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回绝顶夜栖兵书峡水气沉冥风雨 (第7/18页)
,全不知道,岂不是糟?知道当时一问必露马脚,便装心烦不再开口,行至途中再打主意探询。 黑摩勒见他气闷,知其依恋自己,不舍离开,心虽怜爱,无如事大凶险,不是儿戏,只得安慰他道:“你不要难过,你现在本领不济,随我犯此奇险必致两误。这次如非老贼自来生事,双方已将短兵相接,恰巧七指凶僧和所派几起爪牙全数伏诛,无一漏网。师祖想在老贼未得确信以前,将计就计,往探虚实,就便把那盛宝珠的玉匣盗来,给老贼送上一个警号。如以前些日,便我不奉师长之命,也不敢如此冒失。乖乖回山,照我所传用功,只要稍有成就,定必把你带在身旁历练,不会离开了。与其行动牵累,见人就躲,吃亏受气,还给我添麻烦,何如学成本领,从此游行自在,无人敢欺,我还多个得力帮手呢?” 铁牛也觉师言有理,心终不舍,方答:“徒儿遵命。”忽听-的一声,宛如龙吟,一道寒光起处,那口灵辰剑忽然无故自呜,出匣数寸。黑摩勒近在黄山得了剑诀真传,虽是初学,尚难由心运用,但已深悉微妙,知道匣中神物不会化去,照此情势,前途必有警兆,忙将剑柄按还匣内,不令铁牛取视。四顾暮霭苍茫,云雾满山,并无人影,因知铁牛年幼好奇,匆匆见面便同起身,好些活没顾得说,便把剑的来历和到手经过(事详《云海争奇记》)略为告知,重又起身上路。虽有剑鸣出匣之警,艺高胆大,以为应在芙蓉坪之行,并未十分在意。 走出不远,云雾越浓,四山一片白茫茫。大半轮初升起的明月,浮沉云海之中,时隐时现,宛如一个大白玉球,跳掷涌现于万顷银涛之上。光影变幻,明晦无定,映得那些蒸腾浮涌的白云齐幻霞辉,云海上平添了许多冰绡雾毅,光景却又不甚明亮。天风过处,云涛齐飞,聚散起干重纨绮,更是奇绝。二人方自停步赞妙,忽又一阵风过,波涛浩瀚,越发汹涌。就这转盼凝望之间,白月浸波,银赡匿影,眼前倏地一暗,全身已被云涛包没,只觉光景迷茫,头脸身上全是湿阴阴的,什么也看不见。 黑摩勒忽然想起,云未大起时,曾见当地乃是一条窄斜陡峭的岭脊,两边均是绝壑,削壁千寻,下临无地,形势奇险。这大云雾,如何走法?好在山风尚大,不久必要云开月现,重见光明,忙令铁牛小心,试寻山石,查探好了附近形势,一同坐下,想等云散再走。 谁知那云越来越浓,先还有风,云层时被风吹散,刚把上半身露出,有了一点指望,后面的云又似雪狼山崩,狂涌而来,全身重又沉埋云涛之中。过了些时,风势忽止,眼前暗影沉沉,伸手不能辨指,走是没法再走。通身阴凉湿润,冷还好受,那水湿之气却是难耐,遇到云雾最浓之时,连气都透不转,实在闷人。 铁牛忍不住喊道:“师父!我见云和棉絮一样,白得爱人,只说是好东西,先前月亮浮在云上,好似一口刚开锅的大蒸笼,当中涌起一个银球,又像好多层细纱裹住一个玉盘,何等好看!想不到被它包住,这等潮湿气闷,我身上衣服全都湿了,坐在云里真个难受。师父不说那口宝剑还有尾巴能够照亮么?何不取出试它一下?如能照路,寻一较高之处,坐上一会,岂不好些?” 黑摩勒一则心疼铁牛,又想这里荒山危崖,形势险僻,决无人迹往来,况在夜间,这么浓厚的云雾,就将宝剑拔出,不会被人发现。再说此剑已蒙娄师允许长日佩用,不过剑术还未练成,命我小心,不许无故炫露而已,以后还要仗以御敌,也怕不了许多。云中枯坐,委实阴湿气闷,不如取剑一试,真能照路,破云前进,索性起身也好。心念才动,忽又想起行时匆忙,又当刚吃完了酒饭之际,身边忘带干粮食物,前途尚远,所经多是深山僻境,难见人家,何处寻找食物?自己还好,铁牛夜来非饿不可。这一发急,更想早点冲出云层,到了无云之处好打主意。方喊:“徒儿莫心焦,等我拔剑试试!”猛觉身上一冷,寒气逼人,通体皆湿,好似整个身子浸在水里,五官七窍几被堵住。耳听铁牛急喊:“师父,云中有水!”知道大量湿云已然化雨,再待下去更难忍耐,忙伸左手拉住铁牛,口呼:“徒儿留神脚底,随我前行!试好实地再走,把气提住。万一失足不可心慌,有我拉住你,决无他虑…”话未说完,右手剑已拔出,初意剑上芒尾光华甚强,黑夜行走,虽能仗以辨路,云中却未试过,岭脊又窄,云雾浓厚,必须试准实地才能前进,左手还拉着铁牛一个累赘,事情定非容易;谁知手中剑刚一挥动,寒光映照之处,不特环身丈许方圆景物毕现,身外云层也被荡开。只见烟纨片片,随同寒光冲荡之间四下纷飞,五光十色幻为丽彩,美观已极。铁牛想不到师父宝剑如此奇妙,不禁脱口欢呼,连声赞好。 黑摩勒借着剑光映照,瞥见铁牛周身水湿,好生怜惜,恐其受凉,一面拉手同行,口中埋怨道:“叫你不来,你偏要来。此时周身湿透,你又没带什么衣服,小小年纪受冻生病怎好?”铁牛笑道:“师父莫担心,这算什么,当我未遇师父时,父母双亡,被恶人强迫为奴,日受老少畜生打骂凌辱。一年到头,寒不得衣,饥不得食,大雪寒天,只穿一件破夹衣,还要为老贼砍柴挑水。冻饿常事,不遭毒打,就是好的,哪有这等自由自在?上月觉着师父所传武功我已学会,因师父老不来,想起前仇,借了人一口刀,欲往恶霸家中杀他报仇。刚一出门,忽想起我不是受他虐待,有吃有穿,不过和寻常人家小孩一样,怎会得到师父恩怜将我带走?幸而仗他成全,才有今日。恶人自有恶报,我已因祸得福,只不再受他欺,理他作什?念头一转,正往回走。借我刀的人是个瘦长穷汉,本不相识,听我说起恶霸发恨,问我想报仇不,我说想报,约我次日松林相见,借了我一把刀,并还指点道路。间他姓名不说。我因当地的人都和师父交好,提起就夸,那人虽未见过,只当师父的朋友。因爱那刀又细又长,能硬能软,可以连皮套束在腰上当裤带,用起来一抖就直,像个两面开口寸多宽的钢条,照师父所传猿公剑法演习,最是合手,又快得出奇,但不甚亮。先只说借,必须还人,归途心想师父给我的钱,多半送与山中苦人,那人也许肯卖,偏巧师父不在,手中无钱,只好还他。如肯赊我,有多好呢!正在自言自语,想寻他还刀,那人忽在身后出现。说我心性纯厚,情愿卖我,但要师父代还刀价,也不说是多少。我知师父大方,又是一口好刀,一说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