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字铺 (第6/19页)
唤的旗帜。季云慢吞吞没心思比赛,虽然是第二名到达,人显得非常疲惫。他身上只是一件青布衣衫,既瘦且长,依然不失名士的风雅潇洒,缓缓向姬小姐走去,嘴里脱口而出两句新得的纪游诗。士新拣了条最难走的路,要穿过那一大片的野蔷薇丛,小心翼翼,手上扎了好几根尖刺,掌跟的一层皮也蹭破,疼得暗暗咂嘴,他那身全白的西装,配着黑绸领结,因为热,绷紧在身上很不自在。三个人站在山顶上往下望。远远的有白云正往这边飘,山下风景如画,麦田青翠,菜花金黄,小河曲曲弯弯,像道徐徐升起的轻烟。看得见农家孩子在放牛,那牛悠闲地走着,小得仿佛是甲虫。姬小姐无心听季云吟诗,掏出洁白的绣花绢,为士新包扎手上的伤口,关怀地问他疼不疼。季云不满地说:“好好的路不走,干吗非要从那穿过来!” 第二章 1 关家世代书香,祖上每一辈中好歹都有人做官,做不小的官,在枞阳算得上第一大户。城西一大片一大片房子都是季云家族的房产。到了季云爷爷那一辈,开始有人出来经商。枞阳靠长江,最好的生意便是搞运输。发展到季云五叔手里,创办了垄断枞阳船运许多年的益生轮船公司。益生轮船公司在安徽境内的长江流域声名赫赫。季云每次去南京,或是从南京回到老家,都是坐祖上留下来的那艘特制的大拖船。大拖船早在季云祖父做官时就做好了,那实际上是一座水上活动的房屋,有好几个舱房,到时候挂在任何一艘益生轮船公司的拖轮后面就行。苏菲亚的一封加急电报打乱了原订计划。原订的那船正在装货,有一批货还在路上,最快也得明天晚上才能正式开船。开船后,经过芜湖,有一批货得卸,还得装。苏菲亚的加急电报搅得季云手足无措,心烦意乱找士新商量。士新说:“你和姬小姐,时吵时好,好不容易这次回到枞阳,风调雨顺,你这么急急地赶回南京,那不是找架吵吗?”“既然是加急电报,一定是什么要紧的事了?”“是要紧事,等你赶得去,也来不及。”“真正糟糕,真正糟糕。”季云急得在房间里来回走方步。士新看他急成这腔调,暗暗好笑。士新在季云家已住了两天。这次是他有了工作以后第一次回乡探亲。 以往回乡,他只是个穷学生,空手来,空手去。家有老母,父亲早死了,弟妹也不敢多读书,攒下来的钱都投资在士新一人身上。这次不同了,首先是服饰焕然一新,邻居见了他,人虽然还认识,却不敢再唤他的小名。士新不仅尽孝为老母亲买了三两人参,弟弟meimei也各送了一段极考究的衣料。老母亲打听了人参的价格,心痛得一晚上不能睡觉,大清早叫醒了儿子,横关照竖叮咛,钱要省着用,留着点钱将来好娶媳妇。弟弟meimei知道哥哥如今和关家的少爷是朋友,称兄道弟,来去同行,在南京又是一起住的,羡慕得不得了。meimei是女孩,只在心里羡慕,弟弟却吵着要哥哥带他去关家见识见识。从关家参观回来,士新的弟弟戴着一副跟哥哥讨来的墨镜,俨然也成了枞阳的一尊人物。“士新,你说苏菲亚到底会不会有什么事?”季云心里仍然放不下那封加急电报,屁股刚挨上客房中的红木椅子,又站起来“你估计估计看,会,会是什么事?”“你急成这样何苦,难怪姬小姐心里要不高兴,也难怪要说你是看上苏菲亚了。”“我看上苏菲亚?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季云不由笑了“看上苏菲亚,这也太滑稽了。”“苏菲亚有什么好的,也是见了鬼,这么多男人会喜欢她。听说,听说——”士新看看季云的表情,暗暗一笑,不往下说。季云若有所思,说:“你别听人瞎讲。”“我听谁瞎讲了?”“那都是胡说八道。”士新忍不住做了个怪表情,正好落在季云眼里。季云说:“真的,真的是胡说八道。”士新脸上的表情并不意味他已经相信季云的否定语。季云又说:“不过,这女人,是有些味道。”“有什么味道?”季云心里仍然急,脸上出现的神秘微笑维持不了多少时间,他无心和士新斗嘴,突然想透地说:“是呀,急也没用,最快也得明天晚上,就明天晚上吧。”“明天真走?”“当然走!” 2 船是在黄昏时分出发的,关家祖传的那只大拖船像个大箱子似的,挂在整个船队的最后。领先的小火轮汽笛不时拉响,噪声极大地向东驶去。季云和士新站在极窄的甲板上,等姬小姐出来欣赏落日。姬小姐迟迟不露面,季云有些不耐烦,到她舱里去请,总算请出来了,西边天上只剩下大块大块的红云。“叫你快些,快些,”季云一身西装,江风中精神抖擞地站着,望着天边红云,不无惋惜叹气“唉,这落日,说下去就下去了。”因为提早走了两天,姬小姐走得太匆忙,心里一肚子不痛快。季云主意一定,立即派仆人去姬家通知。姬小姐接到通知莫名其妙,先派了人来问为什么要提前走,紧接着又亲自赶到关家。她是未过门的媳妇,虽然在南京念大学并且算是新派,进了关家也不敢吵不敢闹。倒是季云先声夺人,口口声声说自己要先走,她若不想提前的话,随她以后什么时间去南京。姬小姐不知道季云内心藏着秘密,只觉得他的变卦似乎不讲理。既然是三人结伴回枞阳,当然也应该是三人一同去南京。碍着关家长辈的面子,姬小姐忍了又忍,做出服从的样子,悻悻地回家收拾行李,在自家家里大发小姐脾气。姬小姐在枞阳老家只有一位继母,哥哥已成家立业,继母和嫂子为了南山先生一向最宠姬小姐,也不敢惹她。天说黑就黑,尽管月亮很快就升上来。江面上风大,小火轮的噪声也大,三人便到姬小姐舱里说话。姬小姐的舱是特制拖船中最宽敞的地方。当年有一位很大的京官在这舱房里住过,因此,关氏家族有许多年坐这船时,轻易都不住这间舱房。民国以后,关氏子孙也顾不上什么祖训,谁有钱谁有权势,谁就敢住。季云在关氏家族中,属于长房嫡系,创办益生轮船公司的五叔是季云父亲的二弟。五叔是大排行,季云实际上只有一个嫡亲叔叔。“当年的京官,就在这舱里,说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姬小姐坐在那张烟榻一般的床上“我住这又怎么了,你五叔的意思,倒好像是给了我多大的面子。” “珠儿,这你就不知道了。那京官住这舱时,自然算不了什么,关键是后来的官做大了,你知道他是谁?”姬小姐没兴趣猜。士新连续报了几个名人,季云不断摇头。猜了半天谜,终于让士新猜到了。士新说:“那是了不起,这家伙后来做过两江总督。”姬小姐说:“两江总督有什么稀奇。有一次,一个什么王爷的,来求我爸爸写字,人长得就跟猴子似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士新说:“你看你看,姬小姐这口气,什么两江总督,什么王爷,都不放在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