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市委书记的男秘书_第二十一章纠风宣传部该做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纠风宣传部该做什么 (第5/6页)

你谈你谈,今天咱们就是研究工作,不要有什么顾虑。”潘部长道:“那我就斗胆了——我感觉,冯小林和刘梅都不应该报道。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是在孙海『潮』死了以后,武大维被双规,组织上正调查他们的这个节骨眼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这就受到局限了。什么局限呢?就是反面典型的局限。因为,只要一报道冯小林和刘梅,必然要写出事实背景,什么背景呢?就是武大维和孙海『潮』搞**的背景。这怎么行呢?咱平川那么多干部,天天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地干工作都没人宣传,而武大维和孙海『潮』出了问题反倒大张旗鼓宣传起来了,你们想想,合适吗?揭『露』**,弄不好就变成了张扬,让不会的也学会了。咱们平川的主流、主旋律是什么?武大维和孙海『潮』能代表平川市的主流和主旋律吗?不能!那么,连带出现的冯小林和刘梅的事迹,只要一报道,就让人感到我们平川光剩问题了,而且一个好人竟然牺牲了,另一个好人也险些牺牲,是不是这个世界太灰了?老百姓看了这种报道会鼓劲吗?会有多大副作用你们考虑过吗?”

    潘部长似乎打了翻身仗。把丁『露』贞刚才揶揄他的话,整个来一个大翻盘。他抓住副作用问题将丁『露』贞和我的意见整个否了。而且似乎说得有理有据,不容置疑。

    但丁『露』贞就是丁『露』贞。她如果想干什么事,就非干不可。而且“方向一明干劲大,经验不足办法多”她说:“报道一定要搞。潘部长,你既然提出副作用问题,那么,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你用最短的时间想出克服和避免副作用的办法!为什么非要报道不可呢?因为,现在咱们是信息社会,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冯小林和刘梅的事迹如果不从正面报道,各种小道消息就会迅速地四处流传。网上有可能传出各种版本的帖子。大家都知道,小道消息一传起来就必然走样,那时候,我们的英雄就有可能变成狗熊——人们至少会问:一个堂堂的刑警怎么会死在一个流氓手里?是不是太无能了?那刘梅被关在地下室竟然一关就是三天,自己丝毫没有反抗,只会在墙上写诗,而且我们的刑警愣是找不着他们?这不也是白吃饱吗?像这些难听的话,都会流传起来。而那些走样的小道消息会产生一个更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平川市简直暗无天日。那还得了吗?不是把我们所有的工作全掩盖了,全否掉了?人言可畏这话是一点不错的。那时候,我们平川市是个什么形象?我这个市委书记又是什么形象?老百姓必然会骂:那个丁『露』贞天天坐在市委机关是不是白吃饱,不作为啊?不是我这个人害怕挨骂,而是我挨不起。我挨骂,意味着整个市委机关挨骂。因为我是一把手,是大家的代表。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讲,矫正平川市老百姓的视听,还事物一个本来面目,我这个市委书记都当仁不让!我没法让!我没权力让!我让了,就是对党对国家的渎职!潘部长,你想想看,我说的是危言耸听,还是合情合理?”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根本没有回旋余地了。潘部长固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丁『露』贞是市委书记,是平川市的最高领导,潘部长即使保留意见,该执行还是要执行。潘部长本身就是笔杆子出身,回去以后,就亲自起草了一份报道冯小林和刘梅事迹的工作安排,起草了一份树立冯小林为“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的工作计划,然后给丁『露』贞送来过目。丁『露』贞见此,便立即让我打电话通知各位常委,撂下手里的工作,立马来开常委会。“山雨欲来风满楼”常委们除了潘部长都是老同志,都阅历丰富,见识不凡,感觉到自从孙海『潮』死了以后,憋了好几天了,丁『露』贞都不动声『色』,既不表态,也不开会,却原来在酝酿情绪酝酿方案,一场大教育,大学习,大对照检查乃至大清理即将开始,岂有不同意开会的?谁敢?

    但丁『露』贞引而不发,对宣传部的方案并没有提出更深入的意见。她不提,并不意味着别人不提。她与孙海『潮』、武大维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别人未必也有。而且,截止目前,市委常委们还都不知道她与那两个人有关系,因此,他们没有投鼠忌器的顾虑。于是,副书记首先将丁『露』贞本来想说的话捅了出来:“我感觉,在当前形势下,市委宣传部要做的工作不光是写两篇报道树一个典型,而是应该开展一场深入持久的思想教育。现在孙海『潮』和武大维的问题还在调查之中,他们的问题属于什么『性』质还很难说,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无所作为,只等着省纪委调查组出结果,那就太麻木太被动了!我们应该开展反腐教育,这是任何人都会赞成的!我们要把教育搞得比‘三讲’还认真,比‘保先教育’还正规。在各级机关营造出一种反腐倡廉的气氛来!宣传部要出文件出教材,组织辅导报告,组织市公安局宣讲冯小林的先进事迹。反面文章正面做,我们宣扬好的,就是鞭挞坏的。大家说说,是不是这样?”

    副书记的话,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于是,常委们纷纷献计献策,人人都敞开心扉讲廉政。我坐在一边做记录,感觉这次常委会为宣传部的工作定了调子,指明了方向。而导演,无疑就是丁『露』贞。潘部长在整个会议上一言不发,只是记录。想必心里仍然打着小算盘。但党内纪律却不管你打不打小算盘:你可以保留个人意见,而一旦形成决议,你就必须执行。

    可能是潘部长感觉到自己有些被动,本部门的工作被大家指指点点,而自己这个当家人却拿不出什么更高明的见解,显然是失职了。于是,他在大家都谈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提出了另外的意见,而且同样让大家耳目一新,引起共鸣。他是这么说的:“各位领导,谢谢大家对宣传部工作的指导!”说着就站起来向大家鞠了一躬,然后再坐下。因为他最年轻,属于小辈儿,所以大家对他这个举动并不反感,都眼巴巴看着他。只听他说:“我有个不成熟的意见,就是要在日报和晚报两家开展‘如何摆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的大讨论。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