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2/6页)
五十五岁,原籍安格曼兰。他是个身材矮壮、相当平凡的人,毫无茉迪的想象力,但在包柏蓝斯基眼中,却可能是全瑞典警界最优秀的犯罪现场调查员。这几年来,他们曾合作调查过无数案子,包柏蓝斯基相信只要现场有值得发现的线索,霍姆柏一定能发现。他的当务之急便是到安斯基德公寓指挥调查。 至于库特·安德森,包柏蓝斯基几乎毫无所悉。他是个说话精简、身材壮硕的警员,金发的小平头剪得极短,远看仿佛秃头。安德森三十八岁,先前在胡丁厄处理帮派犯罪案件多年,最近才调到这里。他是出了名的脾气火暴、作风剿悍,这也许是一种婉转的说法,暗示他可能采用不太符合规定的手法。十年前,他曾被控行使暴力,但经过调查后已还他清白。 一九九九年十月,他和一名同事前往奥比拘提一名流氓。此人前科累累,恐吓同一栋大楼的住户长达数年。当时警方接获密报,要带他来讯问一起发生在诺斯堡的录影带店劫案。见到安德森与他的同仁时,这流氓拔出刀来,不肯乖乖就范。另一名警员双手被划伤多处,左手拇指还被切断,接着歹徒将注意力转向安德森,这也是安德森人行以来首次被迫使用警枪。他开了三枪,第一枪只是示警,第二枪慎重地瞄准但打偏了——由于两人相距不到三米,要打中不容易——第三枪则正中他的胸腔,切断了主动脉。短短几分钟,那人便因失血过多死亡。调查是免不了的,最后虽然证明安德森用枪并无不当,却还是为他博得了极度暴力的名声。 包柏蓝斯基起初对安德森有些疑虑,但六个月下来,并未发生任何令他觉得有必要批评或生气的事。他反而开始对安德森沉默寡言的作风有些佩服。 组上的最后一人汉斯·法斯特,现年四十七岁,是暴力犯罪组的老将,年资已有十五年,但也是包柏蓝斯基对这个小组不十分满意的主因。法斯特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他经验丰富,也参与过复杂的调查工作。缺点呢,此人太过自我,还有个让人焦躁不安的大嗓门,这点让包柏蓝斯基异常心烦。法斯特有一两个特质,包柏蓝斯基就是无法忍受,但若是盯紧一点,他还是个有能力的警探。何况,他可以说成了安德森的心灵导师,他那令人不快的风格,后者似乎并不在意。他们经常一起办案。 刑事组纽柏格巡官也受邀参与开会,以便让他们了解她前一晚询问记者布隆维斯特的情形。警司莫丹松也到场报告犯罪现场的情况。他们两人都已经精疲力竭,一心只想回家睡觉,但纽柏格还是带来了公寓的照片,传给组员们看。 半小时后,他们已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包柏蓝斯基说道:“你们要记住,犯罪现场的鉴定工作还在进行中,这只是我们认为的情况二‘…一个不明人士在没有任何邻居或目击者注意到的情况下,进入安斯基德的公寓,杀死了达格和米亚。” “我们还不知道现场发现的枪是否便是凶器,”纽柏格说道:“但枪已送到国家鉴定实验室,而且会优先处理。我们还找到一片子弹碎片,打中达格的那颗,相当完好地卡在卧室隔板上。不过击中米亚的子弹碎得太厉害,恐怕帮助不大。” “谢谢你告诉我们。科特麦格农是牛仔手枪,压根就应该马上禁用的。有没有序号?” “还没有。”莫丹松说道:“我已派人将枪和子弹碎片直接从犯罪现场送到鉴定实验室。由他们处理总比我自己分析好。”“很好。我还没有时间到现场去,但你们两个去过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纽柏格礼让较年长的同事代为发言。 “第一,我们认为是一人所为。其次,这完全是处决式的杀人。我觉得某人有充分的理由要杀死达格和米亚,而且执行得十分精准。”“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法斯特问。 “公寓里面整齐干净,完全没有抢劫或打斗之类的迹象,而且只开两枪,全都打中预定对象的头。所以这个人很懂得用枪。”“听起来有理。” “且看看公寓的简图…这是我们所能重建的模样,我们猜想男性死者达格是近距离中枪,而且可能是直射。子弹进入的伤口周围有烧焦痕迹。我们猜想是他先中枪。达格受力后撞到餐桌,枪手可能是站在门厅,或就在客厅门口内侧。” “据住在同一楼的证人说,两枪之间的间隔只有几秒钟。凶手射杀米亚的距离较远,她很可能站在卧室门口,正试图转身逃跑。子弹打中她的左耳下方,从右眼上缘穿出,力道将她推人卧室,也就是发现她尸体之处。她撞到床脚,滑落到地板上。” “只开一枪,这个人很善于用枪。”法斯特说。“不仅如此,也没有脚印显示凶手曾走进卧室查看她是否断气。他知道自己正中目标,便离开公寓。也就是说两枪,两具尸体,就走了。我们得等鉴定报告出来,但我猜凶手用的是狩猎用子弹,可以立即致死。两名死者的伤口都很大。” .一11。ee…1。';日日钊f。 组员们静静地思索这番摘要。无须提醒,他们都知道子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全金属壳的硬式子弹,会直接贯穿身体,造成的伤害较轻微;另一种是软式子弹,击中后弹头会在体内扩张,造成巨大伤害。被直径九毫米的子弹击中,和被直径会扩张到至少数厘米的子弹击中,可说有天壤之别。后者称为狩猎子弹,目的是为了导致大量出血。一般认为用这种子弹打麋鹿比较人道,因为可以让猎物尽快死去,尽量减少它的痛苦。但国际法规定战争中禁用狩猎子弹,因为士兵一旦被扩张型子弹击中,无论中弹部位在哪里,都几乎必死无疑。两年前,睿智的瑞典警方引进了中空的狩猎子弹,究竟为何原因并不清楚。然而有一点却是清清楚楚,举例来说,如果二00一年在哥德堡发生的世贸组织暴动中,示威者韩奈斯·魏斯伯①是被狩猎子弹击中,便不可能活命。 “所以说最终目的无疑是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