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省长_第五章:记者紧盯矿难就能发大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记者紧盯矿难就能发大财 (第5/5页)

说,小煤窑和黑口子都是层层转包,出小事就赔点钱,出大事就一走了之,到时候你连人都找不到!”

    “现在咱们省里不是把年产五十万吨以下的煤矿都停了吗?”

    “咳,咱省里的文章是这么规定的,可是在实际cao作中,你今天封了他井口,你一走他照样挖;说实话,这里面牵扯着很多地方官的个人利益,很多人早就让人家搞定啦!”

    “那你估计全省这类的小煤窑和黑口子能有多少?”

    “我保守估计,最少有四五千!”

    姜军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情况有这么严重。姜军知道,如果这次行动不彻底的话,这四五千个小煤窑和黑口子随时都会变成不安全隐患。这就像随时都会爆炸的四五千个定时炸弹。姜军表面还是谈笑风生的样子,他说:“那年产五十万吨以上的煤矿,他们的安全生产情况是不是好点?”

    “别提啦!”赵新民喝了口水,说“姜省长,今天可不是我挑事儿,现在‘矿难’之所以频繁爆发,就是省里上次‘煤改’闹的!”

    “上次‘煤改’闹的?”姜军假装什么也不知道,他故意问。

    “上次省里搞煤老板身份合法化,就是允许煤老板向省里交纳其所承包煤矿煤炭总储量的资源价款,省里就允许煤老板将这个矿总储量的煤挖完;结果这个方案导致现在全省的煤矿就像二踢脚一样,说爆炸就爆炸。”

    “是吗?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姜军问。

    “上次省里‘煤改’的想法是好的,可是这些煤老板他可不会按照你的想法执行;就说这核定煤矿总储量来说吧,过去煤老板不关心这个事儿,可是现在这一核定,煤老板变着法儿的把储量弄低了,这样在交纳资源价款的时候就能少交一大笔钱;煤老板少交纳一大笔钱,那国家就要损失一大笔钱;抛开这个损失不说,煤老板为了取得这个合法开采的身份,七拼八凑把一部分资源价款交了,他哪还有钱再购买安全生产设备?所以,我说现在‘矿难’集中爆发就是上次‘煤改’闹的。”

    姜军觉得赵新民这个煤炭工业厅厅长还真不是白给的,他还真和自己想到一块儿了,看来赵新民还是琢磨这个事啦。姜军说:“新民,既然你明白这里面的利弊,那上次‘煤改’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把你的想法提出来呢?”

    赵新民苦笑了一下,说:“姜省长,我明白管什么用,您别忘了,我就是个小厅长,我上边那不是还有分管的领导吗?分管领导上面不是还有大领导吗?他们不懂,我要是敢提出反对意见,那我这个厅长也就快下课啦!所以我也懒得说。”

    “不可能吧?”姜军问“难道是陈副省长不支持你?”赵新民见姜军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赶紧解释说:“不是陈副省长不支持;那时候陈副省长还不是副省长,是他的前任。”

    “哦,”姜军知道赵新民说的这个人,这个人口碑确实不怎么样。姜军还是想知道赵新民关于治理“矿难”的想法是否和自己想的一样,他说:“新民,你觉得这‘矿难’究竟怎么样才能治住呢?”

    “您真想知道?”赵新民笑了笑,说:“我看还是算了吧,如果我说了,估计全省没几个人会支持我这个方案的,而且您也不会支持。”

    “你还没说呢,怎么就知道我不支持呢?”

    “您真想知道?”

    “当然啦,要不我找你来干吗呢?”

    姜军是老煤矿,他又当省煤炭工业厅厅长这么多年,你要说赵新民对治理“矿难”没有自己的想法,恐怕谁也不相信,只是陈志刚的前任是位外行,赵新民也不愿意和他叨叨。今天姜军这么问,赵新民可算找到个倾诉对象啦,他说:“从根本上彻底治理‘矿难’实际并不难,主要有三条:第一,购置最先进的采掘设备;第二,购置最先进的安全监督和防御设备;第三,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去执行。”

    姜军觉得这就是内行和外行的区别,虽然赵新民说的这几条看上去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新意,可是姜军知道,世界上的每一起“矿难”都是可以避免的,遇难的每一位矿工原本都可以和我们一样,与他们的家人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无论是谁,无论以什么样的理由,为“矿难”狡辩都应该受到谴责,都应该打入十八层地狱。姜军说:“关键是这些想法如何实施?如何形成执行力?”

    赵新民说:“姜省长,如何实施和执行力与政府治理‘矿难’的决心是成正比的!”

    “哦。”姜军觉得赵新民这是话里有话,他问“难道你怀疑政府治理‘矿难’的决心?”

    “不是我怀疑。”赵新民说“山海省委、省政府每任领导都曾下决心治理‘矿难’,如果从根本上要治理‘矿难’,可是哪任办到了?所以我说您要是没有‘遗臭万年’的决心,也就别提从根本上彻底治理‘矿难’。”

    “遗臭万年?”姜军笑了,他说“有这么严重吗?”赵新民也笑了,说:“要下大决心从根本上治理‘矿难’,那就必须要得罪一大批煤老板以及他们背后的各种势力;现在的煤老板,个个手眼通天,黑的白的一起招呼,你还没治理他呢,他先把你给治理了;我这么说绝不是危言耸听,我是让您有个心理准备,真的!”

    “新民,能说说你打算怎么执行,我好有个心理准备。”

    赵新民说:“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杜绝‘矿难’,首先必须进行产业整合,政府应该重点扶持几个国有的煤业集团,把政策和资金都向几大集团倾斜;全省年产一百五十万吨以下的煤矿在下一年度不再给予年审,然后由几大煤业集团出面收购;进行完这次史无前例的煤矿大革命之后,对几大煤业集团进行全面产业升级;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前面说的那三条就有可能逐步实现,这样全省‘矿难’就能大幅度下降!”

    “你是说年产一百五十万吨以下的煤矿全部被收购?那这个动作会不会太大了?”虽然赵新民的整体想法和姜军想的一样,但是,赵新民提出的产业整合步伐显然要比姜军预想的大得多;如果把一百五十万吨以下的煤矿全让几大煤业集团收购了,那全省就剩不下几家民营煤矿啦,那全省的煤老板就会联合起来“造反”的,由此引发的后果也许不堪设想。姜军显然还没有这个心理准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