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7/14页)
“我可不懂了。”她问“又是‘赞襄政务’,又是军机大臣,他们要作了主,咱们拿什么跟他们驳回啊?” “拿皇帝的身分。皇帝亲裁大政,不管皇帝年纪大小,要皇帝说了才算。” “啊!”皇后仿佛有所意会了,但一时还茫然不知如何措手“我在想,将来办事,总得有个规矩。凡事,咱们姐儿俩,大小也可以管一管。这要管,又是怎么管呢?” “皇后算是明白了。咱们不妨把六额驸找来问一问。” “也好。” 于是懿贵妃教了皇后许多话,同时派人传谕敬事房,宣召六额驸,说有关于皇帝的许多话要问。这原是不合体制的,但情况特殊,事机紧迫,景寿固不能不奉懿旨,肃顺这一班人,也不敢阻挡。 懿贵妃特意避了开去,只皇后一个人召见景寿,跪了安,皇后很客气地说:“六额驸起来说话吧!” “是。”景寿站了起来,把手垂着,把头低着。 “内务府办得怎么样了?” 这自然是指皇帝的后事。“肃六在忙着呢!”景寿答道:“金匮的板,早两天就运到了。其余的东西,听说也都齐了。” “还有样要紧东西,”皇后又问:“陀罗经被呢?” 陀罗经被是金匮中必备之物,亲藩勋旧物故,饰终令典,亦有特赐陀罗经被的。这由西藏活佛进贡,一般的是用白绫上印金色梵字经文,御用的是黄缎织金,五色梵字,每一幅都由活佛念过经、持过咒,名贵非凡。当然“内务府老早就敬谨预备了。”景寿这样回答。 “噢!”皇后略停一停,换了个题目来问:“这几天的政务,由谁在料理呀?” “还是军机上。”景寿慢吞吞的地道:“听说许多要紧公事,都压着不能办。” “为什么呢?” “自然是因为皇上不能看奏折。” “以后呢?”皇后急转直下地问到关键上“你们八个人,可曾定出一个办事的章程?” “目前还谈不到此。而且,也没有什么老例儿可援的。” “我记得康熙爷是八岁即的位。那时候是怎么个规矩?” “那时候,内里有孝庄太后当家,不过国家大事,孝庄太后也不大管。” 这些对答,懿贵妃早就算定了的,所以受了教的皇后,立刻追问一句:“那么谁管呢?” “是辅政四大臣。” “那四个?” 景寿一面思索,一面回答:“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后来呢?” “后来?”景寿愣了一下“后来当然是康熙爷亲政。” “我是说康熙爷亲政以后。”皇后又加了一句:“那辅政四大臣怎么样?” 这一问,把木讷寡言的景寿吓得有些心惊rou跳,显然的,皇后是拿康熙诛鳌拜的故事,作为警告。但是,于今如说有鳌拜,自是肃顺,与自己何干?这顾命大臣的荣衔,也不知如何落到了自己头上?看这光景,将来是非必多,不如趁早辩白一番。 想到这里,随即跪了下来,免冠碰头:“皇后圣明!臣世受国恩,又蒙皇上付托之重,自觉才具浅薄,难胜重任,可是当时也实在不敢说什么。臣现在日夜盼祷的,就是祖宗庇佑,能让皇上的病,化险为夷,一天比一天健旺,这顾命大臣的话,从此搁着,永远不必再提了。”他一面说,一面想到肃顺的跋扈,同时想到皇后提起康熙朝旧事的言外之意,不由得越想越害怕,汗出如浆,急出一句最老实的话:“臣是怎么块料?皇后必定明白。他们拿鸭子上架,臣实在是莫奈其何!但分臣能效得一分力,万死不辞。只怕,只怕效不上力。” 这番话真有些语无伦次了。皇后啼笑皆非,而且也不知如何应付,因为它未在懿贵妃估计之中。只是景寿的窝囊,连忠厚老实的皇后都觉得可怜亦复可笑。 景寿还跪在地上不敢起来,皇后却又说不出话,眼看要弄成个僵局,躲在屏风后面的懿贵妃不能不出头了。她袅袅娜娜地闪了出来,先向皇后行了礼,然后自作主张地吩咐: “六额驸,请起来吧!” 景寿一见懿贵妃出现,心里略略放宽了些。懿贵妃为人厉害,但也明白事理,她一定能谅解他的处境为难而本心忠诚,所以站了起来,顺手给懿贵妃请了个安,退到一旁,打算着她有所询问时,再作一番表白。 “六额驸是自己人,胳膊决不能朝外弯。”懿贵妃这一句话是向皇后说的,但也是暗示景寿别忘掉自己是椒房至亲,论关系要比肃顺他们这些远支宗室密切得多。 景寿自然懂得她的意思,赶紧垂手答道:“懿贵妃明见,这句话再透彻不过了,正是景寿心里的意思。” “好!”懿贵妃赞了一声,接着又说:“可是我得问六额驸,你下去以后,他们要问:皇后召见,说些什么?你可怎么跟他们说呀?” “就说,就说皇后垂询皇上的‘大事’,预备得怎么样了。” “一点不错。你就照这个样子,别的话什么也不用说。我知道你一个人也争不过他们,不用跟他们废话,有什么事,你想办法先通一个信儿就行了。”说到这里,懿贵妃停了一下,又威严地问道:“你明白吗?” 景寿想了想,懂得懿贵妃的意思是叫他不必多事,于是惶恐地答道:“明白,明白!” “明白就好。”懿贵妃转脸向上问道:“皇后如果没有别的话,就让六额驸下去吧!” “嗯!”皇后想了想说“有一件事,也是要紧的,‘大事’一出,里里外外一定乱糟糟的,大阿哥在外面,怕他们照应不过来,六额驸多费心吧!” 这是景寿办得了的差使,欣然答道:“皇后跟懿贵妃请放心!景寿自会小心伺候。” 等景寿退了出去,皇后与懿贵妃,相对苦笑,她们原来期望着要把景寿收作一个得力帮手,不想他竟是这等一个窝囊废。“亏得你机敏,不叫他插手,不然,准是事成不足,坏事有余!”皇后摇头叹息:“唉,难!” “皇后先沉住气。凡事有我。” 话是这样说,懿贵妃也实在不知道如何才不致于大权旁落?回到自己宫里,倚栏沉思,不知日影过午。忽然,皇帝身边的小太监金环,匆匆奔了进来,就在院子里一站,高声传旨:“万岁爷急召懿贵妃!”说完才跪下请安,又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