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巴洛克时期 (第5/5页)
是一场梦境…,” “他说的也许没错。我们在学校里也念过一个剧本,名叫《杰普大梦》(JeppeOntheMount)。” “没错,是由侯柏格(LudvigHolberg)写的。他是北欧的大作家,是巴洛克时期过渡到开明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 “杰普在一个壕沟里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男爵的床上。因此他以为他梦见自己是一个贫穷的农场工人。后来当他再度睡着时,他们把他抬回壕沟去,然后他又醒过来了。这次他以为他刚才只是梦见自己躺在男爵的床上罢了。” “侯柏格是从卡德隆那儿借用了这个主题,而卡德隆则是借用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的主题。不过,在此之前,早已有人将生命比喻为梦境,包括印度与中国的作家。比方说,中国古代的智者庄子就曾经说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这个嘛,我想我们实在不可能证明究竟哪一种情况才是真的。” “挪威有一个巴洛克时期的天才诗人名叫达斯(PetterDass),生于1647年到1707年间。他一方面着意描写人世间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则强调唯有上帝才是永恒不变的。 “上帝仍为上帝,即便天地尽荒;上帝仍为上帝,纵使人人皆亡。 “但他在同一首赞美诗中也描写挪威北部的乡村生活,描写鲂鱼、鳕鱼和黑鳕鱼等。这是巴洛克时期作品的典型特征,一方面描写今生与现实人间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描写天上与来世的情景。这使人想起柏拉图将宇宙分成具体的感官世界与不变的概念世界的理论。” “这些巴洛克时期的人又有什么样的哲学呢?” “他们的哲学特色同样也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并存,而且两者之中充满了强烈的冲突。我说过,有许多人认为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我们称之为‘理想主义’。另一种迥然相异的看法则被称为‘唯物主义’,就是指一种相信生命中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从rou体感官而来的哲学。十七世纪时也有许多人信奉物质主义。其中影响最大的可能是英国的哲学家霍布士(ThomasHobbes)。他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现象——包括人与动物——都完全是由物质的分子所组成的。就连人类的意识(也就是灵魂)也是由人脑中微小分子的运动而产生的。” “这么说,他赞同两千年前德谟克里特斯的说法啰?” “在整部哲学史上你都可以看到理想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影踪。不过两者很少像在巴洛克时期这般明显共存。由于受到各种新科学的影响,唯物主义日益盛行。牛顿证明整个宇宙适用同样的运动定律,也证明自然界(包括地理和太空)的所有变化都可以用宇宙重力与物体移动等定律来加以说明。因此,一切事物都受到同样的不变法则或同样的机转所左右。所以在理论上,所有自然界的变化都可以用数学精确地计算。就这样,牛顿成就了我们所谓的‘机械论的世界观’。” “他是否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部很大的机器?” “是的。mechanic(机械论的)这个字是从希腊文mechane而来的,意思就是机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霍布士或牛顿都不认为机械论的世界观与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有何抵触。但十八、十九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则不然。十八世纪的法国物理学家兼哲学家拉美特利(LaMettrie)写了一本名为《人这部机器》(L’hommemachine)的书,他认为,就像人腿有肌rou可以行走一般,人脑也有‘肌rou’可以用来思考。后来,法国的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也表达了极端机械论的观点。他的想法是:如果某些神祗在某个时刻能知道所有物质分子的位置,则‘没有任何事情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同时他们也能够看到所有过去及未来的事情’。他认为所有事情都命中注定。一件事情会不会发生,都是冥冥中早有定数。这个观点被称为‘决定论’。” “这么说,他们认为世间没有所谓自由意志这回事啰?” “是的。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机械过程的产物,包括我们的思想与梦境在内。十九世纪德国的唯物主义者宣称,思想与脑袋的关系就像尿液与肾脏、胆汁与肝的关系。” “可是尿液和胆汁都是物质,但思想却不是。” “你说到重点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一次,一位俄罗斯太空人与一位脑外科医生讨论宗教方面的问题。脑外科医生是个基督徒,那位太空人不是。太空人说:‘我到过太空许多次,但却从来没有见过上帝或天使。’脑外科医生答道:‘我开过很多聪明的脑袋,也没有看过一个思想呀!’” “可是这并不代表思想并不存在。” “没错。它强调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思想并不是可以被开刀或被分解成较小单位的东西。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满脑子幻想,你很难开刀将它去除。我们可以说,它生长的部位太深人了,无法动手术。十七世纪一位重要的哲学家莱布尼兹指出:物质与精神不同的地方在于物质可以不断被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但灵魂却连分割成一半也不可能。” “是呀!要用什么样的手术刀才能分割灵魂呢?” 艾伯特只是摇头。过了一会,他向下指着他们两人中间的桌子说:“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笛卡尔和史宾诺莎也曾绞尽脑汁思考灵魂与rou体的关系,我们会更详细地讨论他们的思想。” “好吧,不过如果我们到七点钟还没结束的话,我就得借你的电话用一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