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7/8页)
天上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不闻鸡鸣犬吠,只有天籁之音。山林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荒木冈原的心里装了很多东西,尽管他一再要求自己争分夺秒地睡觉,保存体力和精力,可是很难进入睡眠状态。在河田分队里,荒木冈原承担了比别人至少多一倍的智力和体力消耗,这是有目共睹的。哪怕是他和别人拥有同样的睡眠时间,却不可能拥有同样的睡眠质量。作为一个作战经历漫长的老兵,他即便睡着了,也一定会有另一半听觉和触觉清醒着。 有一次野营,半夜河田大尉爬出掩体小解,见荒木冈原一点动静没有,以为他真的睡着了,便悄悄地向二十米外投掷了一颗石子。结果石子刚落地,匕首也就紧接着飞了过去,河田大尉回过头来,荒木冈原已经据枪在手,子弹上膛了。后来河田大尉就这件事情专门交代过大家,不要同荒木冈原开玩笑,尤其在执行任务期间,那是一点玩笑也开不得的。 荒木冈原这会儿有点激动。倒不是因为建功立业,也不是因为即将由干部候补生升为军官,他的激动主要是因为他再一次检验了他作为一个“皇军”士兵的作战能力和胆魄。他想他本来应该成为武士的,但他比那些武士更有信仰,因为他是大正年间诞生的皇民。他受过严格的思想文化教育,不仅懂得重力加速度和抛物线原理,更懂得生命必须依托信仰支撑的哲学。因此他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着天照大神的意志。 荒木冈原曾经不止一次地探询:我们这是在同另一个国家作战吗?从外在的形式上看好像是这样的。但是,在内心的深处,荒木冈原又总是觉得,这是在自己的故土作战,是对自己的生命源头进行武装访问。他记得小时候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情,昭和六年九月,在中国发生了“满洲事变”上军事课时,军事教官中屿大尉在教室里挂起一张大地图,地图上的中国惊人的巨大,而与其隔海相望的大日本帝国,居然那么渺小,就像吊在雄鸡脖子下的一串滴滴答答的馋涎。那是荒木冈原第一次对中国产生的感性认识,这个认识让他不安、困惑和屈辱。 中屿大尉说“我们国家的面积虽然很小,但我们是亚洲第一强国,是世界第五,不,是世界第三强国。我们有天皇的神威和武士的神勇精神,是神圣不可战胜的。日本的未来,全担在你们这些青少年的肩上。天皇给了你们生命,给了你们食物,给了你们知识,给了你们一切一切。你们长大后,要效忠天皇,带着天皇的敕语,带着征服野蛮洪荒的刀枪,到朝鲜去,到‘满洲’去,到支那去,在那里建立‘王道乐土’。” 那段时间里,每次上课之前都要唱歌:看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升起一轮耀眼的太阳,士兵的足迹踏遍了亚洲,大日本的国旗在高山峻岭放射光芒…那歌唱着唱着就把少年的血唱得guntang。就从那时候起,荒木冈原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金色的种子,他要像前辈军人那样,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武士那样,像军神乃木希典大将那样,像军神广濑中佐那样,为了大日本的“王道乐土”战斗到最后一息。 七 直到离开茶岭后的第三天早晨,河田大尉等人才潜入到天茱山主峰东北侧的平安岙。从这里翻过一道山梁,即可以到达几天来一直让他们魂缠梦绕的那个山涧,那里至少有三个中国抗日武装高级指挥机关的知识女性。对于河田和松井来说,那将是赫赫战功;对于岩下等人来说,有可能是一次美妙的rou体盛宴;而对于荒木冈原来说,则是向天皇陛下再一次供奉的忠心。 按照河田大尉和荒木冈原的经验,猎物是不会在上午出现的,但是上午仍然不能停止行动,他们必须在猎物出现之前侦察对方的设防和驻屯情况,勘察好进退的道路和火力保障的位置。同时作好行动前的一切准备,包括绳索、绷带和麻醉喷剂。按照荒木冈原的设想,从突然出现到猎物就范,前后不能超过两分钟。 但是令河田大尉始料不及的是,这样好的天气居然会变,尽管变得毫无道理,但它还是变了。太阳忽然之间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黑压压的积云铺天盖地压了下来,山坳里顿时风声四起。 河田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人常说的“天公不作美”的名言,接着,他竟然想到了诸葛亮借东风。凭借不算孤陋的汉学知识,他知道中国的地理在战争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奇特现象。《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点石为兵伏于荒野的故事再次出现在河田大尉的脑际,恍惚中他似乎看见了山坳里滚滚涌动的阴森森的杀气,风吹草动似乎也变成了千军万马的呐喊。 啊,此地深邃莫测,不是久留之地!这个念头涌上来,河田大尉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仅仅是一种感觉,他就动摇了,想迅速离开这里,到鹰嘴崖去,那里至少可以避开雷电的袭击。但是当他把这个决定告知部下的时候,他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荒木冈原瞪着眼睛问“大尉阁下,这是为什么?这样的天气不正是我们藏身的好天气吗?为什么要放弃机会?” 河田大尉被问得无话对答,挥起胳膊,一个巴掌抡了过去“混蛋,执行命令!” 荒木冈原的嘴角出血了,趔趄了一下,迅速又站稳了,立正并严肃地再次发言“大尉阁下,请收回成命,珍惜天皇给我们的机会!” 河田大尉这次没有抡耳光子了,恶狠狠地盯着荒木冈原咆哮“愚蠢,天时地利人和,一样没有,何以为战?松井君,请立即组织转移!荒木,立即行动,否则执行军法!” 然而,尽管河田大尉已经预感到情形不妙,但他还是迟了一步。天茱山游击支队的政治部主任彭伊枫等人从安丰县大队观看战术训练结束后返回,同河田大尉狭路相逢。 彭伊枫等人也从鹰嘴崖路过,之后就进入到半敌情状态。因为前方有个村庄,据说曾经是土匪窝藏的据点,大家便格外谨慎,拉开队形,在搜索中前进。最先是柴仁亭发现了一个脚印,不是山民的布鞋印,也不是游击支队的草鞋印,而是有着规则印纹的奇怪的形状。田红叶认得这种鞋,看了一眼立即就变了脸色:“鬼子?” 根据鞋印分析,是刚刚路过此处的。后来,又在山坡上找到了几个鞋印,还有一处虽然被埋了土但仍然恶臭难掩的粪便。彭伊枫分析鬼子行动的目的,初步判定鬼子是冲着杜家老楼西北五里处的国军一二五团医疗所去的,便让柴仁亭发出信号,联络前来接应的部队。但是因为尚未到达接应地点,联系不上,却意外地遇上了由孟秋带领的一二五团搜山巡逻的特务连一个排。 孟秋认识彭伊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