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第1/2页)
第230章 杨‘玉’芙接了赵长卿的帖子,随意的掷于一畔,根本未曾赴约,哪怕偶尔去夏家串‘门’子,也从不主动提起赵长卿,纵使两人相见,杨‘玉’芙温温柔柔的笑着,叫一声“表嫂”便罢。 赵长卿索‘性’也不急着找她,只是偶尔对着杨‘玉’芙意味深长的笑一笑。 赵长卿稳住了,杨‘玉’芙反有些心里没底。 红儿‘私’下同赵长卿道“奴婢在外头听人说,杨姑娘一道合开铺子的柳家族兄,在蜀绵织造司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儿。” 看来杨‘玉’芙不过是拿柳氏族兄做个借口罢了,赵长卿问“杨姑娘同柳举人关系好不好?” 红儿道“听说‘挺’好的。” 赵长卿自言自语“那就不大可能了。” 红儿倒了盏茶奉予赵长卿,随口道“‘奶’‘奶’说什么不可能?” 赵长卿呷口茶,道“我将与杨姑娘的渊源自头想到尾,我与她,一个生在边城,一个长在蜀中,在我去蜀中前,根本不曾相识,那定不是先前仇怨。我们之间,第一件事是,她先时曾与相公有婚约;第二件事便是她被蜀王府放出府的事了。” 红儿不解,笑道“杨姑娘与咱家大爷定过亲的事还好说,家里人都知道。当初也是杨家上赶着退了亲,再也怪不到咱家头上。‘奶’‘奶’说的第二件事,奴婢就不大明白,杨姑娘被蜀王府放归本家,难道这也要怪到咱家头上?咱们就是有天大本领,也使唤不动蜀王府啊。” “你这话在理。”可是…赵长卿也是想了许久才想起来,当初夏文中举,要赴帝都‘春’闱前,他们夫妻去青城山王老夫子家告别,夏文曾在王老夫子家中偶遇蜀王的十五公子。夏文曾告诉她,十五公子尤其提了一句,蜀王府的‘侍’‘女’年纪大了,除了配人,也会放一些回家自行婚配。 如今再想起来,十五公子当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那时赵长卿只觉着,杨表妹是好是坏,不与她相关,而且,当时夫妻两个马上就要去帝都赶赴‘春’闱,日后见面都难的。 却不想,今朝杨表妹也来了帝都。 那么,十五公子当初是为什么会说这些话呢? 别说什么杨姑娘爱蜀王世子至深的蠢话,听说蜀王世子五十几岁的老头子,做杨姑娘的祖父都绰绰有余!何况杨姑娘口口声声、委委屈屈、一脸无辜的对夏家当初遇难的解释是:她在蜀王府都未曾对夏文忘情,这才惹恼了蜀王世子,进而夏家挨收拾。 虽然这话也假的可以,赵长卿并不认为杨姑娘能爱上蜀王世子。当初,十五公子说的是蜀王府‘侍’‘女’,这也证明杨‘玉’芙在蜀王世子那里根本没什么地位,连正经的妾室都算不上,可见并不受宠。 杨‘玉’芙对夏文没什么情分,对蜀王世子也不会有什么情分,但,她如今手里的银钱来历,甚至她的生意,肯定是与蜀王府有关系的。 尽管赵长卿不甚清楚,可,朱太爷与蜀王颇有些渊源,赵长卿是知道的。赵长卿自问绝没有得罪蜀王的地方,而且,她这样出身寻常、家势寻常、诰命也寻常的人,绝不可能与蜀王府有挂碍的。 来到帝都,才知道这里贵人有多少。 赵长卿夏家这样的,在帝都城连三等人家都算不上,小鱼小虾的货‘色’,再不会入蜀王府的眼。赵长卿觉着,杨‘玉’芙这样对付她,不大可能是出自蜀王府的授意。 否则,蜀王府的格局也忒小了些。 不是出自蜀王府的授意,那便是‘私’怨。 赵长卿实在想不出杨表妹与她仇从何来,怨自何起,不禁叹道“人都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又没杀过杨姑娘的爹娘,真不知她为何这样恨我?” 红儿素来是个率直脾气,道“‘奶’‘奶’就是太心软,才总是追根究底。要依奴婢说,‘奶’‘奶’现在就去柳家,捞起那贱人,啪啪给她两记大耳光,叫她知道厉害,她才晓得马王爷三只眼!” 赵长卿道“现在还不至于到那一步,真动起手来,怕太太脸上不好看。” 红儿道“只盼太太能明白‘奶’‘奶’的苦心吧。”她是个恩怨分明的‘性’子,杨家先前那样对不住夏家,若不是夏家有些运道,夏文与宋嘉让有恩,夏家能不能活着到西北都得两说。如今杨‘玉’芙拿些银子好处就把夏老太太人等哄得团团转,就是红儿这做婢‘女’的都有些瞧不起。若不是夏文还明白,赵长卿这日子真心不用过了。 一时,老太太房里的丫环来请赵长卿过去,夏恭人来家说话了。 自从夏老太太一行逃跑之事后,夏恭人时久未来了。赵长卿换了身衣衫,外头太阳大,红儿撑了把细绸伞在畔服‘侍’。 夏太太已经到了。 赵长卿见过礼,便坐在一畔听夏恭人与夏老太太说话。夏老太太道“有些日子不见你来了。” 夏恭人心中不屑,心说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难不成站了个大辈儿就真当自己如何高贵不成?她生就是个笑面人,不论心里作何想,脸上都是笑悠悠的,夏恭人望着夏老太太笑“前些天婶子身上不爽俐,我一直惦记着,着实想亲自来瞧,又担心婶子正病着,我过来倒惊扰了婶子养病,便命人捎了些滋补之物来。如今听着婶子大安了,我过来给婶子请安,陪婶子说说话。” 夏老太太张嘴便一套一套的,笑道“早没事了,是孩子们大惊小怪,总要我多躺几日,闹得跟多大事似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