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门_第十八章护白纸门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护白纸门符 (第4/8页)

呢。除了太爷爷的“大铁锅”她还想起了涉及黄家的一件事情。说起来那是1943年的往事。驻扎在雪莲湾的日军都知道这块地方出美女,一个杀气腾腾的黄昏,清乡的日本鬼子就奔着花姑娘来了。村里有模样的女人有上都抹了黑,纷纷登船去海上躲避。当时的黄木匠手执红缨枪是抗日小民兵,勾着腰站在蛤蟆滩的土窑上点火放烟报消息。黄木匠的姑姑黄贵荣没有来得及跑,被三个日本鬼子堵在了墙铁。黄贵荣穿着紧身粗布花袄,后边瞅去极美,腰肢细细的,屁股圆圆的,诱发日本鬼子无尽的美好想象。黄贵荣一路小跑,跑到一个死胡同里走投无路了,她猛一回头,三个日本鬼子当下就吓瘫在地上了。原来黄贵荣满脸麻子,嘴角斜吊,一只眼睛烂了流脓。三个鬼子里有一个叫田夫的小队长心脏不好,当场吓死过去。后来村人看见田夫的尸体断定是吓破了苦胆。另外两个鬼子扔下武器狼狈逃窜,回了据点的炮楼子。这事在雪莲湾传开,既可笑又解恨。丰玉宁联合县政府还专门为黄贵荣下了一个文件:“向抗日女英雄黄贵荣学习,不费一枪一弹,击毙日本兵一名,击退日本兵两名,缴获武器三只。”不几日,日伪军回来报仇,将黄贵荣吊在树上示众,叫狼狗咬黄贵荣的脸,活活折腾死了这位抗日女英雄,这不算完,日本鬼子将没能逃掉的五十多位村里老少,赶到了神秘莫测的蛤蟆滩,一把火活活烧死。尽管这件惨案是由黄贵荣引起的,村人依然敬佩大船师的后代黄贵荣。黄贵荣痉挛着血乎乎的身子断气时还最后咕一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呢。抗战胜利后,人们在蛤蟆滩上立了一块碑石。随着日月流逝,人们对这些淡了,有时对哪个女人不满就愤愤骂一句,你这个抗日英雄!然后笑得前仰后合。

    麦兰子知道这一层,当着黄木匠和疙瘩爷的面儿就骂几句日本人。骂归骂,她对小林先生挺照顾。小林先生来到蛤蟆滩视察泥疗场地时,麦兰子为他打伞遮雨。小林先生望着蛤蟆滩久久不语。蛤蟆滩的样子很模糊,潮音和鸥鸟的叫声也轻微地梦一般地模糊着,疙瘩爷十分认真地向小林先生介绍这里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小林先生依旧没有表情。麦兰子有些沉不住气了,问道:“小林先生,你看这块地搞泥疗好吧?”疙瘩爷跟着说:“这里水电设施齐全,周围的芦荡打雁也能吸引旅游者。”小林先生还是没话,做高深的思考状。麦兰子心里骂了句:“这狗日的还玩深沉呢!”小林先生嗅到一股很浓郁的泥腥气了,那是霉潮的气息在早春的季节里幽幽行走。一望无际的蛤蟆滩,好开阔啊,好地方。小林先生一终于拿日文嘟囔了一句,然后掏出手帕擤擤鼻孔。麦兰子没有听懂,故意像个翻译似的附和说:“何乡长,小林先生对这地方十分满意。”何乡长与疙瘩爷对望一眼笑起来。蛤蟆滩的泥滩由于雨水浸泡软得很,何乡长笑着说:“小林先生别走啦!”于是小林先生就不走了。小林先生心中正巴不得呢。小林先生调头时,麦兰子怅怅打量着他的背影,嗅到他身上腻人的香水味,目光是失望的,心里也来气:“你个骗吃骗喝的假洋鬼子,不就有几个臭钱么,别以为别人都是傻蛋,俺不忍心揭穿你就是了。”小林先生扭头望见不远处黄木匠的造船场,抬手指了指。疙瘩爷马上明白了,就带一行人朝造船场跟前走。

    疙瘩爷边走边对小林先生说:“这是雪莲湾黄家的造船场,有年头了,黄家造的船在这一带很有名呢。”麦兰子见小林先生眼没亮,心里骂这家伙八成耳朵里塞驴毛了。疙瘩爷又介绍了一番,她看出小林先生对泥疗兴趣不大,兴许歪打正着从造船场上成了呢。小林先生抬脚甩了甩泥巴,在造船场前站定了。

    雨小多了,几只鹞鹰在造船场顶上鹤立着。麦兰子将造船场旁边的大木船指给小林先生看。小林先生赞叹了一番。麦兰子又拿出一个土烧茶壶给小林先生看。小林先生接过来,仔细端详,终于说了一句:“很好,这是什么物质烧成的呢?”麦兰子踢了踢脚下的黑泥说:“就拿它烧成的。”小林先生竖起眼睛,来兴趣了。他弯腰抓了一团黑泥,放在鼻前嗅了嗅,一张冰冷的小白脸有了笑模样。她将那团泥悄悄裹在手帕里装起来,然后拿手指弹弹精致的泥壶,发出悦耳的空音儿。麦兰子没有理会小林先生,她瞅着升到空中的黑烟,攥紧的心上下滑动着。

    这个时候,不远处传来毛驴咴咴的叫声,麦兰子扭脸看见疙瘩爷牵着毛驴驮泥回来了。两个盛满黑泥的麻袋搭在驴背上,如两块模糊的白膏药贴在苍灰的空中。疙瘩爷佝着水蛇腰引着毛驴走,脚下的稀泥被踏得噗噗直响。疙瘩爷牵驴的动作非常娴熟。麦兰子望着爷爷心腔一热,鼻子就酸了。爷爷咋知道小林先生要骑毛驴呢?

    小林先生真的来兴致了。麦兰子帮爷爷卸完泥袋,小林先生就说:“我想坐驴去深泥滩看看,一定是有味道的。”麦兰子沉着脸,心里骂这杂种拿俺们穷人寻开心呢。疙瘩爷拿手捅捅她后腰,小声说:“忍着点,人家这阵是爷,巴结都来不及呢。”麦兰子满脸强撑起笑来说:“小林先生想骑驴走一趟么?”小林点了点头,然后笑着,笑得温和,嘴角和眼角都弯着。

    麦兰子就将毛驴牵过来,换上疙瘩爷穿过的水靴将小林先生扶上驴去。毛驴很老实,小林先生骑上毛驴欢喜地望海。疙瘩爷说:“俺带客人去吧。”麦兰子没理疙瘩爷,看看苍灰的天,又看看空旷的蛤蟆滩。疙瘩爷吆喝一声驴,就牵着驴摇摇摆摆朝深滩里走了。小林先生骑在驴背上,嘴里打着口哨,欢喜得忘了形。麦兰子望着他们走远了,神情很木讷。她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揪着难受。

    麻麻细雨洒了一天。

    冬天偎在家里歇着,进了四五月就出门走动,雪莲湾人的习惯。乡政府组织的去美国考察参观团四月底就出发。疙瘩爷和麦兰子将村里与日商合资开发泥疗的意向书报到乡里,何乡长说:“尽管是意向,这也是雪莲湾村发展经济的的新成果!”范书记却说:“意向不是合同书,等落实了才能算有了合资。”这一句话,让疙瘩爷和麦兰子白忙活一场,眼巴巴看着别人去海外风光潇洒。麦兰子倒没有怎样的难过,她为此撰写了一篇报道发在市委党报上,赚了35元的稿费呢。市委有个领导还夸奖她有思路,深化验农村改革就要解放思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