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铁胆仁心收好果 (第6/8页)
走上两个人来。两人老一少,一男一女,衣着寒酸,男抱琵琶女执牙板,原来是一对卖唱的祖孙! 那名年约七旬的老人尤甚特异之处,而那名孙女却极为引人注目,年不过十五六,眉如淡淡春柳,眼若盈盈秋水,唇似新菱,鼻赛分波玉岭,两只小辫子,沿肩垂胸,虽然一身衣服即破且旧,却掩不住那种脂粉不施,美巾天成的自然媚韵! 全厅静下来了,祖孙俩于楼梯口遥遥躬身,然后相偕向七儒席边走来。祖孙俩显然已经店家招呼过,知道七儒都是些什么人物,因之走时脚步缓慢,神色谦恭,均于脸孔上现着迎人的笑意。 俟祖孙两于席旁三四步处站定,三儒,也就是刚才看中单剑飞坐处的那名白衣儒士首先抢着吩咐道:“先来一段豪气点的!” 祖孙俩欠欠身,接着,琵琶拨动,牙板缓敲,那名少女微俯下俏脸,金珠走玉盘般漫声唱道: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刚唱得两句,首儒立即摇手道:“且住,嗓音虽佳,歌词却太俗,李白这几句,近年来已给两京唱烂了,最好来点雅而含蓄的,能唱点没人唱过的则更好!”那名少女抿唇一笑,旋即接下去又唱道:寄语长安沽酒肆少令客醉如今乐事他年泪… 五儒听得直皱眉头道:“太伤感了。” 那名少女音尾一收,乃又换一曲道:消磨白发诗与酒断送青春利与名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二懦干了一杯,点点头道:“这还差不多。” 那少女正待再唱下去,七儒忽然手一摆,大声道:“算了,歌颂升平的没有味儿,否则又太煞风景,到此为止,咱们还是来行个酒令吧。” 首儒,二儒不置可否,四五六儒力表赞同,三儒大声接口道:“对!这位小姑娘聪明伶俐,正好烦她爷儿俩代唱酒筹儿!”那老者闻言,四下望了一眼道:“‘花’与‘鼓’准备好了没有?” 儒摇手大笑道:“用不着,用不着,咱们要行的这个酒令别致得很!” 那老者脸露茫然之色,显然不解三儒此语的用意。 三儒朝七儒下巴一抬,笑道:“七弟还等什么?将日前刚弄到的那副牙筹儿拿出来呀!” 七儒含笑自怀中取出两只小牙筒,一只交给那少女道:“拿着这个,且站在这儿别动。”接着,又将另一只牙筒交给那老者道:“你拿这个,站去对面。” 爷儿俩分别接下牙筒,好奇地互望一眼,然后,那老者依育执着牙筒绕席走到三儒这一边。 酒厅中再度沉寂下来,大家都拿眼光盯在七儒身上,要看看这名满关洛的“白布七儒” 玩出什么新鲜花样来。 七懦容得老者于三儒身边站定,头一点,大声笑道:“好,打开牙筒,随便抽一根筹儿出来!” 老者迟疑地将牙筒打开,信手拔出一支制作极为精巧的牙筹儿,七儒笑了笑,大声接着说道:“上面怎么写,高声念出来!” 老者反复将牙筹看了数遍,皱眉道:“怎么只有一个字?” 七儒笑道:“不相干,那里面百来根筹儿都有一个或二个字,最多的也只有三个字,你只管将那个字念出来就得了。” 老者又朝牙筹上望了一眼道:“是个‘是’字,是非的‘是’。” 七儒头一点,又转向那少女笑道:“现在有劳姑娘也在牙筒里随便抽出一根,并将上面的字句当席朗报出来。” 那少女毫不犹豫地自习:筒中拈出一根同形牙筹,目注牙筹上脆声念道:“与席者应就:令筹上所出文字,各诵唐诗一节,末词一段,元曲一折;不能者,缺一种罚一杯,缺两种罚三杯,三种全缺则罚九杯;无论诗、词、曲,均不得与前人稍有重复,酒亦不得请代,代者同罚!” 七儒哈哈大笑道:“好极了!” 首儒二儒眉峰微皱,四五六儒已开始沉思起来,酒厅中众酒客,包括单剑飞在内,听得少女念完,都不由得暗暗一愣,心想:“‘是’字虽然是个习见的字眼,但是,一个人纵擅文学,又不是书橱子,一时间要分别找出嵌有这个字的唐诗,宋词,元曲各一段,岂不太难了些?” 三儒也好似满有把握,这时大笑着向首儒催促道:“大哥先开始呀!” 所有眼光,一下子都集射到首儒身上。 那老者背向单剑飞,单剑飞看不到老者此刻的表情,对面七儒身旁的那名少女,此刻秀眸流盼,分别在七儒七张脸上转来转去,似乎充满新奇之感,又似不信七儒每个人都真的能交卷一般。 首儒稍作沉吟,缓缓念道:“贾岛送孙逸人:‘是药皆黯性,令人渐信仙’。秦观望海潮:‘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西厢:‘是事休怕怖,请夫人放心无虑…’” 末句出口,全厅大笑,大笑声中,彩声与俱。 三儒喊得一声好,率先满干一杯,其他诸儒亦都纷纷举杯相贺。 单剑飞点点头,心想:“这三节佳虽未必,但电算难为他的了。” 二儒放下酒杯,接着朗声道:“姚合赠张藉:‘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顿了顿,接下去道:“杨无咎眼儿媚:‘是人总道,新来瘦也,着其来由’了又顿了顿,又接下去道:“汗衫记:‘读书万卷多才俊,少是未,一世不如人…’” 大家都喊一声好,很多酒客也自动跟着诸儒干杯。 单剑飞却暗暗摇头道,心想:“如此交卷太勉强了,” 三儒似是早有准备,接上去大声念道:“香册咏石楼:‘是夜忽言归,相携石楼宿’! 段宏章洞仙词:‘是曾约梅花带春来,又自趁梨花,送春归去’丝竹芙蓉亭:‘你是猜,止不过月明千里故人来’!” 全厅轰道一声:“好!”四儒干了贺酒,又自斟一杯喝了,三儒讶道:“四弟你这是怎么了?” 四儒摇头苦笑道:“葛长庚西江道:‘遥想和靖东坡,当年曾胜赏,一触一咏,是则湖山常不老,前辈风流去尽’。刮地风:‘团圆日是有,想思病怎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