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圈_第五章滥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滥觞 (第1/5页)

    第五章 滥觞

    马家驹现在没有家,只能住在好朋友宁海伦的店里。从他一搬进来,古玩街的人差不多就都知道马家驹为还账把房子卖了,无家可归了。张先令许愿,说要出资三百万帮助老爸马齿苋还账,对此马家驹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很显然,张先令一是想在古玩街和文物局买好儿,二是想堵上马家驹的嘴,让他对田黄石的事别再生疑别再过问。而马齿苋都被坑成那样了,作为亲生儿子的马家驹能善罢甘休吗?会把老爸借钱的明细拿给张先令吗?

    晚上,马家驹正在冥思苦想怎么对付张先令,继续深入调查田黄石问题的时候,王广林子拎着一瓶二锅头,拿着一包羊杂碎和一包老味大果仁来找他了。眼看一瓶酒都喝光了,王广林子才说:“我这个招属于馊招,就看你敢不敢干了。”

    马家驹两眼冒血丝——这两天他光剩喝酒浇愁了,已经记不得喝了多少次了,他把眼睛瞪得像牛眼一样,问:“怎么个馊法?只要能掏出田黄石的情况,我就敢干!”

    “好,那我告诉你——拿下罗伊,罗伊对张先令的事没有不知道的!”

    “怎么拿?”

    “你自己琢磨去!”

    马家驹的姥爷是个革命者。马家驹身上流淌的血液有四分之一属于姥爷。为此,在敢想敢干这方面马家驹多少有点姥爷的影子。王广林子一脸坏笑地走了以后,马家驹就打起宁海伦小仓库里那堆东西的主意。小仓库里堆着一堆他卖完房子以后寄存在这的乱七八糟东西,是文物,但不是古玩。因此,属于卖不上价、也基本没人买的东西。别看不值钱,那却是想当年马齿苋辛辛苦苦从姥爷老家山东沂蒙山区淘换来的东西。

    马家驹找到蓝海博物馆馆长韩德庐,说手里有一批红色文物想借贵方宝地展出一下。韩德庐与马齿苋是老朋友,所以就接待了马家驹,换个人的话,他根本就不接待。但他告诉马家驹,博物馆有六个展室,使用一个展室的一周的费用是四千元。因为博物馆属于清水衙门,工作人员干啃那点工资,连房屋维修、藏品翻新等等支出都没有,可怜得很。所以,该收费的时候,是必须要收的,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得收。

    马家驹当着韩德庐的面就给宁海伦打了电话,说再借八千块钱行不行?我要在博物馆租两个展室展出红色文物。宁海伦知道马家驹为了还账正殚精竭虑,展出红色文物也许是为了卖个好价钱,便同意了。于是,很快,博物馆门前就贴出了海报,《艺品周报》的齐有为也骑着电动车来了。

    开展的时候,人来得还真不少,连拍卖公司总经理徐涛、《艺品周报》总编辑金铁文、实验中学于博彦都来了,韩德庐笑容可掬地陪着他们,一些古玩圈认识他们的粉丝就举着数码相机唰唰唰地闪着闪光灯给他们拍照,还有人与他们合影。而出资展出文物的马家驹因为名不见经传,反而被冷落在一边。不过,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像机一直追随着马家驹,这就让他感觉到了欣慰。

    走进专事展出红色文物的展室,革命者艰苦创业的足迹和战火硝烟的余味便扑面而来。屋子虽然不小,但是每个角落都摆满了各个时期、各种类别的文物,足可以看出收藏者马齿苋的匠心独运,一件件革命战争留下的文物,十分“扎眼”

    “我父亲很喜欢看战争电影,《红日》、《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电影中的很多台词他都能背出来。他尤其对收集弹头、弹壳、弹夹之类的小玩意情有独钟。当然,这与我姥爷是个沂蒙山区的老战士有很大的关系。我父亲和我母亲搞对象的时候,姥爷送给我父亲的纪念物就是一个牛皮的驳壳枪套子。”

    马家驹对电视台记者说。电视镜头便摇向柜台里一个黑灰色老、旧的一个皮套子。如果没人介绍,基本看不出那是牛皮的东西。

    “我姥爷是1939年入党的老战士,在沂蒙山区担任过敌工队长,我姥爷的几个兄弟也都参加了革命,二姥爷就是解放济南战役中死的。我父亲很喜欢听姥爷讲过去的故事,见了面总喜欢跟姥爷要些空弹壳之类的东西,对革命文物有着巨大的兴趣。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兴趣逐渐增加并演变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沂蒙山区地域广袤,当年这片热土更是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洗礼,村村落落里都散落下不少当年的革命文物。但是,令人焦虑的是,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历史文物,大多没有得到科学地收藏,而是多有损伤,多有流失。因为这些文物在村民的眼里并没有什么价值,以致大批的‘好东西’就被无意识地破坏了,文物不能复生,所以父亲说,我有责任将他们挖掘出来进行保护!”

    马家驹讲起这些的时候,电视记者掬着话筒对着他的嘴,电视镜头也一直跟着他。

    “就这样,父亲开始了他到沂蒙山区寻‘宝’的漫漫历程。在20多年时间里,他几乎踏遍了沂蒙山区的每一块红色土地,访遍了当年的‘老房东’、革命老人以及寻常百姓,以‘大撒网’的方式搜集革命文物。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终于搜集到了八路军缴获的日本军官用过的战刀和戏匣子,日本兵用过的三八大盖枪托、刺刀、水壶、皮带等物品,以及一位八路军司令员指挥作战时使用的马灯、条形桌和帮老乡打水的木桶等珍贵的文物。你们看——”

    马家驹把手指向柜台里的马灯,电视镜头急忙摇了过去。

    “从小弹壳到司令员使用的物件、老区人民使用的水桶、扁担到后来日军遗留的兵器等等文物,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是中国人不畏侵略进行英勇抗争的精神见证!逐渐地父亲对革命文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加大了收藏革命文物的力度和广度。父亲说,自己收藏的目的就是收藏文物,缅怀历史。所以,每当他将这个想法和意义告诉手里有文物的人时,不少淳朴憨厚的沂蒙山人都愿意将家中的革命文物拿出来无偿捐赠给父亲。但是,寻找文物、收藏文物的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收藏文物是一个跑断腿、磨破嘴的活。’父亲用这句话形容自己所干的事业,足可以看出他20多年的收藏之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