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零陵 (第6/6页)
不让开,低头道:“臣奉命行事,皇后恕罪。” 窦皇后看着他,面色微寒。 “我且问你。”她缓缓道:“陛下何时下的令?” 中郎将一愣,片刻,答道:“就在一个时辰前。” “一个时辰前?”窦皇后目光明亮,片刻,朝不远处瞥去。通往侧门的宫道那边,一乘步撵正在远去。 “我道是哪个‘陛下’!”窦皇后低低冷笑一声,不再理会他,回身走上凤驾。 “来,吃这个。”乐安宫中,太后看着眼前的男童,疲倦的面上露出笑意,拿起一只精致的甜糕递给他。 男童望着她,一脸畏缩,将目光瞥向身旁的乳母。 乳母也笑容满面,神色间却带着紧张,急切道:“太后赐的,殿下快受下。” 男童目光懵懂,看看太后,又看看那甜糕,目光一亮,伸手接过来。 “快拜谢。”乳母忙提醒道。 男童却不理睬,只盯着甜糕,一把塞进嘴里,把嘴撑得鼓鼓囊囊,几乎包不住。 “这…”乳母又是尴尬又是惧怕,忙向太后下跪稽首:“殿下教养不周,臣妇之过!” 太后看着仍一个劲嚼食的男童,唇角微微勾了勾,移开目光。 “秩这般,老妇亦是知晓,尔何过之有。”她淡淡道。 乳母闻得此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又谢罪一番方才起来。 “秩有八岁了吧?”太后缓声问道。 乳母恭敬答道:“正是,入秋时,殿下正满八岁。” 太后颔首,看看王秩。 这是皇帝唯一的儿子,是当年他做太子的时候,一名侍婢生下的。这孩子还不满两岁的时候,生母因过触怒窦妃,杖责而死。此后不久,王秩也得了一场大病,几乎不治,好容易救回,却从此浑浑噩噩,迟钝不堪。 皇帝对此子教养尚算耐心,却并不甚喜,在北宫给他辟下一片宫室,由乳母等人侍奉生活。 “我见秩留在北宫,上下难免疏忽,终不是长久之计。”太后饮下一口茶,对乳母道:“昨日我已同陛下说过,让秩随我住在乐安宫,习业教养亦是方便。” 乳母唯唯诺诺,答应不迭。 王秩听到太后这话,却睁大眼睛,嘟着嘴来向乳母嚷道:“我不留在此处,我那促织还在北宫…” 话未说完,乳母瞪着眼,往他腰后拧一把。 王秩吃痛,大哭起来。 乳母难堪不已,看向太后,脊背上不住冒起冷汗,支支唔唔地说:“这…殿下…” 太后却神色淡然,挥挥手:“下去吧。” 乳母再告罪连连,忙拉着王秩退下。 王宓眼圈上浮着青黑,匆匆进了乐安宫。还未到堂上,就见一名妇人扯着一个哭哭啼啼的男童从里面走出来。 看到王宓,妇人忙下拜行礼:“见过长公主。”说着,拉拉男童的袖子,低声道:“快说见过姑母。” 男童却只顾张着嘴巴哭,抹得满脸鼻涕眼泪,谁也不理。 “是秩?”王宓见男童有几分眼熟,想了一会,向妇人问道。 “正是。”妇人低声答道。 王宓颔首,看看王秩,又瞥向堂上,眉间浮起一丝疑惑。 “下去吧。”她淡淡道,说罢,转身朝殿内走去。 室中,光照不甚明亮。安神的香气在铜炉中缓缓沁出,漾满四周。太后躺在榻上,身下靠着厚厚的锦被,闭目养神。 听到细微的脚步声,太后睁开眼睛,微微侧头,只见王宓走了进来。 “母后。”王宓上前行礼道。 太后略一颔首,支撑着从榻上坐起。 王宓上前帮忙,将她搀扶。 “你皇兄如何了?”太后坐稳,向王宓问道。 王宓神色黯下,低低道:“仍是盗汗昏迷,还未醒来。” 太后没有说话。 王宓将一件外衣披在她身上,道:“我方才看到秩出去,母后见了他?” 太后伸伸手臂关节,应了声:“嗯。”王宓看看她:“为何?” “还能为何?”太后眼睛半闭,轻叹口气:“你皇兄这般状况,若真有万一,总要有个应对。”说着,她唇边浮起一丝冷笑:“我不动手,难道还等别人占先?” 王宓目光定住。 大舟一路顺风而下,傍晚时分,即靠上零陵江畔。 舟子点起火把,将桥板架起。 “零陵已至,某送女君至此处,还望保重。”舷边,谢臻向蔡缨缓声道。 蔡缨望向暮色中的零陵城池,缓缓地深吸口气。 片刻,她收回目光,向谢臻一礼:“一路承蒙使君关照,缨感激在怀。”说罢,从怀中拿出一张纸片,递给谢臻:“此物,缨亦遵家父所嘱,交与使君。” 谢臻接过,将那纸片展开。 傍晚的光照下,只见上面白白净净,如绢面般整洁。 谢臻诧异,将纸片翻覆再看,仍是空白,并无半点墨迹。 “蔡丞相所嘱,就是此物?”谢臻皱眉看向蔡缨。 “正是。”蔡缨答道。 马朱立在一旁,见此情形,冷笑道:“莫不是蔡丞相妙计,让我家公子白送女君来此。” 蔡缨闻言,怒视向他:“我父亲为人坦荡,从不讹诈他人!” 马朱“哼”一声,正欲再言,忽然听谢臻一声低喝:“收声。” 二人看去,只见谢臻看着那白纸,在阴翳暮色中,神色不辨。 忽然,他看向一旁的火把,将白纸向火中伸去。 “你这是做甚?!”蔡缨一声惊呼,忙上前阻止,手还未到,却被谢臻格住。 “勿躁,且看。”谢臻微笑道。 蔡缨抬头,顿时愣住。 那白纸张在火把前,金黄的光芒在背面透来,几道淡淡的线条在纸上渐渐显现。 “有字?”马朱亦是惊讶。 看向谢臻,却见他紧盯着纸上渐渐加深的线迹,面上的笑意消失,目光犀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