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鲸殇 (第4/6页)
多尚有453头。长须鲸、大须鲸、座头鲸、抹香鲸等主要鲸种,皆面临充类至尽的绝境,那一个个曾是本固枝荣沸反盈海的庞大家族,如今都是家丁无几,再衰三竭… 鲸类为人类文明的灯盏,几近耗尽了最后一滴脂膏。 五 当人类从石屋草寮走进星级宾馆,当沐浴者的木盆变成桑拿浴,当人类的双脚从马背跨上波音747的舷梯,当征战者手中的弓刀箭链变成洲际导弹…现代工业文明使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大大扩张了人的各种欲望。人类的欲望无边和地球的资源有限互为牴牾,人的欲望和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构成了永恒的差距。有资料表明,本世纪有几百种稀禽珍兽已血染黄泉,香火断绝,还有若干种动物亦将玉楼赴召,驾鹤西去。臭氧层的稀薄,海平面的上升,前苏联核电站的泄漏,海湾战争中万名美军士兵所患的怪病,沙漠风暴的蔓延,黄河的连年断流…一个又一个困惑使人类睁大了惊恐的眼睛。环保意识,生存环境,生态平衡,这些随着现代工业文明所出现的词汇,已如晨钟暮鼓在人类良知的回音壁上鸣响。人类面临的共同困惑在强烈的呼唤群体意识。当成熟的人类在拷问自己的灵魂时不难发现,天使的基因并没有潜滋暗长,魔鬼的成分则有增无已。然而,某些生灵的“群体意识”却辄令人类自愧弗如。 嗡嗡乱飞的蜜蜂,看上去少头无序。然在蜜蜂王国里,其组织之严密,分工之精细,使人很难想象。蜂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蜂王既统帅整个蜂群又专司繁衍子孙。蜂王浆是工蜂舌腺中分泌出的一种浆状物质,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王浆除专供蜂王终生享用外,还饲于三日龄的工蜂幼虫。皆为雌性的工蜂因仅食三日王浆而性器官发育不全,故不能像蜂王一样生儿育女。可工蜂绝不多食一日王浆,个个心甘情愿地去采花酿蜜。工蜂赋予蜂上以特权,蜂王以日产卵多达2千粒的贡献,来报效拥戴它的臣民。蜂王一旦谢世,工蜂们便随意选择一颗受精卵为王储。王储一出生便让其专食王浆,16日后让其登上龙墩,又一星期后,蜂王开始婚飞交尾,婚后三日便开始日日产卵…在蜜蜂这个小小王国里,没有徇私舞弊,没有贪污盗窃,没有政权更迭时的明争暗斗,只有群体的分工不同和在各自岗位的克尽厥职… 鲸类的“群众意识”也令人舌桥不下。在噬人鲨多的海域,雌海豚分娩时身寄鲨吻的危险不啻黄雀伺蝉。母豚产仔时所流出的血的腥膻,常引得凶鲨扑味而来。为防鲨祸,海豚们先将产妇层层圈圈地呵护起来,并遣若干雄海豚充任警戒,斥候敌情。警戒者丝毫不敢松弛绷紧的神经,它们严阵以待,相机而动,轮番巡察,守望相助。当恶鲨出现时,两只雄海豚会同时倾力出击,一用尖喙朝柔软的鲨腹猛刺,憧其肠肝,二以锐齿龁住鲨鳃,断其咽喉,巨鲨两致命处同时受创,便大败亏输,仓惶而遁…海豚对后代的娩出落生这般竭力倾情,对鹤化归寂的死者所举行的“葬礼”也称得上月死珠伤,芝焚蕙叹。有海豚专家曾观察到这样的场面,百余海豚簇拥着一同类的尸体,护丧长达十余日,直至豚尸腐烂使其他海兽不愿啃啮方休。推豚及人,海豚的慈幼敬老,足可启迪人的佛性禅心。巨鲸的“群体意识”更叫人击碎唾壶。美国生物学家沃特森在对鲸所谓集体自杀的研究中发现,鲸有相互救援的习性。当有鲸因病、伤搁浅,而噭噭发出求救信号时,其他鲸会突游猛冲,风樯阵着般赶来,情愿同病鲸一起搁浅,若病鲸不能得救,其他鲸绝不弃而不顾,即使被人们一一拖回深海,它们亦定会去而复返,甘愿同病员彩号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直至同赴泉台,共吻死神。当代猎鲸者利用鲸这种互救的美德,有的故意刺伤鲸群中的一两个成员,迫使群鲸搁浅;有的在深海中用仪器模仿临危鲸的求救信号,引鲸自来以捕获。曩时刘、关、张结义桃园的情谊,向被传为佳话,然比之于鲸,却未免逊色。当今徐洪刚被树为时代典型,足见世间患有“软骨病”人对同类的救援,已处于唯英杰铁汉方能为之的尴尬… 有着思维的人类,尽可轻慢动物的“群体意识”是群体无意识的本能“群体意识”这一现代词汇的发明权和使用权,也的确只属于人类。人的群体意识,随处可见:家族的械斗,可令对垒的双方皆倾巢而出,直拼得rou薄骨并;民族的纷争,会使鼎峙的各方,都笙磬同音,直闹得糜沸蚁动;面对天灾,一方百姓能共谱集体主义的浩歌;抵御外侮,一国黎庶会同擎爱国主义的战旗…然而,面对整个大自然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村”人类的“群体意识”又往往显得那般偏私、悭吝与狭隘。 清代大学者顾炎武对于“公”曾有过独到的诠释:“大公者,集天下之私。”意即真正的公并非不含私,而是应顾及到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利益。那么,面对当今地球上的物种以每天百余种(十年前是三十种)的灭绝速度,孰能集全人类之私,挽生态失衡于艰危,起地球沉疴于霍然呢? 善良的人们曾寄厚望于联合国及那些名目繁多的国际组织。然而,人类的共识,纸写的宣言,虽全球一调,不绝于耳,但一人一族私欲的砂轮,磨钝了“宣言”的锐气,使“宣言”变得枯瘦,一方一国利益的绳索,捆绑着“共识”的睿智,使“共识”难以展开飞翔的翅羽。 面对鲸类家族的日渐衰微,早在1929年,当时的国际联盟便在挪威设立了国际捕鲸统计局。为加大检察、审查、限制全球捕鲸的力度,有关国际会议在诸多世界名城屡屡召开。联合国成立后,又是设立国际捕鲸委员会,又是签订国际捕鲸条约。那总章细则洋洋洒洒,那天条戒律严丝合缝,那文契成约海誓山盟。1944年伦敦协议即规定:捕鲸国在南纬40度以南的海域捕鲸总限额为16000蓝鲸单位①,嗣后逐年降低,但直到1965年,也无法使这个限额减少。在捕鲸国分配限额的哓哓不休里,在你交议案我否决,我提议题你质疑的口枪舌剑中,鲸类等来的不是马太福音,而是行将就木的凶信噩耗。为使鲸类绝处逢生,在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年会上,总算通过了自1985年起在全球停止商业性捕鲸的决定。当决定生效后,日本、挪威、冰岛诸国不顾众xx交谪,仍以科研为由,继续猎获小须鲸。尤其是日本,1988到1990年仍每年捕杀小须鲸300头左右… ①蓝鲸单位系国际捕鲸统计局用以换算各种鲸产油量的单位,即1头蓝鲸=2长须鲸=2。5座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