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第2/3页)
‘门’便去郑大人家鸣冤。谁不知道郑大人是个好人!你这话我清楚,无非是怕有人报复郑家,咱家收留郑老太太郑太太,倒惹祸上身!” “阿蓉啊,你是‘女’孩儿,胆子小也正常。”凌氏语重心长道“设想今天若是被烧得是咱们亲戚,若是咱家亲戚得罪了人,咱们要不要援手?郑家虽不是亲戚,可也同咱家‘交’好,先前郑姑娘常来咱家走动,前几天你jiejie及笄礼他家老太太、太太都来了。何况,他家又是外地来边城作官,身边没有别的亲人。咱们搭一把手,不为过。我就不信,有人昨天放火后,今天还敢放到咱家来,这也忒没天理王法了。”要说凌氏,以前真没此等侠义心肠,皆是因赵勇前些时候救了宋姑娘升了百户后,凌氏有所悟,想着帮人到底是积德的事,说不得哪会儿就有了福报。何况,郑岩的确素有清名,两家有些关系,而且,郑岩又是正经进士得的官,这就令小书香出身的凌氏十分羡慕敬仰了。 赵蓉得了母亲一番教导,倒也很识趣,笑道“我就是担心,以前不留心得罪了个冯简,阿宁还险些被人拐。这会儿敢给御史大人放火的,岂不比冯简难缠一千倍,万一给人记恨,咱们‘妇’道人家不怎么出‘门’,我是担心爹爹和阿宁。” 凌氏果然脸‘色’微凛,想着小‘女’儿说的也有道理,外人再重要也没自家人重要,略一寻思,她也没什么好主意,便道“你jiejie已经去接人了,算了,先把人接来,待你爹爹回来,咱们再商议就是。” 赵蓉终于无话可说。 赵长卿回来后把拿衣裳被褥的事同凌氏说了,道“我看郑家没抢出什么东西来,郑老太太病在‘床’上,先生开了方子,说待傍晚郑老太太褪了热再接她们过来。娘给我收拾两‘床’厚些的被子,客栈里被褥实在单薄。再拿一套祖母的棉衣,一套娘你的棉衣,我带去先给郑老太太和郑太太穿,这大冷的天,别冻着。” 凌氏是个没什么主意的人,寻常管个家还成,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智商便显得不够用,她知长‘女’素有主见,将先时赵蓉的顾虑同赵长卿说了,担忧的问“咱家不会惹火上身吧?” 赵长卿眉‘毛’微挑,根本看都没看赵蓉一眼,对凌氏道“一把火烧去半条街,人也烧死十几口子,这可不是小事。知府大人这官儿怕是艰难,衙‘门’没有不下死力查的。晚上失火,连对面街的客栈闻了信儿都半夜开‘门’请那些失火的人家进去避一避,客栈难道不怕惹火上身?何况,郑御史现在就同知府大人、同知大人们在查案子呢。莫前怕狼后怕虎,就是官场倾轧,有谁会这样直接烧半条街的草菅人命?我从客栈出来时,见王老尚书都坐车过去了,此事必不能善了。” 凌氏此方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这种合该天打雷霹的王八羔子,的确不能轻饶!拿衣裳被褥是吧,我这就叫人预备。” 赵长卿道“阿宁屋里的炕也别忘了烧一烧。” 凌氏笑“这不必你说。我再叫人拿两匹料子出来,让丫环们着紧赶两身衣裳出来。” 赵蓉暗暗的捏紧帕子,嘴上笑道“娘,宜华针线好,叫宜华去做吧。” 赵长卿没有多说,又去了老太太院里。老太太听说郑家的事,直念了几声佛,道“好在人平安。”吩咐柳儿拿衣裳,赵老太太道“再拿一件大氅,把那厚围领也叫长卿带上。风寒可得千万小心,郑老太太上了年纪,莫再着了风才好。”又对赵长卿道“你先带着衣裳被褥过去,我叫厨下熬一锅热热的小米粥,做几样清淡的小菜,一会儿给你们送去。” 赵长卿笑应,带着衣裳被褥手炉脚炉匆匆的去了客栈。 王老尚书有每天早上出去遛达着吃早点的习惯,这把火烧得也大,他吃早点的摊子跟起火的地界儿‘挺’近,早点也没吃成,就忙坐车过去瞧一瞧究竟。 梨子也在附近卖包子,一听说火烧了半条街,让伙计瞧着摊子,自己跑去一看,打听了一二后。梨子又飞奔回了早点摊子,道“除了这些客人的,都不要卖了。福字街烧了一半,许多街坊逃出‘性’命也没饭吃,这样大冷的天,可如何过活!这包子今天就不卖了,把这些个都推去散给街坊们吃吧。” 当下就有吃早点的人赞道“赵小哥儿当真仁义!”还有人跟着附和的赞梨子几句,梨子一拱手,谦虚道“力所能及罢了,不值当什么。”留下一个看摊子,带着个小子推着包子去做善事了。 王老尚书到了着火的地方,见郑岩就与知府等在火灾现场,才知道郑岩家也给烧了。王老尚书问了回郑家家眷如何安置,郑大人道“家母内人暂住客栈,有劳老大人担心了。” 王老尚书叹道“这样冷的天,客栈如何住得?我家里尚有几间屋子,不如请‘女’眷们暂且住过去。” 郑岩叹道“今夜不知多少人家失去安身之处,我心如刀割。大人好意,下官心领,下官已令人另寻居所,不日就能搬过去了。” 王老尚书知他‘性’子不甚圆滑,这就是推托的意思了,又问过知府如何安置受灾人口,便坐车回去了。王老尚书回家后同王老太太道“不知是哪个没王法的‘混’账,做下这等恶事!” 王老太太问“郑御史家既被烧了,他家‘女’眷如何呢?” “这个郑伯岩也是个石头脑袋,我本是想请他家老太太、太太来咱家住,他推辞了。莫不是怀疑这火是老夫放的!” 王老太太叹口气,劝道“咱家与郑家走动寻常,郑大人拒绝也在情理之中。既然郑家被烧了,还是打点些东西送过去,他家老太太也有些年纪了。” 王老尚书道“你看着安排吧。” 王家仆婢何等灵光,非但将东西妥妥送去,连带着打听出许多事儿回来,一五一十的禀道“郑老太太有些着了风寒,如今已请大夫开了方子,喝了‘药’歇着呢。郑太太面‘色’也有些憔悴,赵家大姑娘在那里,说是待郑老太太晚上褪了热就将人接到家去调理。郑太太说谢老太太给的东西,请老太太莫要惦记,待家事安置妥当再亲自过来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