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_第9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章 (第3/3页)

逛灯市了,楚渝照旧请了赵长卿赵长宁苏白去摘星阁吃好吃的。待吃过好的,大家再一并逛灯市。

    这次喝的酒不是蔷薇‘露’,而是梨‘花’白。

    楚渝发现赵长卿很有几分小酒鬼的意思,只要一尝,便能知不同酒的妙处。楚渝感叹“莫不是酒鬼投的胎。”

    赵长卿笑“投胎也是酒仙,怎么说是酒鬼?”

    楚渝便送她两坛梨‘花’白,赵长卿道“我家里有李公子送的酒,是屠苏酒,味道很是不错,我尝着起码得是五年的老酒了。”

    楚渝不动声‘色’的问“李明宝送你的?”他常与赵长卿来往,又素来有心,对于赵长卿‘交’际的几家人也都知道。何况李明宝看到赵长卿那幅傻样,楚渝可是见到过的,除非是个瞎子倒罢了,不然,实在不好装做不知道!

    “不是,是帝都的李公子,李公子家与郑jiejie家是世‘交’,他来边城做生意,人生地不熟,我家不是有个绸缎铺子么,正好李公子也要做衣料生意,就把我家的掌柜介绍给他认识。”赵长卿细品梨‘花’白,清冽芳香,果然不是凡品。

    楚渝一听便觉出里面的异处,笑道“这事稀奇,帝都何等繁华,什么生意不好做?倒要千里迢迢的自帝都跑到边城来,可见不是做小生意。既是做大生意,你家铺子有限,怎么会打听到你头上?”

    在格局上,赵长卿是没办法与楚渝相比的,她想了想,依旧没明白楚渝的意思,道“李公子做的是皮‘毛’生意,当然是来边城的好。他肯定是边城没熟人才找到我家的呗,就是郑御史,他家又不做生意。别看郑御史是正经的御史大人,说来他对边城的了解,不见得比我们世居边城的人更知道。”

    楚渝笑“你也只是知道小生意的做法,边城的大生意,你还没‘摸’‘门’。”

    赵长卿好奇“什么样的生意算大生意?”

    楚渝一笑“先不说这个,就是李公子,既自帝都到边城,又与郑御史相熟。郑御史老家山西,出身寻常,郑御史这些年一直在江南为,即便有世‘交’也不是在帝都,李公子多半是他的同僚之子。”

    赵长卿笑“不中亦不远矣。我听郑jiejie说,李公子的父亲在朝中任翰林。我也奇怪翰林老爷还会酿酒哩,郑jiejie说这叫雅痞。”

    楚渝哈哈一笑“翰林是编书的地方,能入翰林的都是极有学识的人,别看寻常翰林官职不高,正经清贵的很。里头的官员除了编书做学问,寻常做诗赏‘花’喝酒‘弄’琴,自是雅事。要说喜欢酿酒的…”楚渝细思量片刻,给赵长卿夹一筷子清蒸鱼,道“倒是有一位,酿酒大大的有名,连陛下都赞过的。”

    赵长卿赞叹“楚哥哥连帝都的事都知道?”

    “这并不算什么稀奇事,你想,陛下都赞过李翰林酿的酒,那便是美谈了。”楚渝并未与赵长卿多谈李家的事,反是打趣道“唉哟,李公子都特意送酒给你,你跟他还‘挺’熟的吧?”

    “熟什么啊,就见过一面,生意的事我并不懂,他熟也是跟我家掌柜熟。”赵长卿笑“这回李公子送我酒,我也‘挺’吃惊的。其实,他主要是给郑jiejie家送年礼,我是顺带的。”

    楚渝笑“李公子不忘给你酒,就是还没忘了你,他在边城有开铺子吗?”

    赵长卿道“听说是开了铺子的。”

    楚渝问“知道在哪儿么?”

    “这我就不知道了。”

    楚渝笑“那你回去问问,到时给我个信儿。”

    赵长卿是个非常机敏的人,她不禁问“你又不认得李公子,问这个做甚?”

    楚渝卖个关子“等以后再告诉你。”

    赵长卿撇撇嘴,不说就不说!就听咕咚一声,赵长卿连忙回头,赵长宁一脑袋扎到了桌子上,手边的酒洒了一身,苏白小脸儿泛红,连忙扶起赵长宁的头。

    赵长卿大惊“阿宁,哎哟,你这小子!你喝了多少酒!”她本就力气奇大,一着急,直接一只手将赵长宁从椅子里举了起来。楚渝连忙道“放稳了放稳了,别这么拽。”将赵长宁从半空救下来,又喊人送醒酒汤来。

    苏白也喝了不少,被灌了两碗醒酒汤,苏白酸的牙都倒了,苦着脸“卿jiejie,我真的没醉。”

    赵长卿板着脸道“一眼没看到就喝这许多酒,一会儿非打你屁股不可!”

    苏白的脸更加红了,这回是羞的。他也只比卿jiejie小两岁好不好!

    因赵长宁贪杯,灯市是逛不成了,赵长卿只得提前带着赵长宁苏白回家。赵长宁醉的连下楼都靠人抱,楚渝倒是格外细心,哪怕赵长卿力气大也没叫赵长卿抱,他一手抱着赵长宁,还一个劲儿的替赵长宁跟赵长卿说好话“小孩子嘛,有几个不贪酒的,以后就好了。”

    赵长卿哼一声,白眼楚渝“有那个酒量多喝几杯没事,没酒量还喝醉,就是欠‘抽’!”

    楚渝笑嘻嘻地“可见真是长姐,meimei管束阿宁阿白的模样,好生威风。”

    “行啦,我又没怪你,少谄媚。”赵长卿并不是迁怒的脾气。

    楚渝笑“本是我不好,没留意他们两个小家伙。”也不知赵长卿是有意还是无心,这大节下的出来一回,总是带着小跟屁虫。虽然是未来的小舅子,楚渝嘴上不说,面儿上也不能表现出来,心里还是有些抱怨的。平日里觉着赵长卿‘挺’聪明,怎么现在倒笨了?虽然他自诩‘挺’符合赵长卿的结婚条件:寻常人家(当然,他家是稍稍好一些,但总比破落人家强吧),家人讲理(反正楚渝自觉有把握搞定双亲),人也勤快(无庸置疑)。他也‘挺’想把窗户纸捅上一捅的,又担心吓着赵长卿,毕竟丫头年纪还小,不过瞧着好像也开始长大了。据楚渝细致入微的目测,前头开始有些鼓鼓的模样啦!哎呀,真是心急啊,好像一株小树苗,守着好些年终于要到丰收的时候啦!

    两人一面说着话,到了牌坊街口,楚渝先送他们几个回了家。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