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结果大结局 (第2/6页)
玩笑:“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讲座。我和吕总虽然相处得很好,但还没有这样的影响力,来让吕总为我的叶山学会撑腰。来日本,答应开讲座,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 “哦?”几人互相看了看,问道:“方面透露下,吕先生的目的么?如果这违反了你的保密协定,还希望你考虑清楚其中的轻重。” “没什么不方便透露的。”吕璇笑着说:“这一次吕总是为了百代诚川的事情来的。在南美那边发生的事情,让吕总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武器化问题非常担忧。数字图腾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供应商,这事关整个行业的形象问题。其他那些欧美企业,本来就都有军工背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可百代诚川,却一直是个民用机器人生产厂商,发生这样的事情,就值得好好了解一下了。” “哦?为什么?”一个吕璇原先没有见过的中年官员发问道。 “因为…”吕璇装作犹豫了一下,说:“因为,百代诚川的机器人,在南美那边的武器化,根据数字图腾研究院的分解测试结果,可能不仅仅是第三方进行的改装,很有可能是原生的武器化设计。” 什么?在场的那些官员们都震惊了。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如果这是真的,那可是超级巨大的事件。可接下来,吕璇说的话更惊人。 “原生设计未必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归根到底,这不过是对机器人的指标设定而已。可百代诚川的计算核心,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是可以通过远程进行修改和控制的。”吕璇解释道:“数字图腾总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边调查了解,一边谈判沟通。希望拿到第一手资料,对这样的情况进行防范,避免出现机器人狂潮这种太恶劣的事件。毕竟,百代诚川由于其产品特性…市场保有量太高了。” 吕璇坦率地承认,他带来的这批人里,就有进行调查的先遣人员。 这下子,皮球可就踢到了自卫队方面。这种事件,也不是几个技术和情报官僚能够左右的,层层上报,一直达到了日本首相这个层级,才算是有了定论:对于百代诚川,自卫队情报部平行进行同样类型的调查,对数字图腾的调查行动,不阻挠、不干涉、不支持、不合作…但希望通过谈判手段,和数字图腾达成部分情报共享。自卫队方面很明白,由于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不够深入,他们必然会错过很多关键问题。要和数字图腾合作?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一定程度上的情报交换,却是可以商量的。 吕璇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为数字图腾的调查工作扫平了最麻烦的障碍。没有专门的情报机关的阻挠,吕璇才不相信百代诚川的人能够阻止他们的调查活动呢。 百代诚川在全球范围只有三个总装厂,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澳大利亚,一个在札幌。机器人这类产品技术含量很高,和以前那些数码产品不同,不太可能把生产基地放到东南亚的那些国家去。放到中国去?如果百代诚川真的只是生产那些功能简单的机器人,他们还真不介意那个,在机器人技术上,数字图腾早就甩开了所有其他生产厂家不知道几条街了,压根用不着刺探百代诚川的技术。百代诚川最引以为豪的是机器人的触感和使用感受,可这些,对于数字图腾来说,真是不屑为之。但现在,百代诚川显然有着自己的小秘密,在日本,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去掩盖,在美国,在商言商,没事情没有人会找他们麻烦,在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他们哪怕直接明着制造军火都不见的很快就有人知道。 “百代诚川的三大总装厂都采用组件和材料外包,总装、程序录入、调试等流程,全部在三大总装厂进行。日本总部的总装厂规模最大,流程管理最为严格,也是他们进行产品设计、程序编制、动作形态汇编的唯一地点。”手下的调查员平静地向吕璇汇报这些基本信息:“机器人的研究成本很高,但功能之类的设置却又很隐晦。百代诚川的那些机器人,虽然我们的技术部门推断是原生的武器化设计,但从表面上看,原有的那些…呃…功能,其实都非常完整。腔体设计等等也都和原先几代产品并没有太大区别,就是材料和功能模块有一些其他内容罢了。如果不是有所怀疑,哪怕他们批量生产的就都是在南美那边碰到的武器化的机器人,外表上,测试上也不会看出来。所以,我们判断,百代诚川没有必要为了一部分武器化订单,秘密建造一个生产基地,并且建立一个隐秘的物流体系,那样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吕璇想了想说:“也就是说,其实对百代诚川进行调查,是基于那些机器人是百代诚川的原生武器化设计,而非别人的私下改装,是这样吗?” 调查员笑了笑说:“是的。机器人里灌录的程序经过技术人员破解,觉得编制程序的人对百代诚川的产品了解非常深刻,程序的风格和百代诚川一贯的程序风格比较类似。虽然不能判断就是同一个团队的作品,但绝不可能是对百代诚川的内部流程一无所知的人干的。这是翟总的判断。另外,战斗牵涉到许许多多的动态捕捉,使其行动能够自然流畅,这些比程序本身更复杂,需要一个设备齐全的研究中心。要建立这么个研究中心,要花多少钱,您比我清楚。” 吕璇笑了笑。很少有人能够在科研方便比他们一家更奢侈的了。数字图腾总部研究所自然有着全世界最为先进和周全的研究体系,在东山堡,吕家自己又建了个,设备更新上甚至有时候会比研究中心那边更快。研究中心的设备更替,还要考虑成本,考虑到是不是真的需要,有多需要,哪怕决定要买或者要建造,也要经过公司内部的流程。可吕家决定要买什么,只需要吕振羽夫妇,吕璇,吕莳他们几个签字就可以了。吕家,显然是不会缺钱的。 他们的研究系统,用来补充和丰富总部的研究,用来帮助吕璇、吕莳在运动领域的提高,也用于测试岳羽、青青、达摩、陈椴、阿翔以及郑时文这几个羽族每次更新硬体或者是调整过程序之后的表现。吕璇很清楚,这样一整套的研究体系到底要花多少钱。 调查员看到自己的目的达到,立刻乘热打铁地建议道:“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