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葆中短篇作品_鲸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鲸殇 (第3/6页)

士们更加颐指气使;一只鲸须编织的茶托,曾使古城堡的佣人也脸上飞金。至于抹香鲸肠内的硕大残渣——龙涎香①,更是连城之物,它酷似麝香却胜似麝香,历来是极为名贵的香料安定剂。只要投一点儿于香料中,香味则经久不绝。它曾使欧洲的王宫变成芗泽馥郁的香宫,也曾让那些上流社会的贵妇人,欢悦于芝兰之室…

    ①抹香鲸嗜食章鱼及乌贼,但消化不了乌贼的喙等残渣,残渣刺激抹香鲸肠内分泌出的特殊分泌物称“龙涎香”龙涎香灰黑色,呈块状,一般重千克左右,也曾有重达420公斤的。龙涎香燃烧时香气四溢,且比麝香之味更幽雅。

    当人的欲望之喙膨胀得比鲸口还大时,鲸类的黄杨厄闰便过早地降临了。

    四

    60年代初期,当我所在部队为破除迷信而炮击巨鲸时,区闻陬见的我并不知道,早在两个世纪前,西方一些国家为榨尽鲸类每滴脂膏,便在烟涛迷蒙的大海上,卷起了对鲸的淹没生而埋葬死的狂潮。

    西方国家猎捕大型鲸类,历经了格陵兰捕鲸、美国式捕鲸及现代捕鲸的三度兴衰。

    17至18世纪,在北大西洋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近海,荷、英、德等国的捕鲸队,对北极露脊鲸竞相戮杀。那些闪着贪婪目光的锐士豪强、那些蹈海踏波的冒险家,摇着木船,举着钢叉,对准肥硕的鲸脊,恶狠狠地刺去。温驯的露脊鲸的声声哀鸣,并没有唤醒猎鲸者的恻隐之心。殷红染污了海的蔚蓝,血的浊波遮掩了水的明澈。到19世纪初,北极露脊鲸被追捕殆尽,格陵兰捕鲸时代遂告结束。

    美国式捕鲸初始也是逡巡于沿海近岸,以黑露脊鲸和洄游近岸的抹香鲸为主要猎物。到远海追捕抹香鲸起于18世纪初,捕鲸的海域迅速扩展,到该世纪末,英国捕鲸船队已绕过好望角,抵达太平洋,继而,法、德的猎鲸船舶也骄横地闯进大西洋、印度洋。蒸汽机的发明使捕鲸者告别了手摇的桨橹,钢板的组合使猎鲸人拜辞了刳木的舟槎。疾驰的海轮足可使冒险家鄙视巨鲸的速度和耐力,狼涌中流动的楼阁成了狩鲸者啸傲狂涛的鹿砦。19世纪前半叶,夏威夷成了世界捕鲸基地。对齿鲸中躯体最大的抹香鲸的围追堵截,于1846年达到高峰,年捕万头。与此同时,太平洋中的露脊鲸、灰鲸、座头鲸等鲸类也遭泼天大祸,在劫难逃。一时间,夏威夷港口内,列国的鲸船旌分五色、云屯雾集。美丽的夏威夷成了鲸血漂杵的屠宰场,浩瀚的大洋里,捕鲸者们张扬着强悍,喷溅着血腥,播撤下欲望的种子,打捞着巨大生命的死亡…19世纪末,太平洋的抹香鲸所剩无几。当抹香鲸肠内那“龙涎香”的幽香,使世界上更多簪缨之族的膏星子弟、曼妙女郎薰薰然怡怡然时,美式捕鲸也告式微。

    1868年挪威人福囚发明捕鲸炮,开现代捕鲸之滥觞。为避免炮弹对鲸体鲸皮过大的损伤;为躲开因中弹而盛怒的巨鲸对船体那拔山扛鼎般的拉力,小小的捕鲸炮比商纣王的“炮烙”更见人类的“睿智”与“颖悟”充溢着人类对动物的专制与自私、巧滑与刁钻。捕鲸弹的尖帽内,安有四个带倒钩的钢爪,且系有长长的射绳,弹头射入鲸体后,弹帽炸开,钢爪便紧勾鲸体,见鲸中弹,捕鲸人便在射绳的尾端拴上或白或红的浮标,速让牵有巨鲸的射绳脱离船体。尽管巨鲸有着惊人的生命力,但嵌入体内的四只钢爪已使其心裂肺撕,捕鲸人却能游哉悠哉地眼观浮标,等候巨鲸流尽最后一滴血。捕鲸炮的发明,使现代捕鲸的狼潮迅即由挪威漫卷全球…本世纪初,欧美捕鲸船队耀武显威地开进亘古神秘的南极海域,骤然发现这里潜游着地球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生命:蓝鲸、长须鲸、大须鲸、座头鲸…它们成群结队,潜入水中是有着热血和体温的潜艇舰队,露出海面是移动着的力与美的山峰。然猎鲸人并非审美者,冰冷的南极也无法冻结他们那剥剥燃烧的yuhuo。霎时间,高寒的南极涌来列国捕鲸的热狼。南极距欧美,关山迢递,天水悬隔,聪明的人类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又制造出捕鲸母船,到30年代初,挪威、英国在南极的捕鲸母船达40余艘,所随捕鲸艇200多只,年捕巨鲸近4万头。酷似航空母舰的捕鲸母船,是移动的鲸类加工厂,它实现了对鲸的捕杀分割、提炼加工一条龙的流水作业,再庞大的肌体,再肥厚的脂膏,也难以填满母船那大伸大缩、大吞大吐的胃腔。横卷万里犁庭扫xue般的野蛮大袭击,使鲸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大摧残…

    我国辽阔富饶的海域,原是鲸类涸游栖息的洞天福地。虽然殷墟遗址里有先民在鲸骨上刻有的文字,但我猜度那不过是古人对搁浅鲸鲸骨的使用而已,并不像有人那般自豪地认为,我华夏是全球最早利用鲸资源的国度。神州之鲸遭无妄之灾,首先来自东瀛人的发难。本世纪初,日本东洋捕鲸株式会社先后在我沿海及台湾多处设立捕鲸基地,那插有膏药旗的“第一东乡丸”、“神功丸”等捕鲸船,在我海疆上逐北追南,逢鲸必毙。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日本才中止对我国鲸资源的掠夺…新中国的捕鲸业起步于50年代中期,但“小米加步枪”般的装备,小股“游击队”式的出袭,只能在近海猎获小鳁鲸。1963年底我国制造的大型捕鲸船“元龙号”下水,才证明我国具备远洋捕鲸能力。虽然“元龙号”于1964年在黄海北部捕获的那头重仅45吨的长须鲸,很使国人自豪了一阵子,但从新中国成立到全球性捕鲸业的关闭,连搁浅鲸在内,我国仅获鲸1600余头,与西方捕鲸大国相比,判若霄壤,羞难启齿。然时光老人常常将是非曲直、黑白美丑、毁誉褒贬悄悄易位。国人往昔那无捕鲸母船的自卑,已化做保护地球最大生命的心灵上的慰藉…

    以鲸为原料的产品曾充斥世界。人类对鲸的豪夺巧取,曾使人类有过巨大满足的快感。然这快感的获得付出的却是高昂的利息,致使人类在造物主那里,有着永远无法还清的鲸债。

    鲸濒临消亡,上苍曾迭发警示。首先,全世界所捕各种鲸的平均体重逐年锐减:1932年为66吨,1950年为46吨,到1978年平均体重尚不足20吨。这些枯燥的数字浓缩着灵与rou的无限悲哀,它清晰地表明,有着百年遐寿的巨鲸,已不能休养生息,它们中有的尚在孩童期便成了人类刀下的幽魂。大洋中鲸的稀少,更令人嗟悔无及:鲸中躯体最大的蓝鲸,在南极鲸类未被开发前最少有20余万头,1989年国际捕鲸委员会经过连续8年的搜寻后披露,全球幸存的蓝鲸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