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_第18章人情世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人情世故 (第3/3页)

怎么说?”赵长卿道“若是六舅爷有心照应咱家,也等不到祖母亲自上‘门’。再者,铺子若是六舅爷拿出来的,也不当由曾外祖母开口。”朱家嫡嫡庶庶的兄弟姐妹们,并不是多么亲热。

    赵老太太悄声道“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曾外祖父是个最没成算的人,你曾外祖母才叫着他住到老家来。你曾外祖母嫡出的三个舅爷都在外地做官,他们两位老人家若孤伶伶的住在祖宅断然不妥的,后来还是你曾外祖母看你六舅爷老实,便指定了你六舅爷到祖宅一并过活。如今你也见了,家中排场煊赫,一日胜似一日。今天你说将军府都不若你曾外祖母的屋子漂亮,这话,你袁大婶子听了高兴,你曾外祖母不见得高兴。她啊,是世上最明白的人。那几年,约‘摸’你六舅爷在外头有些不像话,你曾外祖母给我铺子,再给你爹谋个小职位,说到底是为了点你六舅爷。当然,也是我与她投了缘,不然这铺子也落不到咱们头上。”

    赵长卿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等内情。”

    赵老太太叹道“你六舅爷原是再本分不过的人,他有三个儿子,儿子再生孙子,家口多了,难免心思也跟着多了。你看现在那府里来来往往的那些人,有几个是真心实意。你袁大婶子见人见得多了,之所以小看咱们,无非也是因为咱家‘门’第低些,真有事还得靠着朱家。”

    “这话,我不觉着怎样,你们小孩子听着大约心里别扭的。”赵老太太笑,

    赵长卿并不是个笨人,她摇摇头说“祖母,我并不别扭。咱们虽受了老祖宗的帮衬,那是因为不得已而去跟老祖宗开口。后来,老祖宗给咱家铺子,可城里姓朱的多了去,曾外祖父儿子就有十个,再加上‘女’儿,就数不清了,老祖宗谁也没给,就给了咱家,她是看咱家本分和祖母的情分。她对咱家的好,咱家自然得记着的。”

    赵老太太笑“是啊。这人家啊,起起落落的,一时富贵一时又落魄,是说不准的事。朱家本就是咱们的亲戚,咱们平日里去走动,并不是为了打秋风什么的。你曾外祖母年纪大了,我也这把年纪,是想趁着现在还走得动多瞧瞧她。不过啊,祖母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平日里不图他什么,万一真有事或要紧关头,有前面打下的基础,去开口总是好说话的。”

    赵长卿笑“等以后我争气,只管叫祖母坐在家里听别人奉承的。”

    赵老太太呵呵笑“那可好。”又叮嘱她“今天在朱家的事,莫与你爹爹提起,他孝顺,听了未免心里不好受。”

    “我记得了。”

    不一时,凌氏过来,笑道“老太太今天回来的早。”

    赵老太太笑“出‘门’时就觉着‘阴’天,又进了腊月,冷风朔气的,卿丫头年纪小,我本来不想吃饭的,你外祖母苦留,就早点回来。”老太太又问“长卿她爹可歇了?回来时看他满身酒气,没叫他坐车外头,怕冷风馊着。”

    凌氏笑“歇了,我叫他喝了两碗醒酒汤。看他睡了我才过来的。”

    老太太不放心的叮嘱“边儿上给他准备碗蜜水,喝了酒醒来定喝的。”

    凌氏笑“母亲放心,都备下了。”

    赵老太太笑“你素来周全。”又问“我们出去这大半日,家里可好?”

    凌氏眉开眼笑的望赵长卿一眼“没什么事,就是老太太与长卿刚走,将军府就派了帖子来,说是腊月十二是楚姑娘的生辰,请长卿过去。”

    赵老太太笑“这是好事。先前还在你外祖家说呢,他们也收到帖子了,明天叫来福去说一声,到时让长卿跟他们的车一道去就行了,便宜的很。”

    凌氏笑“那可是好。只是,怎么给楚姑娘准备寿礼呢?”

    赵老太太看赵长卿,问“卿丫头,你说呢?”

    赵长卿思量片刻,道“‘女’孩子走礼,无非也就是针线之类的东西,到时带几件去就行了。”

    凌氏总觉不妥,道“这可不是抠索的时候。”上次带点心去就简薄的很,何况若真是能跟将军府搞好关系,丈夫的职位说不得还有的升。

    “哪里是抠索了,上次我带去的点心,楚jiejie就说很好吃。”

    凌氏笑“人家那是客气,岂能当真?”

    “我们一起吃的,她可没嫌弃。”

    赵老太太笑“那也行,就让长卿看着准备吧。她以后越发大了,认识的朋友多了,以后也少不得小姐妹们生辰啊喝茶之类的来往。白婆子针线好,你要做什么,叫白婆子做去。说来明年你也五岁了,趁着我眼睛还好,该教你些针线了。”

    赵长卿这会儿的想法又有了新的变化,她想读的书也在读,如今又认识了新朋友,所有的一切都与上一辈子完全不同。如今细想,上辈子憋闷而死,也并不只是她贤良太过的原因。世上贤良的人多了,人家也不是个个都似她是的活的憋屈,死的窝囊。说到底,她那失败的短短一生,不是她太贤良,而是她太软弱。赵长卿微微一笑“好啊,祖母只管把压箱底儿的手艺都传给我才好。”

    凌氏笑“你总爱说这些大话。”

    就是凌氏,前世何曾给过她这样的好脸‘色’。赵长卿笑“我这是怕祖母的好手艺失了传。”

    既然婆婆与赵长卿都这样坚持,凌氏也便不再说什么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