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第2/3页)
静的,先看过联名书后,他并没有急着联名,先是问来人道“说来各地举子多了去,难不成别处也如咱们蜀中这般联名上书?再者,咱们现在无官无爵,就算联名,谁又能替咱们上书呢?” 来人姓吕,单名一个秋字,吕秋年过而立,仍是满腔热血,满腹不平,‘激’动的难已自抑,道“前天一日,监察司便抓了二百五十一名举子!那些举子有什么错,无非就是心直口快,但有不平,直抒‘胸’臆而已!若说说话便抓人去监察司,而今以后,还有谁人敢言!墨山啊,咱们也不只是为了这些被抓入狱的举子,更是为了咱们自己,为了咱们东穆国的千秋万代啊!”种种忧国忧民之悲怆,难以言喻。 夏文想着,若是能为搭救举子出一份力,他也不会吝惜,可他问了两件事,吕秋一件都没说,反是感叹了这么一番大空话,夏文倒不知说什么好了。 夏文冯殷没说话,倒是一道来的刘崇颇为吕秋的情绪感染,刘崇‘激’动道“吕兄所言极是!监察司抓人一事,委实令人气愤,若今日不言,怕将来再抓的就是你我了!联名书在哪儿,我签!”刘崇取了笔墨便要在联名书上添了自己的名字。 夏文劝道“刘兄还是且再思量一二方好,朝廷之事,纵使监察司有冤案,也该按规矩向刑部申冤,这般联名,不大妥当。” 刘崇正‘色’道“墨山兄,我们联名就是向朝廷申诉冤情了。”夏文,字墨山。 夏文道“申诉冤情该写的是状子,这算是什么,通篇说监察司的不是,说监察司冤了朝中官员,冤了城中举子。先不说举子的事,先时监察司办的官员的案子与咱们有甚相干,你我又怎能知其中内情,那些说不定都是御裁的,你们说是冤枉,难道说陛下是错的不成!就算说监察司的好坏,也该就事论事,怎能带有偏狭之心,难道监察司所做诸事都是错?还是说监察司本身就是错的?我们不过是来‘春’闱的举人,对国家大事知之甚少,万不该出此轻浮言词,失了你我的本分!”夏文是打过官司的人,他哪怕不了解官场,也知官场不似同乡想的这般简单。他们不过是来‘春’闱的人,何苦掺和到这些政治争斗,白白坏了心志,做了牺牲。 夏文当真是一片好心,那吕秋却是愤怒至极,高声道“凤武皇帝都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我习得圣贤文章,安能不以天下为己任!墨山堂堂七尺丈夫,焉何这般畏缩自‘私’,只顾自身安危前程,置那些无辜的被关在监察司的举子们于何地?墨山可知,那两百五十一名被关举子中,别的不论,咱们蜀中举子便有十人。就看在同乡的面子上,也不该这般冷心冷意才是。“ 夏文也有些不悦,道“救人的法子何止千万,何必要用这等以众胁君的法子。” 吕秋‘激’昂道“我等皆是忠君爱君方有此忠贞之言以荐君上!” 冯殷受不了这等神经病,冷冷道“天底下若都似你这样的去忠君爱君,当真是君上大不幸。道不同不相为谋,这种‘混’账联名书,你去找别人签去吧!墨山一片好意,你充耳不闻,我看你是脑袋给驴踢了!” 夏文还委婉一些,冯殷却是当面直言,不给吕秋半点面子,吕秋的脸胀的一阵青红,指着冯殷道“冯贞言,你这个不识好歹的小人!” 冯殷一拂衣袖“原话奉还!” 吕秋气个仰倒,卷起自己的联名书,一拽刘崇“君乃芳草,焉何住这浊臭之地!”他将刘崇给拽走了。冯殷道“刘兄,还望你考虑清楚,是与那些人一并胡闹,还是在这儿安安生生的复习课业文章?” 刘崇脚步一顿,还是跟着吕秋走了。 冯殷望向‘门’外,过一时道“也好,跟弟妹说一声,正好省下一个。” 夏文给冯殷逗笑“贞言莫恼。” 冯殷苦笑“咱们三人一起自家乡来帝都,刘兄虽不似你我同窗情谊,也同住这些日子,不想他竟跟着吕秋去了。可叹可叹。” 夏文素来想得开,道“屈大夫都说,天下皆醉我独醒。刘兄大约同样愤慨监察司之事吧。” 夏文并未将刘崇的事放在心上,他同刘崇本就无甚‘交’情,只是大家都是同乡举子一道来帝都做个伴。夏文高兴的是冯殷与自己看法相近:监察司的事不是他们小小举子能干涉的。 冯殷道“咱们不往那‘混’账联名书上签名,怕那些不明就理的要当咱们是胆小懦弱之辈了。” 夏文道“咱们先跟阿白他们商量商量,吕秋能来找咱们,说不得也有陕甘的举人来找阿白他们联名。” 梨子没跟着举人们参与联名上书的讨论,他又不是举人,才不去凑那些热闹。他同苏先生、赵长卿在一处闲来喝茶。 梨子实在闹不懂这些举子的想法,道“先生、卿meimei,你们说这些举人们不好好的念好书,折腾啥国家大事啊,自己连个芝麻官儿都没争上呢。” 赵长卿也烦这些人,道“不在其位,却谋其政,越殂代庖,没的讨厌。” 梨子问“卿meimei,你觉着他们能商量出什么个结果来?” 赵长卿道“这我怎么猜得到?” 梨子道“要是搁你头上,你怎么干?” 赵长卿显然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道“不说话是不成的。他们拒绝联名,再不出来说话,就得给人说胆小懦弱了。要是你我,这算啥,管别人怎么说呢,自己安心备考就是,明年安安稳稳的考个进士出来,这才是最实惠的。不过,要做官的人,名声就是半条命,他们在乎这个。我寻思了一下,你说那些被抓进去的举子们,成天在茶馆骂骂咧咧,除了哗众取宠,再有就是邀名了。我是不大知道这‘春’闱的‘门’道的,不过,想来有个好名声,定也是助力。尤其这个时候,别人都去联名请愿了,就咱们这儿,人家来找也没理会,什么都不做显然不大合适,应该做些什么的。只是,恐怕也有危险。先生,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赵长卿并不是在乎名声的人,只是恐怕男人们不会这样想。 赵长卿与梨子都是底层出身,虽然赵勇现在是个六品百户,但也不能掩饰他是自小旗一点点爬上来的草根,至于赵长卿偶尔时不时借丫环之口吹嘘的自家祖上曾有五品威烈将军的武勋官职,那真的往上追溯好几代的爷爷的事儿了。到父亲赵勇这一代,完全已是草根。何况,赵勇幼年丧父,如今的官场知识都是这些年自己‘摸’索出来的。‘摸’索了大半辈子,‘摸’索了个六品官,这还是在有个重生闺‘女’的前提下。就此可知,赵家的官场教育还处在初级入‘门’阶段,完全没有系统的训练点拨,太高大上的事,赵长卿只能靠想像。 梨子家更不必说,还不如赵长卿家呢。 好在两人经商见了些世面,也经了些世事,且都是聪明人,对于官场政治虽然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