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2/8页)
怎么样呢? 安东尼娜·瓦西里耶夫娜想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喊起来:“谢廖沙,你 给我回家,马上回来!我非给你点厉害看看不可,你这个小混蛋!要打仗,你回家打!” 说着,朝儿子跑过去,想把他拦住。 但是,谢廖沙,这个她不止一次扯过耳朵的谢廖沙,却严肃地瞪了她一眼,红着脸, 又羞又恼,斩钉截铁地说:“喊什么!我就在这儿,哪儿也不去!”他连停也不停,从 母亲身边走了过去。 安东尼娜·瓦西里耶夫娜这下可气坏了:“好哇!你就这样跟你妈说话!往后你就 别想再回家!” “我就是不想回去了!”谢廖沙头也没有回,大声回答说。 安东尼娜·瓦西里耶夫娜惘然若失地站在路上。一队队晒得黝黑、满身灰尘的战士 从她身旁走过去。 “大娘,别哭了!我们还要选你儿子当政委呢!”有人大声地开了一句玩笑。 队伍里发出了一阵愉快的笑声。连队前头响起了洪亮而和谐的歌声: 同志们,勇敢向前进, 在斗争中百炼成钢, 为开辟自由的道路, 挺起胸膛走上战场! 整个队伍跟着高声唱了起来。在这雄壮的合唱中,可以听到谢廖沙嘹亮的声音。他 找到了新的家,他成了这个家庭里的一名战斗员。 在列辛斯基庄园的大门上,钉上了一块白牌。上面简单地写着:“革委会” 旁边有一张火红的宣传画。画面上是一个红军战士,两道目光逼视着看画的人,一 只手直指看画人的胸膛。下面写着:“你参加红军了吗?” 夜里,师政治部的工作人员把这些无声的“宣传员”贴遍了大街小巷。同时还贴出 了革委会第一张告全体劳动人民书: 同志们! 无产阶级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本市。苏维埃政权已经恢复。 我们号召全体居民保持安定。血腥虐杀犹太居民的匪徒们已经溃逃。为了不让他们 卷土重来,为了彻底消灭他们,希望你们踊跃报名参加红军!希望你们全力支持劳动人 民的政权! 本市的军权属于卫戍司令员,政权属于革命委员会。 革委会主席多林尼克列辛斯基 庄园里,进进出出的全是新人了。“同志”这个称呼,昨天还要为它付出生命,今 天却响遍全城,到处都可以听到。“同志”…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字眼啊! 多林尼克忘记了睡眠,忘记了休息。 这个木匠正在忙着筹建革命政权。 别墅里一间小屋子的门上贴着一张小纸块,上面用铅笔写着:“党委会”伊格纳 季耶娃同志在这里办公。她是一个沉着镇静的女人。师政治部委派她和多林尼克两个人 建立苏维埃政权机构。 只过了一天,工作人员就都坐到办公桌旁边了,打字机嗒嗒地响着,粮食委员会也 成立了。粮食委员瓦茨拉夫·特日茨基是一个活泼而性急的人。他以前是糖厂的助理技 师。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他就以罕见的顽强精神投入斗争,向工厂管理部门那些隐蔽 起来的、对布尔什维克心怀仇恨的贵族分子发起猛烈进攻。 在全厂大会上,特日茨基用拳头愤怒地敲着讲台的栏杆,用波兰话向他周围的工人 们发表了激烈而坚定的演说。他说:“过去的一切,当然别想再回来了。咱们的父兄和 咱们自己,一生一世给波托茨基伯爵当牛做马,已经当够了。咱们给他们建造宫殿,可 是这位高贵的伯爵大人给了咱们什么呢? 不多不少,刚够咱们饿不死,好给他干活。 “什么波托茨基伯爵呀,桑古什卡公爵呀,那些伯爵、公爵大人骑在咱们脖子上有 多少年了?难道波兰人不是跟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一样,也有很多人给波托茨基当牲口 使吗?可是现在那些贵族老爷的走狗却在波兰工人中散布谣言,说什么苏维埃政权要用 铁拳来对付波兰人。 “同志们!这是无耻的诽谤。咱们各族工人还从来没有获得过像现在这样的自由。 “所有的无产者都是兄弟,可是对那些贵族老爷,请你们相信,我们一定要狠狠地 收拾他们。” 他用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弧形,又使劲敲了一下讲台的栏杆。 “是谁逼着我们弟兄去流血,去自相残杀呢?是国王,是贵族。许多世纪以来,他 们总是派遣波兰农民去打土耳其人,一个民族进攻、屠杀另一个民族的事不断发生。死 了多少人!造成了多少灾难!谁愿意这样?难道是我们吗?不过,这一切很快就要结束 了。那些毒蛇的末日来到了。布尔什维克向全世界喊出了使资产阶级胆战心惊的口号: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工人和工人要成为兄弟,这样,咱们才能得救,才有希 望过上幸福的生活。同志们,参加**吧! “波兰也要成立共和国,不过,是苏维埃共和国,没有波托茨基之流的共和国,咱 们一定要把那些家伙连根拔掉。苏维埃波兰将由咱们自己当家做主人。你们谁不认识布 罗尼克·普塔申斯基?革委会已经任命他当咱们厂的委员了。‘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咱们也会有自己的庆祝胜利的节日,同志们,千万别听那些暗 藏的毒蛇的鬼话!要是咱们工人齐心协力,那么就一定能够把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特日茨基从内心深处,从一个普通工人的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清新的呼声。 当他走下讲台的时候,青年们一齐向他欢呼,表示支持。 只有年纪大的人不敢发表意见。谁知道,也许明天布尔什维克就会撤走,那时候就 得为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付出代价。就是不上绞架,也肯定会被赶出工厂。 教育委员是切尔诺佩斯基。他是一个身材瘦削而匀称的中学教师。目前,他是本地 教育界中唯一忠于布尔什维克的人。革命委员会对面驻扎着一个特务连。这个连的战士 在革委会昼夜值勤。一到晚上,在革委会院子里,挨着大门,就架起一挺上好子弹带的 马克沁机枪。旁边站着两个拿步枪的战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