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年 (第3/4页)
母亲的毒打,父亲都不会有任何的劝阻。从那以后,母亲打我,我从来不哭泣,除了第一次。 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没用。所以宁愿让自己坚强。 我希望我以后可以走遍天涯海角。 流狼。 是,我知道自己无法停留,我要不停的走在路上。看看沿途的风景,然后告别,再去寻找。 三分别异地 愉快相处的时光总是显得局促和匆忙,如夜空中绚丽多彩绽放的烟花,虽夺目迷人,但却短暂易逝。安生和子君那些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全部浓缩在他们十四岁到十六岁的记忆中。每当他后来回忆起那时的记忆片段,画面都无比的温暖。心里也无不泛起点点怅惘,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 中考那年,子君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市里的一所重点高中。而安生最终因名落孙山,选择了镇上的一所职业高中。从此他们被残酷的现实分隔两地。 安生还记得为子君送行的那天,是夏末秋初的时节,炎热渐渐退去,秋意慢慢深浓。凉爽的秋风拂面吹在人们的脸上,心里也仿佛留有被风抚摩过的感觉,凉凉的。 子君和父母站在路边车站等候去省城的长途汽车。她依然穿着棉布白裙和白球鞋,披肩的长发依旧在风中飘扬。她仍然是他心目中的守护天使。 当着她父母的面,子君从自己的耳垂摘下一支掉坠耳环,又从自己的秀发中扯下一根乌黑的长发,然后递到安生的手中。 留做纪念吧。 接过耳环和发丝,安生从双肩背包里拿出一本精装版《艾略特诗歌精选》递给子君。 听说你一直很喜欢她写的诗,一直在找,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攒够钱,跑了几家新华书店才买到。这个就算做纪念吧。 安生看见子君注视着自己明亮的眼眸中泛起了狼花,汹涌翻腾,最后夺眶而出。一滴guntang的泪花滴落在他的手心,暖暖的,带着子君的体温。给时节增添了些许暖意。 虽然各自分隔两地,但他们的情谊一直靠信件维系着。子君的来信频繁,讲的都是她们学校里的事情,从她的信中可以看出子君对新生活的满意。 安生的回信却相对的较少,大多都是倾诉的一些简短的心情碎片。有时则无只言片语,寄来的只有一张空白的信纸。子君理解他,知道他没有写字,是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但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只好寄一封空白的信。 安生依然断断续续的有信来,零散细碎的心情片段: 子君,我不喜欢职业高中的生活,我也不喜欢这里的人。在这里,我连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终日陪伴我的只有无尽的孤独。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我想交流的时候,却找不到任何人。你能体会当一个人即使是身处在人群中,还是感到一种无法名状的孤独。只因为他的心是孤独的。 你知道吗?子君。你送给我的耳环和你的发丝,我象对待宝贝似的珍藏着。每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就捧在手心看着她们,就象注视着你一样。我真的的好想你,子君。 子君,还记得天下着大雨的那天晚上吗?我一个人站在雨中,让冰冷的雨水肆意的凉透我的全身,好让我的心脏结冰,那样我就不再会感到疼痛。 那晚我真希望可以那样被冻死。有时候活着比死去更可怕。因为你的出现,我又从死亡的边缘被拉了回来。 子君,我多么希望还能够和你一起躺在那张柔软的大床上,彼此都不说话,就那么静静的沉默,渐渐的遗忘了曾经的那些伤痛。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了走动。我们可以就那样慢慢的走到老,走到终点。 安生的最后一封信比较长,子君知道他写这封信的时候心情已经低落到了极点,否则他不会写那么长。 子君,我退学了。我彻底厌倦了这儿的生活。我不喜欢我的父母,我不喜欢我的学校,我不喜欢这里的一切。他们象一个牢笼似的,把我困住,令我窒息。我要离开这儿,到远方去。 虽然我也不知道我该到什么地方去,但是我明白只有我不断的向前,才不会被生活谋杀。 走的时候,我唯一可以带上的是你送给我耳环和发丝。除此之外,人世间的一切对我都不重要。我会把它们永远的带在身上,就象带着你一样,有了它们的陪伴,我也就不再感到孤单。 我会经常回忆我们曾经那些在一起的相处时光,他将成为我这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最宝贵的财富。 子君,你放心,我以后会回来看你的,你要在学校好好的读书,你跟我不一样,你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将来。 好了,我该走了。期待我们的再度重相逢。 安生 从此,安生象一滴掉入大海中的水珠一样,在子君的视线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杳无音讯。 四再度重相逢 在子君读大二的那年秋季,安生回到了石桥镇。从她父母那里得知了子君就读的那所名牌大学。 那是一个深秋时节,校园里随处是烂漫的樱花树,灿烂绚丽的樱花瓣在晚风中四处飞舞,遍地留香。把整个校园都给映红了,宛如穿上了红彤彤的秋装。顿时,那些如风般的往事又一次流转席卷而来。许多年过去了,她们却在脑海中清晰得似昨天。 安生站在子君的宿舍楼下的樱花树丛下等她,许多花瓣飘落在他的头发上和肩上,那一片片清香的瓣儿就象子君昔日的笑脸。 子君后来回忆起那天,那天的安生就象自己第一次见到时一样,沉默着低着头,穿着从旧货市场买来的廉价劣质衣服,面容上流露出落寞的神情。依然是那么的贫穷,孤单而又无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