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第2/11页)
来,阿宁中了举人,张太太就十分乐意了。我是想着,阿宁要去帝都‘春’闱,这些事倒分他的心,便压了下来。如今他中了进士,成亲也体面。张家‘门’第虽不比柳指挥使,我一想到当初柳三的事就信不过柳家家教,还是张家,咱也不高攀,高高兴兴的结了亲,阿宁有人知冷知热的服‘侍’着,家里这些事,我也有个臂膀。” 柳指挥使虽位高权重,赵勇亦放不开当年柳三之事,点点头道“成,阿宁是长子,现在考了功名,也有了差使,早些成亲也好。对了,寻个日子,叫孩子们彼此见一见,起码有个好眼缘儿,今年定下来,明年成亲。” 凌氏将嘴一撇“别跟我提那没见过世面的小子,早偷着去瞧了人家张姑娘好几遭。有一回给人家张公子瞧见,叫了他去家里喝茶,他还在人家吃了午饭,你说这得多厚的脸皮哪。亏得人张家脾气好,没打了他出来,还给他饭吃。”当然,这也可见张家是极愿意的,不然如赵长宁这种去偷看人家闺‘女’的,不打他个半死算他好命。更兼因两家在议亲,张家便没将赵长宁的唐突放在心上。其实张家公子不是没意见,‘私’下说赵长宁不大稳重,叫张太太训斥了两句“小孩子家家的,好奇罢了。你这是什么嘴脸,你那会儿议亲的时候,还跟不上阿宁呢。”张太太可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尤其赵长宁非但进士考出来了,人也生得浓眉大眼,很符和张太太的审美观,觉着闺‘女’就是比自己有福。张家公子实在受不了他老娘的口气,醋溜溜道“可见真是丈母娘疼‘女’婿哪。”张太太一句话“嫌老娘不疼你,找你岳母去吧。”于是,张家公子彻底败下阵来。 赵勇笑“还有这事,我竟不知道。” 凌氏道“怪丢脸的,怎么这样上赶着呢你说,真跟没见过世面的傻小子一样。咱家别的不说,丫环也有几个。” 赵勇不以为然“丫环跟媳‘妇’能一样么?当初我也时常去岳父家寻你,去了还不愿走,屁股沉的要命。” 凌氏忍不住笑,轻捶丈夫一记“多少年的事还拿出来说。阿宁早些成亲也好,他是长子,开枝散叶,家里才兴旺。” “很是。”赵勇愿意张家的闺‘女’,很大一个原因是张太太会生,张家五子一‘女’,都是张太太生的,这也是一种了不得的本事哪。 说到孩子,凌氏又开始发愁,与丈夫絮叨“当初长卿这亲事,一直拖到二十上,我这心都给她拖老了。好歹是嫁出去了,虽说当初我不大满意夏家,你们父‘女’都说好,也只得随她去。好在,‘女’婿还算有出息。你说,这都成亲小三年了,‘女’婿眼瞅着就是翰林老爷,长卿这肚皮一直没动静,可如何是好?你想想,我十八上就有了她。她今年二十二了都。” 赵勇又不是‘妇’科大夫,哪里能知其中缘故,道“儿‘女’多是天意,哪儿能说有就有呢。你也别急,该来的总会来。这几年,‘女’婿一直科举考功名,不知有多费神。阿宁考功名你还要说暂不提亲事免得他分心呢。两人还年轻,不用急。” “赶明儿瞧个好日子,我得去庙里给长卿烧烧香,替她求一求子孙。平安寺的香火,还是极灵的。再问一问大师,看阿蓉什么时候能嫁出去?”凌氏越想越不得劲儿,问丈夫道“你说说,咱们家的闺‘女’,不敢说一等一,那也是数得着的闺秀,怎么就在姻缘上这般不顺遂呢。人都说好‘女’不愁嫁,在我这儿,真能把我愁死。不知上辈子造了什么冤孽,这辈子要受这些搓磨。” 赵勇开解妻子“你也别急,缘分到了自然就到。只要嫁的人可靠,日子如何都是小两口自己过的。阿蓉说年纪大,也才十八。长卿二十上嫁人,如今也不差。” “赶紧闭了这乌鸦嘴!”凌氏给丈夫气笑,轻啐道“这正愁阿蓉嫁不出去,长卿这是误打误撞,到了阿蓉二十上,难道还去给她寻个流放的罪官?就是罪官好找,如夏家这样一下子就翻身的,一万个里头也挑不出一个来。也就是‘女’婿争气,才没叫人看了笑话,不然咱家怎么抬得起头!” 赵勇忍笑打趣“你这头抬的够高了,以后可得收着些,别出去张口儿子,闭口‘女’婿的。仔细人家笑话。” 凌氏美滋滋地“他们愿意笑话,也让自己儿子、‘女’婿去考个进士出来,那时就不笑话我了,包管比我强不到哪儿去。” 赵勇一笑“梨果年岁也不小,亲事怎么说,梨子有没有提过?” 凌氏道“不要说梨果,梨子跟长卿同岁,论月份还是他大些,我本想给他说‘门’亲事,他还说要过几年。过几年都什么岁数了?虽说他如今家资丰厚,不比梨果是进士出身哪。梨果的亲事好说,如今就有人与我打听,还都是不错的人家,你想想,梨果现在是妥妥的翰林老爷,哪家不愿意把闺‘女’嫁给他?当初梨果中了举,就有许多人打听。我前儿问了他们兄弟,看梨子的意思是另有盘算,是想梨果去帝都寻一‘门’亲事,将来有岳家做倚仗。” 赵勇点头“这也有理。” “是啊,阖族中他们兄弟是个尖儿。”凌氏感慨“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哪,当初出了小梨‘花’的事,兄弟两个何等凄惶,谁能料得到今日。” 赵勇道“所谓苦尽甘来,便是如此了。不说他们兄弟有才的有才,能干的能干,如我这样的,当初娶你的时候只想着,这辈子能做个总旗便知足。将来有了儿子,我活得年岁长些,将总旗的位子传给儿子,咱儿子就是自总旗干,儿子熬一辈子,能熬个百户出来,我到了地底都能笑醒。” 凌氏笑“说这丧气话。你如今就是正五品,阿宁这进士也才七品官,要熬到五品,且有的熬呢。” 赵勇道“将来就看阿宇如何了?哪怕考不上功名,在卫所给他安排个事儿,也好安排。”如今说这话,赵勇格外有底气。 “阿宇长喜,都是有福的。苦日子他们没赶上,长卿小时候,穿件绸子衣裳那得是过节走亲戚。”凌氏惬意的拈粒松子剥壳,道“当初大哥想做个书吏,要一百两银子打点,还是几家凑出来的,哪里敢想能有今天?就说大哥,跟大嫂虽没个儿子,大姐儿她们姐妹三个小日子也过得足实。过年过节的置办多少东西去看大哥大嫂,比儿子也不差。如今腾哥儿也有出息,父亲知道腾哥儿中了进士,高兴的厥了过去,这幸而家里开着‘药’堂,大夫什么的方便,也是吓死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