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第3/3页)
”咬在嘴里尝一口,郑妙嘉点道“还不错,放了些牛‘乳’、蜂蜜、还有猪油。咦,里面有红豆沙。” 赵长卿笑“我做的绿豆糕放的蜂蜜少,外头不太甜,就在里头放了红豆沙做馅。” 郑妙嘉道“其实放蜂蜜不如放饴糖粉,因为蜂蜜都带着不同的‘花’香,会冲了绿豆糕的豆香。我们以前在淮扬吃的绿豆糕有许多是放了糖桂‘花’的,我觉着不如不放好吃。还能试着放些糯米粉,不过糯米粉要炒过再放,也不必放的太多,譬如绿豆粉放一斤,糯米粉配一两半就差不多了。” 看来郑妙嘉的确是‘精’通厨艺,赵长卿微微点头“我回去试试。” 郑妙颖笑“哥,你尝尝卿meimei做的枣泥糕,这个也好吃。” 郑妙嘉喝口温水漱掉嘴里绿豆糕的味道,才拿了枣泥糕来尝,笑望赵长卿一眼“这个糕的确做的好,用枣‘花’蜜提了枣香味儿。” 三人都不是扭捏之人,‘交’流起做糕点的心得来也说的开心,郑妙嘉忽然问“阿颖不是请的你们姐妹吗?我听阿颖说你meimei五岁便会做诗,我还想看看是什么样天才的小丫头呢?” 赵长卿笑“今天是我二舅家三表姐的生辰,我meimei去参加三表姐的生辰了。” 郑妙颖道“是我帖子下的不巧了。” 赵长卿大方一笑“与jiejie有什么相干,jiejie昨天问我,是我说每天都有空的。我早就与三表姐脾气不合适,不然我也不去她生辰的。” 郑妙嘉笑“你们小‘女’孩儿,还‘挺’有脾气的。” “这话真是稀奇,莫非只准男人有脾气,不许我们有脾气。”赵长卿笑“等下回我带meimei过来,郑哥哥同她切磋切磋学问如何?” 郑妙嘉笑“胜了叫胜之不武,败了更丢脸到家。我万不能应的。” 赵长卿哈哈大笑。 中午赵长卿与郑家人一道用的午饭。 郑家的午饭并不算丰盛,一样素炒青菜,一样拌水萝卜,一样粉蒸排骨,一样爆炒羊‘rou’,一样白切‘鸡’,一样青菜汤。 郑老太太笑“有些简陋,莫嫌弃才好。” 赵长卿笑“哪里简陋了?我在家都不会吃的这样好。再说了,就是我这样平日里鲜有出‘门’的人也听说过郑御史的清名,清官都是心怀天下的人,见到百姓疾苦,怎肯一人富贵?若是老太太、太太真拿出‘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来招待我,我倒不敢吃了。” 郑老太太直笑“来,尝尝我的手艺。”说着竟给赵长卿夹了一筷子菜,赵长卿忙捧碗接了,笑“等我下回来,老太太莫与我客套,也叫我‘露’一手。”说赵家家境普通,不想郑家丫环竟比赵家还少,烧饭什么的原来是郑老太太、郑太太婆媳做的。赵长卿颇是受宠若惊。 郑家是书香‘门’第,便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几样菜虽是寻常,吃着竟比别处的滋味儿更好些,尤其一道白切‘鸡’,醮着调料吃真是浓淡相宜。赵长卿微微挑眉,用过午饭忙跟郑老太太打听做法。赵老太太笑“这也简单,把‘鸡’料理干净,入冷水煮得大开后就熄火不要再煮了,也不要掀盖子,只管在锅里焖着,焖上小半个时辰便全熟了,等它自然冷了便捞出来,涂一层麻油切块装盘。煮的时候只放两片姜,几根细葱、些许黄酒就好。调料是用酱油拌了饴糖粉、麻油,切上细葱末,一道拌了来便好。尝着咸淡再放些盐就是。剩下的‘鸡’汤也不要‘狼’费,就烧了道青菜汤。” 赵长卿笑问“我看是用的三黄‘鸡’。” “对,用嫩些的三黄‘鸡’最好。” 赵长卿笑道“等我回去,也自己试试。” 在郑家,最有收获的就是厨艺了。 用过午饭,又说了会儿话,一时来福叔驾车来接,赵长卿便起身告辞了。 郑家兄妹送她到‘门’口,看她坐上车走了才罢。 郑妙嘉笑“边城的‘女’孩子就是格外的落落大方,在淮扬时,略略念过些书的‘女’孩子,出‘门’恨不能‘弄’个纱帽戴,活似见不得人似的,没的扭捏。” 郑老太太笑“赵姑娘的确是个大方人,人也机伶,让人喜欢。” 向来寡言的郑太太亦笑“不同地方的闺秀有不同的风气,北方的‘女’孩子个子也高挑,看着竟似十一、二岁的模样。赵家长辈也有见识,把‘女’儿教导的这样好。赵姑娘已是这样落落大方,谈吐有致,不是颖儿说她meimei更是天资过人,只是可惜这次没见着。” 郑妙颖笑“等下回让卿meimei带了她meimei来,给祖母娘亲见见,丁点儿大就做得好诗。以往我都不信有天才这回事,元宵节时才算信了。” 郑家人说了一时赵长卿,都很满意郑妙颖‘交’到了新朋友。 作者有话要说:很多很多不顺利,昨晚要更新,突然网又断了,实在懒得去网吧,想上午更新,外面又在换电表大停电,最终还是要来网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