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走近赛珍珠 (第7/22页)
。她用最快的速度,使自己成为一个地道的美国姑娘。在大学里她从不使用汉语,就好像自己没说过中国话似的,虽然在这之前,汉语一直是她的第一母语。她的英语在美国人听来有些滑稽,她的有些用词纯粹是书面语,而她也听不明白那些流行的俚语,分辨不出那些分明带有猥亵意味的玩笑。她不得不把熟悉的中国世界,暂时丢弃在一旁。既然她是美国人,既然中国人从内心深处不喜欢洋人。但赛珍珠意识到自己临了还将回到美国这个世界里生存。孔先生的叮嘱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必须学会和她的同胞打成一片。她要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像一个地道的美国姑娘那样,谈论她们心目中觉得有趣的东西。她试着和她们谈论男孩子,谈论跳舞,谈论妇女团体和女权运动。 赛珍珠把母亲为她定做的中国亚麻和丝绸衣服,放到了箱子底下,压根儿就不打算再穿这些质地优良的服装。这些衣服都是中国最好的裁缝精心缝制的,虽然参照了最新出版的《时装大全》上的式样,但是在同学们的眼里仍然有些不入时。她宁愿穿那些廉价的美国服装,笨重的美国皮鞋。她首先使自己和周围的女孩子比起来,在外表上没有任何不同。又粗又长的大辫子自然不能再梳了,从镜子里看自己,变得都有些认不出自己。她现在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她终于走进了属于她自己的世界。只有在梦中,赛珍珠才会想到中国,想到她熟悉的用人和老妈子,想到香喷喷的中国菜肴,想到童年的中国伙伴,想到人们不无恶意地喊她小洋鬼子。在美国的四年里,为实现自己成为真正的美国人的理想,她不懈地努力着。对于一个纯粹的美国人来说,竞争意识十分重要,但是在中国环境中长大的赛珍珠,似乎永远也学不会竞争。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参加了本年度最佳短篇小说和最佳诗歌的有奖征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竟然双双获奖。获奖的原因,当然不是她善于竞争,善于琢磨评委的趣味。她能得奖,只是自己的文学才能的牛刀小试。 大学生活对于赛珍珠来说,并不重要。除了如何成为一个美国人之外,她所学的知识微乎其微。大学生活只是她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这段旋律演奏完毕,她将开始面临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是留在美国,还是去中国?这两个地方都是她的家。天平仿佛是倾向祖国这一面,还是孔先生的话在起着作用,既然中国人并不欢迎自己,她干吗非要赖在那里呢。她并不想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当传教士,她没有这样的宗教热情。这里是她的祖国,和中国相比,它是那样的可爱。这儿的一切似乎都那么合乎她的胃口,水很干净,即使是饮用生水也不会害病,没有痢疾和霍乱,可以放心大胆地从树上摘下苹果,不用削皮就吃。这里有许多可爱的美国男孩子,她的年龄已经到了可以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 赛珍珠又一次回到中国,她远在中国的母亲病了,是一种很可能送命的疾病。赛珍珠立刻决定回中国。没有什么比探望母亲更重要的事了。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就在这时候爆发,所有开往欧洲的船只一律停开。已经收拾好了的行李由于交通缘故,不得不重新打开。从中国传来的消息表明,母亲的病越来越重,母亲在召唤着她,她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立刻赶往中国。她爱美国,可是更爱自己的母亲。一个热爱母亲的人,才可能真正的热爱自己的祖国。赛珍珠排除了重重困难,终于登上了去中国的航船。这时候,她第一次有了远离祖国的感觉,她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觉到正在逝去的美国大陆,才是她真正的祖国。 在去中国的途中,赛珍珠遇到了一生中的第一次艳遇。这是位英俊的美国小伙子,在菲律宾的标准石油公司工作。在船上的几周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并且十分理智地说定,等船一到上海,大家立刻分道扬镳。他们像恋人一样形影不离。现代人一定会把他们的关系,想象得非常浪漫,大家已经习惯了好莱坞的故事,完全有理由可以相信他们及时寻欢作乐。就像后来一度流传的那样,说赛珍珠和比她年轻的诗人徐志摩有一腿,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一个美国姑娘不可能把自己的贞cao看得太重。有关赛珍珠和徐志摩的艳情故事,已经有人把它作为纪实文学或者小说写了出来,有一天还可能会变成影视作品出来蒙人。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即使到了思想极度开放的今天,美国也并不像电影电视上表现的那样,刚认识就迫不及待地脱去裤子。我们应该想一想,赛珍珠是在中国长大的,她出生于一个传教士家庭,她的家庭历史上从未有人离过婚。对婚姻的忠诚是她从小就记住的做人准则。赛珍珠唯一的哥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给他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由于她的父母在婚姻态度上十分保守,虽然哥哥的婚姻事实上已经死亡,然而为了不让父母为此感到痛苦,赛珍珠的哥哥决定等到父母都过世以后,再考虑离婚。其悲剧性的结果是,等到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饱受分居之苦、过着苦行僧一样生活的哥哥已经没必要再离婚,他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生活,并且可以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也不多了。他很快就告别了人世。 赛珍珠在男女问题上和她哥哥一样保守,大学的四年生活,使她还原成一名美国女孩,但是她并不赞成自由恋爱。自从她懂事以后,她的中国小朋友总是偷偷地向她打听,问她的父母有没有替她找到婆家。中国的包办婚姻,在今天看来已经非常可笑,赛珍珠却由衷地赞同这一传统。自由恋爱并不能保证婚姻生活的质量。在赛珍珠的那个时代里,她所见到的大多数婚姻悲剧,都是自由恋爱造成的。年轻人在对待异性的态度上难免盲目,他们不可能像自己饱经世故的父母那样,头脑冷静地考虑终身大事。婚姻是神圣的,一旦铸错便无可挽回。赛珍珠不否认自己对船上偶遇的那位美国小伙子的好感,然而绝对没有勇气再向前迈出一步。 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离中国的距离越近,赛珍珠就越感受到母亲的召唤。她仿佛听见母亲在呼唤她的乳名。她后来才意识到,其实这也是她的第二祖国对她的召唤。她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块热土,她的母亲已经和中国融为一体。船上遇到的那位可爱的美国小伙子已不太重要,现在赛珍珠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她的母亲。 她想象着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回来了,母亲!” 赛珍珠无数遍地念叨着这句话。故乡美国对她来说,已是那么遥远,遥远得已经足以让人忘怀,当新的地平线就要在海平面上出现的时候,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