰:“卿意何如?” 褒等以帝猜忌,弗敢衆中公害,唯唯而已。褒后因清闲,密谏 还丹阳甚切,帝虽纳之,色不悦。及明日,衆中谓褒曰:“卿 昨劝还建邺,不爲无理,吾昨夜思之,犹怀疑惑。”褒知不引 纳,乃止。他日,弘正乃正色谏,至于再三,曰:“若如士大 夫,唯圣王所都,本无定处。至如黔首,未见入建邺城,便 谓未是天子,犹列国诸王。今日赴百姓之心,不可不归建邺。” 当时颇相酬许 。弘正退后,黄罗汉、宗懔乃言“弘正、王褒 并东人,仰劝东下,非爲国计”弘正窃知其言,他日乃复上 前面折二人,曰:“若东人劝下东,谓之私计,西人劝住西, 亦是私计不?”衆人默然,而人情并劝迁都。上又曾以后堂大 集文武,其预会者四五百人,帝欲遍试人情,曰:“劝吾去者 左袒。”于是左袒者过半。武昌太守朱买臣,上旧左右,而阉 人也,颇有干用,故上擢之。及是劝上迁,曰:“买臣家在荆 州,岂不愿官长住,但恐是买臣富贵,非官富贵邪!”上深感 其言,卒不能用。 及魏平江陵,弘正遁归建邺。太平元年,授侍中,领国子 祭酒,迁太帝卿、都官尚书。陈武帝授太子詹事。天嘉元年, 迁侍中、国子祭酒,往长安迎宣帝。三年,自周还。废帝嗣位, 领都官尚书,总知五礼事。宣帝即位,迁特进,领国子祭酒, 加扶。太建五年,授尚书右仆射。寻敕侍东宫讲论语、孝经。 太子以弘正德望素重,有师资之敬焉。 弘正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德名僧,莫不请质疑滞。 六年,卒官,年七十九,赠侍中、中书监,諡曰简子。所着周 易讲疏十六卷,论语疏十一卷,庄子疏八卷,老子疏五卷,孝 经疏二卷,集二十卷,行于代。 子豫玄,年十四,与俱载入东,乘小船度岸,见藤花,弘 正挽之,船覆俱溺,弘正仅免,豫玄遂得心惊疾。次子坟,尚 书吏部郎。 弘让性简素,博学多通。始仕不得志,隐于句容之茅山, 频征不出。晚仕侯景,爲中书侍郎,人问其故,对曰:“昔王 道正直,得以礼进退,今乾坤易位,不至将害于人,吾畏死耳。” 始彭城刘孝先亦辞辟命,随兄孝胜在蜀 。武陵建号,仕爲世 子府谘议参军。二隐并获讥于代。 弘让承圣初,爲国子祭酒。二年,爲仁威将军,城句容以 居之,命曰仁威垒。陈天嘉初,以白衣领太常卿、光禄大夫, 加金章紫绶。 弘让弟弘直,字思方,幼而聪敏。仕梁爲西中郎湘东王外 兵记室参军,与东海鲍泉、南阳宗懔、平原刘缓、沛国刘彀同 掌书记。王出镇江、荆二州,累除谘议参军。及承制,封湘滨 县侯。累迁昌州刺史。 王琳之举兵,弘直在湘州,琳败,乃入陈,位太帝卿、光 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弘直方雅敦厚,气调高于次昆。或问三周孰贤,人曰“若 蜂腰矣”太建七年卒。遗疏:“气绝之后,便买市中见材小 形者。敛以时服,古人通制,但下见先人,必须备礼,可着单 衣裙衫故履。既应侍养,宜备纷帨,或逢善友,又须香烟,棺 内唯安白布手巾粗香炉而已,此外无所用。”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