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5/8页)

,自觉没有白流。

    懿贵妃到中宫的时刻,照例要比其他妃嫔晚一些,这是三个原因使然,第一,她要表示她在妃嫔中的地位最高。其次,不愿跟丽妃见面,见了丽妃,她心里就会酸酸地不好受。再有就是留在最后,可以跟皇后说说话,一来打听些消息,二来相机进言,以中宫的命令,达成她的意愿。

    这天却是皇后先有事问她,未说之前,先皱了眉头“怎么回事?”开出口来,更知不以为然“说小安子挺放肆的,是不是?”

    懿贵妃一听皇后这话,心里便有气——倒不是对皇后,气的是到皇后面前来搬弄是非的人,但她不肯把这些感觉形之于颜色,只平静而略带亢傲地答道:“我那儿的人,谁也不敢放肆!”

    “那么,怎么说是他顶撞了阿哥呢?”

    懿贵妃笑了,这笑是做作出来的,做作得极象,一看就知道她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得意,然后又用微有所憾的语气答道:“阿哥任性、淘气,小安子也算是个挺机警的人,让他治得哭笑不得。”

    把这重公案当做笑话来谈,皇后便无可再说了,也是付之一笑。

    于是懿贵妃又不经意地问道:“皇后倒是听谁说的呀?”

    皇后老实,不善说假话,随口答道:“是阿哥自己来告诉我的。”她又笑着加了句:“这孩子!”

    懿贵妃也笑笑不响。随后便丢下此事,谈到别的了。只是心里却始终抛不开,小安子一直在说:大阿哥乐意亲近皇后,不是件好事!看来这话倒真的不无见地。

    因此,到了下午,她又到了中宫。皇后爱吃零食,除了御膳房精制的点心以外,也常有专差从京城里送了有名的小吃来,不管东西多少,她一定得留下两份,一份给大阿哥,一份给丽妃所生的大公主。这也是姊弟两人,一到午后便吵着要到皇后那里去的原因之一。

    懿贵妃一到,姊弟俩象个懂事的大孩子似地,站起来迎接,跪安叫“额娘”然后拉着手,又去玩他们的七巧板,懿贵妃便陪着皇后坐在炕上喝茶聊闲天。

    一会儿姊弟俩吵嘴了“怎么啦?怎么啦?”皇后大声地问。

    各人的保母,纷纷跑来拉架。姊弟俩却不理她们,一前一后奔到皇后面前来告诉。

    “阿哥欺侮我!”大公主嘟着小嘴说。

    “谁欺侮你了?”大阿哥拉开嗓子嚷着,显得理直而气壮“你摆不出,赖人。老渔翁少个脑袋,那算什么?”

    皇后一听就乐了“什么‘老渔翁少个脑袋’?”

    “皇额娘,你来看!”

    大阿哥拉着皇后去看他们摆的七巧板,大公主也紧跟着。这种“官司”从开始到此刻,他们都没有理懿贵妃,懿贵妃也插不进一句话去。

    大阿哥和大公主所玩的七巧板,与民间的不同,那是经过他们的嫡亲祖母,宣宗孝全皇后改良过的。孝全皇后从小生长在苏州,对于江南阁阁中的那些玩艺,无不精通,经她改良过的七巧板,其实已不止七块,因此能摆出更多、更复杂的花样。每一种花样都画成图,题上名目,称为“七巧谱”

    姊弟俩比赛着摆“谱”大阿哥摆的一个花样,叫做“月明林下美人来”美人是摆成了,却忘了摆月亮,让大公主捉住了错,大阿哥输了,不肯叫打手心,只说:“该你五下。你输了扯直,赢了一起打!”

    大公主答应了,摆一个大阿哥指定的花样,名为“独钓寒江雪”主要人物就是个老渔翁,摆到完结,少个脑袋。

    皇后让他们姊弟俩拉了来,一看就看出来了:“少一块嘛!”

    果然少一块!少一块半圆形的板子,高挂上方,就是“月亮”斜安在老渔翁身上,就是“脑袋”大公主还未说话,大阿哥却先嚷开了。

    “怎么少一块呢?找,快找!”

    于是宫女、保母一起弯下腰去找,那块半圆形的板子,不过半寸长,体积太小,找起来不容易,人仰马翻地乱了半天,始终未曾找着。

    “算了!”皇后吩咐“不用找了。另外拿一副来给阿哥、公主玩儿。”

    “不行!非找不可。”大阿哥指着大公主说“找不着就算你输!”

    “皇额娘,你看,阿哥不讲理。”

    “好了,好了!”皇后笑着劝架“这一副不算。”

    “那么头一副呢?”大公主问。

    “头一副?算…,算双喜输。来,双喜,让大公主打手心!”

    双喜笑嘻嘻地伸出手来,大公主又不肯打,只扭着身子不依。懿贵妃冷眼旁观,看到大阿哥捣鬼,悄悄走了过来,一伸手握住了他的小拳头,从拳头里取出了那块遍找不得的半圆形板子!

    “没有出息的东西!输了撒赖!”懿贵妃顺手在大阿哥手心上,狠狠打了一下。

    玩儿得很热闹的,一下子因为大阿哥受了责罚,想哭不敢哭的神情,把一屋子的欢笑都赶跑了,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皇后觉得十分无趣,转身回到炕上坐着抽烟袋。双喜向保母们使了个眼色,各人带着大阿哥和大公主跪了安,悄没声息地退出宫去。

    “大阿哥快上学了,也该收收心了。”皇后这么说了一句。

    从第二天起,大阿哥便不能再象平日那样痛快地玩,这样一直到了四月初六,入学的前一天,皇帝特为召见大阿哥的师傅李鸿藻,有所垂询。

    等李鹏藻奏报了大阿哥入学准备的情形,皇帝表示满意。又问:“高宗纯皇帝的圣训,其中有一段关于皇子典学的话,你可记得?”

    “臣谨记在心,不敢忘!”

    “念给我听听。”

    这是有意考“师傅”了,李鸿藻应声:“是!”然后凝神略想一想,用极清朗的声音背诵:“乾隆元年正月二十四日,上谕皇子师傅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朱轼、左都御史福敏、侍朗徐元梦、邵基:‘皇子年齿虽幼,然陶淑涵养之功,必自幼龄始,卿等可殚心教导之。倘不率教,卿等不妨过于严厉。从来设教之道,严有益而宽多损,将来皇子长成自知之也。’”

    “对了!”皇帝点点头“我要告诉你的,也就是这些话,俗语说:‘开口奶要吃得好’,你是大阿哥启蒙的师傅,别辜负我的期望!”

    李鸿藻赶紧免冠碰头,诚惶诚恐地奏答:“臣敢不竭驽骀,上答天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