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回将错就错斗二丑 (第3/7页)
其实,他平常也未敢放肆,对方虽然不是“泰山”但也是“华山”、“嵩山”之属呢,哈!沈逸川略加思维,略加缀拾,然后一步一顿,缓缓地说:“这已经是一件五年以前的往事了…” 突然,他中止了脚步,中止了话锋,停眸凝视了麦小云有顷,才远离范围,出人意表地说:“小云,你这次北来,不是说曾经为人错认过?” “是的。”麦小云感到不以为然,他淡淡地说:“这与你同‘洛阳二丑’间的事,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沈逸川说得十分肯定:“因为我也是被人给误认了,才涉及这件事故,才遭遇到‘洛阳二丑’。” 他又开始走了,也继续地往下说了。 洛阳——洛阳号称“九朝都会”是华夏六大古都之一,它们分别是北京、南京、长安、开封、洛阳、杭州。 洛阳位于三水交汇之处,而它又右掌“虎牢”在扼“函谷”北望“孟津”南关“伊阙”握四关之险,为九州要地。 因此,历代兵家问鼎中原,就成了必争之地。 还有,洛阳名胜多,古迹多,诸如关羽墓、宓妃祠、帝王陵、白马寺以及举世瞩目的“龙门石窟”都在这里。 一天,傍晚时分,沈逸川洒开大步,急匆匆地正朝洛阳都城赶去。 当他走到城外三里地的时候,路旁的凉亭里忽然迈出两个人来,一前一后。 这两个人,年纪都在三十开外,前面一个,身穿米色缎杉,后面一个穿着蓝衣短衣,看起来该是主仆之属了。 他们的脸上阴晴不定,他们的眼睛也一直盯着沈逸川看,一直望着沈逸川瞧,倒教沈逸川的心头感到疑云重重,不是滋味。 当二造相距五步之处的时候,站在前面的那个主人就拱起了双手,虚心地、客气地说:“来者要是沈大侠…” 沈逸川听了更是一怔,他停步了,他驻足了。 “在下止是姓沈…”沈逸川迟疑地说:“不知这位兄台…” “喔!”那个人笑脸展了,欢颜露了,说:“在下姓黄,乃是‘程府’里的总管。” 原来这两个人不是主仆,他们都是吃人家的饭,拿人家的钱,只是职位不同,只是工作不同罢了。 “程府?” 沈逸川依旧是满头露水,不知所以。 “不错。”姓黄的总管笑笑说:“程鉴元程大爷的府第。” 沈逸川歉然地说:“请恕在下目懵耳钝…” “啊!”寅姓总管赧涩的一拍脑袋,说:“你看我,自午间到现在,等沈大侠也只不过等了半天功夫,竟然会等昏了头,连说话也有些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了。” 他顿了一顿,又说:“我家少主人叫程永放,他乃是沈大侠的朋友。” 沈逸川感到实在为难,因为,他仍然是听不懂、弄不清,程永放又究竟是何许人?““这…”“请,快请,程府里的人,全像热锅中的蚂蚁,在家中引颈依闾,企盼着沈大侠大驾的莅临哩!” 如今,沈逸川已经是断定对方认错了人。 但是,由于正义感的启发,由于好奇心的作祟,他一阵思维,一阵犹豫,说:“你们程府发生了事故?” “是的。”黄姓总管戚戚地说:“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这一次,少主人被对方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哦!”沈逸川启步走了,他边走边问地说:“对方是谁?” “不走行吗?”他原本的目的地就是洛阳呢。 “阮绍立。” 黄姓总管和那个家丁打扮的人就一前一后地跟了上去。 “阮绍立又是谁?” “洛阳车马行的少东,也是我家少爷的朋友。” “那为的什么?”沈逸川继续地说:“既然是朋友,争的又是什么呢?” 黄姓总管滞呐了一会说:“同为…因为…” “说呀!因为什么?”江湖人爽直,沈逸川也并无二样。 “因为阮绍立觊觎我家少夫人,垂涎我家少夫人!” 黄姓管家经对方一催一逼,这次就说得毅然、决然。 沈逸川的兴趣被引发了,他说:“黄总管,你能否把事情发生经过,从头到尾的说一道,也好让在下的心中有一个谱,一个数。” “好好,是是。”黄姓总管惶然地说:“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是这样的…” 洛阳程鉴元,家道富有,生有一子,现年十八,由于膏粱子弟,无所事事,就成日价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以及招伙结伴到处游荡了。 当然,少年心性、血气方刚,他们为争强斗胜,是以也都练有几手脚拳棒,因此不时地惹是生非。 程鉴元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他叹息连连。 怎么办?骂,已经是家常便饭,不关痛痒,根本无济于事。 打,却又于心不忍。 再说孩子高过自己、壮过自己,他也打不动了。 是命该如何?是咎由自取?都对!谁教他从小娇宠过甚,溺爱逾常,如今呢,已经是习惯成了自然。 程鉴元几经苦思,终于有一计浮上了心头。 “何如替永放讨房媳妇,一方面冀儿子受妻室影响,能收心洗手,一方面自己也可早日抱抱孙子。” 主意既定,他就延媒聘冰了。 事情还真顺利呢,门当户对。 对门有户顾姓人家,正好有位掌上明珠,二八年华,情窦初开,已经长得明眸皓齿,婷婷玉立了。 婚后,程永放果然对娇妻鹣鲽情浓,迷恋异常。 但由于积习难改,因此他仍然不时的外出酬酢,而且还经常带同着妻眷。 唐朝王维,不但是位诗家、画家,也必定是一位占都、巫者,不然,他怎会知道后世将要发生的多故,而预为写了一首“洛阳女儿行”?不信吗?请看!《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