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绝地赌注 (第3/3页)
那我们可就要错过了大好良机了。我认为首先高顺部缺少粮草这是绝对可kao的。大军行动,最多带足半月之粮,而现在已过十多日了,而且据说为了收买人心,高顺还在上郡城内给羌胡百姓发放过粮草。还有颜良乃是文丑的生死之交,当初颜良肯归顺李海,主要是因为文丑在那里,颜良归顺李海之后。一直未被李海所重用和信任过,从未派上过中原战场,颜良对此肯定很压郁,现在文丑已忘,颜良连唯一地一位知己也没有了,肯定有情绪。再说颜良武艺高超,真要和高顺闹开了,高顺也不一定是他对手。更重要的是我相信高顺还不知道我们的藏身之处,以为我们还在高奴一带。我们和高顺这一仗迟早都是要打的,论武器装备,现在我们也不差于他们多少,论军士的战斗力,我们更是比他现在率领的袁绍旧部要强,要是等他粮草充足了,做好了准备再去硬拼。我们就是获胜。也将会是伤亡惨重。前次袭击文丑,军师不是成竹在胸吗?这次怎么反而犹豫起来了” 董昭听完后沉思了一会笑道。“少将军果然睿智,分析的很有道理,方才在下所言,只是一种担心,并没有说不行动,要知道我们的目地不是和高顺拼命,我们只要将他们赶出这里就是胜利,要知道我们匈奴兵虽然英勇善战,但是和汉军我们拼实力我们没这个本钱,中原地大物博,精兵强将无数,就算我们能全歼得了高顺,中原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军队掉来前线,而我们要是阵亡了这些战士,可就再难聚集实力了。既然少将军运筹帷幄,心意已决,属定还有什么说的,定当倾力相助就是了” 董昭为什么这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呢,说起来正是因为对手是高顺,在董昭看来,高顺一向是以勇猛攻坚成名,比如令支战高览,南阳血战曹仁,打的都是攻坚的恶仗,论计谋好象倒没听说过。如果这次在上郡地是周瑜或者郭嘉,那董昭觉得自己将毫无办法,只有想法子逃命了。董昭这个人在三国史上也算小有名气,他本是袁绍的部下,袁绍被李海击败后,董昭可能因为名气不大,并没有被李海所录用,于是董昭便在上党一带过上百姓的生活了,后来被求学的刘豹结识重用,所以他跑到匈奴人阵营里来了。 刘豹见董昭同意了自己的观点很是高兴,他连忙说道“现在在我们面前有两个机会,一是攻击南下的颜良部,象上次一样得手后我们迅速退回清涧,另一个就是攻击前去运粮的汉军,这支汉军只有五千人,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军师认为我们对拿一个开刀” 董昭说道“既然要打,我认为两个都不放过,但是要主次分明,首先我们攻击南下的颜良部这只能是一个幌子,颜良去了高奴,找不到我们,在高顺的催促下,必然回撤上郡,我们可以命令军士带足五日的粮草,再在半路给颜良来个伏击,我们不一定要全歼他们,只要让高顺觉得我们还在上郡南面就可以了。高顺知道后必然挥军南下救援,我们则迅速地从战场回撤,避开高顺南下地汉军,然后回到上郡城外等候运送粮草的汉军回上郡,这样地话这些运送粮草的汉军就没人可救得了了,我们不但要歼灭这五千汉军,还要将他们的粮草留下。这才是我们本次最主要的目的,没有了粮草,高顺不用我们去打也会饿他个半死,到时候就算中原军再锐利,再彪悍,也一样将成我们的案板上的rou。要是高顺按兵不动的话,那我们就全力歼灭颜良部,彻底的孤立高顺” 帝国二年六月中旬,刘豹留下两万手下看守根基和粮草,然后率领着三万精锐骑兵向高奴而去,这次他的目标是颜良率领的一万汉军。而就在刘豹率兵离开的同时,隐蔽在谷堆四周监视刘豹的帝国军侦察兵也起身反回上郡城。高顺得到消息,立即召集颜良和林浩进行 作战布置。要说颜良和林浩不是离开上郡了吗?那他们怎么现在又回来了呢?原来这一切都是高顺做给城内的匈奴jian细看的,当颜良和林浩离开上郡后,朝着各自的方向走了那么几十里,天黑之后立即掉转头,在半夜的时候又开回了城,同时高顺命令封锁城门,禁止任何人进出,并且全城戒严,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抓捕关押。让在城内的匈奴jian无法动弹。然后静待刘豹的动静。现在得到刘豹出动的消息,高顺立即按照先前拟订好的作战计划进行分配任务,留下林浩率领五千人马守卫城池,其余的两万五千军士全部出动。 第二天的深夜,留守在谷堆的匈奴军在突然遭到袭击,营帐之内火光冲天,数万的帝国军突然杀到,前面是高顺,后面是颜良。两军夹击,冲杀进了匈奴的营帐。他们首先烧掉了马棚,杀死或赶跑关在里面的战马。然后对毫无防备正在熟睡的匈奴人展开杀戮。遇到这突然的袭击,匈奴士兵个个惊慌失措抱头鼠窜,没有了战马的匈奴骑兵被汉军杀的是死伤惨重,只有为数不的一部分军士保着董昭猖狂逃窜而去。 【…第五卷第十六章绝地赌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