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四章 (第7/9页)
我自有道理,反正准教你痛快就是了!” “谢谢大哥!”立山笑嘻嘻地请了个安。 “空口说谢怎么样?”李莲英开玩笑似地答说“‘有宝献宝’,快拿出来吧!我得赶回宫去。” “有,有!”立山一叠连声地答应。 李莲英喜爱“奇技yin巧”之物,立山经常替他预备一些。这天捧出来的是一包西洋玩物,从金发碧眼的西洋春册到会走路的洋娃娃,总计十来件之多,足供他晚来无事,消遣好几个长夜之用。 在归途中,李莲英就替立山想到了一个好缺,但是这个缺亦不是能随便调动的,先得仔细看看,有什么机会能撵掉旧的,才能补上新的。 因此,他这天回宫,只夸赞立山的好处,说他办事实心实意,干练爽利,既有担当,又肯任劳任怨。接着便提到挑个日子,预备上清漪园去实地勘察一番,再画图样进呈。话很多,却始终不露如何给立山调个差,得以直接指挥的意思。 “好啊!”慈禧太后很赞成李莲英去看一看。因为他每次看了什么回来,耳闻目见,讲得清清楚楚,就等于她亲闻目睹一样“你就在这三两天里头,好好去看一看。先画个地形图来。” “奴才就后天去吧!” “后天?”慈禧太后想了一下说:“我本来想后天去看看长春宫搭的戏台,那就改在明天去看。” 长春宫搭戏台是这年兴出来的花样,为的是传召外面的戏班子方便,为此慈禧太后特地移居储秀宫,而长春宫的戏台,限期九月底“报齐”这天是九月二十六,离限期还有四天,依内务府办事的习惯,一定还不曾搭妥当。李莲英本想劝阻,到了限期那天再去看,话都到了口边,灵机一动,将要说的话缩了回去,响亮地答一声:“是!”次日朝罢,传过午膳,慈禧太后向李莲英说道:“绕绕弯儿去!” 她每天饭后,总在殿前殿后走走,其名为“绕弯儿”其实是为了消食。绕弯儿的时候,照例也有一班太监宫女随侍,原以为她只在储秀宫回廊上闲步,那知竟出宫往南直走。李莲英知道她的行踪,抢上两步,招呼一名小太监说:“赶快到长春宫,告诉内务府的官儿,老佛爷驾到,让不相干的人,赶紧回避。” 小太监从间道飞奔而去,一进长春宫便大嚷:“老佛爷驾到,不相干的人赶快出去!” 在场的内务府官员大惊失色,慈禧太后突然驾到,所为何来?堂郎中文铦慌了手脚,一面撵工匠出门,一面找长春宫的太监,预备御座。就在这乱作一团的当儿,慈禧太后出现了。 一踏进来脸色就难看,望着一堆堆乱七八糟的木料麻绳,不断冷笑,对文铦领着内务府的官员,磕头接驾,慈禧太后根本就不理。 “戏台呢?”鸦雀无声中冒出来这么一句,声音冷得象冰,文铦顿时战栗失色。 “老佛爷在问:戏台怎么还没有搭好?” “是,是月底报齐。”文铦嗫嚅着说“今儿是二十七,还有三天的限。” “你听,”慈禧太后转脸对李莲英说:“他还有理呐!” 遇到这种时候,跪在地下的人的穷通祸福,都在李莲英手里,如果他肯善为解释,或者先装模作样地骂在面面,为慈禧太后消一消气,至少大事可以化小。不然,虽是小事,也可以闹大。 李莲英这天是存心要将事情闹大,当时便问文铦说道: “三天就能搭得好了吗?” “能,能!”文铦一叠连声地说“那怕一天一夜,都能搭得起来。” 京里干这一行的,确有这样的本事,李莲英当然也知道,却故意不理会,只冷冷地说道:“既然这么着,又何必非要月底报齐?挑个好日子,早早儿搭好了它,趁老佛爷高兴,就可以传戏,不也是各位老爷们伺候差使的一点儿孝心吗?” 这一说,真如火上加油,慈禧太后厉声叱斥:“他们还知道孝心?都是些死没天良的东西!”说完,掉头就走,走了几步,回头吩咐:“去看,内务府有谁在?” 这是传内务府大臣。恰好只有师曾在,听得这个消息,格外惊心动魄,因为不但他本人职责攸关,而且他的长子文麟现在造办处当郎中,长春宫搭戏台派定六名造办处司员合办,文麟恰是其中之一。 战战兢兢赶到储秀宫,递了绿头牌,却一直不蒙召见,想打听消息,都说不知道。等了一个时辰,小太监出来传知:不召见了。却颁下一张朱谕:“内务府堂郎中文铦暨造办处司员,贻误要差,着即摘去顶戴,并罚银示惩。” 接下来便是罚款的单子,堂郎中五万,造办处司员六人,各罚三万,总计二十三万银子,限十月十一日,也就是万寿正日的第二天交齐。 在被罚的人看,这么一个不能算错处的错处,竟获此严谴,实在不能心服。俗语说的是“打了不罚,罚了不打”如今既摘顶戴,又罚银子,是打了又罚。这从那里说理去?只有一面督促工匠,赶紧将戏台搭成,一面商量着找门路乞恩,宽免罚款。 要想乞恩,先得打听慈禧太后何以如此震怒?这一层文铦比较清楚,因为当时震栗昏瞀,应对失旨,事后细想,却能找出症结,坏在李莲英不肯帮忙。然则,他的不帮忙又是所为何来?想想并没有得罪他啊!何以出此落井下石,砸得人头破血流的毒手? 这个疑团很快地打破了。第二天军机承旨:“内务府堂郎中着立山去。”旨意一传,除却文铦都不觉得意外,因为立山早有能名,而且在“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四条捷径中占了两门。毓庆宫行走是“帝师”;在醇王门下名为“王佐”;出使“洋鬼子”的国度是“鬼使”;在神机营当差便是“神差”四样身分,有一于此,即可春风得意,而况立山既是“王佐”又兼着神机营的差使! 奉宸苑郎中与内务府堂郎中,同样郎中,但就象江苏巡抚与贵州巡抚一样,荣枯大不相同。内务府大臣并无定员,且多有本职,往往与遥领虚衔没有多大分别,内务府的实权多在堂郎中手里,如果干练勤练,圣眷优隆,一下子可以升为二品大员的内务府大臣。所以这一调迁,在立山真是平步青云,当然喜不可言。 而在周旋盈门的贺客之际,他念念不忘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醇王,一个是文铦。醇王犹在其次,文铦的失意,必须立即有所表示。 于是他托词告个罪,从后门溜出去,套车赶到文铦那里。 帖子递进去,听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