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活葬 (第2/2页)
乞求道。 黄建国仿佛没有听见,手握绳子一圈圈地套在了老人的身上,然后用力抽紧,捆成了个大粽子。 黄乾穗做了个手势,表示仍旧是头朝上脚在下,黄建国点头表示明白。 黄乾穗含泪对老人说道:“父亲,我和建国一辈子都对您感激不尽,等建国登上龙庭,我们一定为您老人家树碑立传,您就安心去吧。”说罢站在帐篷口,背过身去不忍再看。 凄惨的月光下,吴楚山人背负着手,望月吟道:“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黄乾穗闻之默默不语,心中则嗤之以鼻。小资产阶级情调,酸臭的文人,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别以为与吴道明一唱一和,我就会上当,也太小看我黄“千岁”了。 他摸了摸腰间的手枪,现在下手倒是个好机会,咦,那吴道明和师太呢? 帐篷内,黄建国看了看戴在左腕上的那块上海牌手表,指针指向了11:35分。 “爷爷,我们下去吧。”他轻轻抱起骨瘦如柴的老人,慢慢立着放入了洞xue内。 老人浑身赤裸,手脚被捆绑着,站在墓xue内,打着颤说道:“建国啊,爷爷冷啊,赶快埋土吧…” 黄建国柔声安慰道:“爷爷,还有五分钟才到子时中,您老人家为了孙儿再坚持一会儿吧。” 老人抬起头来,睁着那双白内障的双眼,仿佛想在临死之前多看自己心爱的孙子几眼。 黄建国盯着手表,看着那指针终于指向了11:41分,子时中到了,他松了一口气,端起了铁锨,铲起了第一锨土,毫不犹豫地倒了下去… 帐篷外,黄乾穗厉声问孟祝祺道:“吴道明和无名师太呢?” 孟祝祺嘿嘿笑了:“他俩那边方便去了。” 黄乾穗“哼”了声,望着吴楚山人,右手下意识地按在了腰间的手枪上,想了想,又放开了手。 现在还不是时候,杀了吴楚山人,万一寒生那小子怀疑起来,万一他真的进了京,万一…不行,这样对建国的发展很不利。吴楚山人和吴道明要我头下脚上地将父亲葬入太极阴晕,故意欺骗是肯定的,现在我已经将计就计,让他们误认为已按照他俩后来串通的方法下葬了,吴楚山人暂时是不会将此事讲出去了,灭口是一定的,但要看寒生是否进京,至于吴道明和师太,反正几天后就会毒发身亡了。 “山人,我已经按照你的方法下葬了,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黄乾穗和蔼地问道。 吴楚山人回过身来,淡淡说道:“没有了。” 黄乾穗嘿嘿一笑,说道:“寒生在家么?怎么没同你一起来?” 吴楚山人冷冷说道:“这种事情他若知道又如何能理解得了?”说罢,长叹了一声。 孟祝祺垂头丧气地从灌木丛深处那边走过来,对黄乾穗说道:“姐夫,吴道明和无名师太这对狗男女跑了。” 黄建国含着眼泪,一锨一锨地朝墓xue里填土。 五色土慢慢地从黄老爷子的脚部开始堆积起来,膝盖部…胯间…腰间…到了胸部,老人灰白色的眼仁渗出来的泪水渐渐变红了,最后是血… 黄建国看见爷爷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是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爷爷,安息吧,你将被载入史册,若干年后,中原的百姓们会永久怀念你的。”黄建国喃喃道,最后将土一股脑儿地盖在了老人的头上… 黄建国填平了墓xue,站上去用脚将土踩实。 黄乾穗探头进来道:“完了么?” 黄建国平静地说道:“严格遵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完成的。” 黄乾穗低下头说道:“你爷爷最后没说什么吗?” 黄建国淡淡地说道:“爷爷会感到自豪的。” 黄乾穗和黄建国父子俩走出了帐篷,天空中一片乌云飘了过来,天地间慢慢暗淡了,秋风习习,黄建国不仅打了个寒战。 黄乾穗吩咐孟祝祺道:“你继续坚守在这里,接下来的五天尤为重要,绝不容许有任何差错,明白么?” “你就放心吧,姐夫,我五天内绝不离开半步。”孟祝祺信誓旦旦道。 “你再把坟头堆起来。”黄乾穗说道。 孟祝祺点头应允。 月光下,吴楚山人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道:“青田600年之约,终于结束了,真的是世事难料啊!”随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秋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他的吟诗声:“月下孤魂何徘徊?灵古洞前故人来。青田遗梦六百载,世间谈笑一挥间。谁信高洁朱门里,芳草萋萋十年期。堪留千古无限愁,唯有斯人知其哀…” 黄乾穗怔怔地呆立在那儿,许久,他才叹道:“开始祭奠吧!” 黄建国拿出香烛,就地插入土中,掏出火柴点燃,然后与父亲恭恭敬敬地对着太极阴晕跪拜。 孟祝祺见状忙跪在他俩的身后。 黄乾穗嘴里祈祷道:“父亲,千岁不孝,让您早走了几个月,但是您的死换来的是子孙的荣耀,天下苍生的福祉,您的死重于泰山!我们做儿女的,永远尊敬您、怀念您,您就含笑九泉吧!”说罢,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黄建国心中发誓:爷爷,我一定不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不出十年,孙儿定要入主京城,造福天下百姓。 “嘎嘎。”黑暗的竹林里传来几声鸦噪,月亮隐入了云中,大地一片扑朔迷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