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走私香烟 (第6/8页)
有一个小型的楼梯间,这是只供省委主要领导上下楼用的。楼梯间外面的小厅里,省委书记的警卫员全副武装,面对省委书记的办公室,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见汪吉湟走了过来,他往前几步,立正敬礼后说:“首长,对不起。如果没有预约,请你别再往前走了。”汪吉湟也向警卫员还了礼,他说:“我是跟于书记预约好了的。”“请稍等。”警卫员说着拔出了腰间的对话机,还没有等警卫员说话,省委书记的秘书已经迎过来了。警卫员见状便退后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秘书热情地把汪吉湟接进了办公室内的小客厅,给汪吉湟泡上了‘九龙’牌上好龙井。他说:“汪副厅长请慢用,我去请于书记。”秘书说完轻轻地走进了小客厅一角的门,不一会儿,省委书记于波大步走了出来。 “于书记,你好!”“吉湟,你好,坐、坐,随意一些。” 秘书给省委书记送上水杯后,又轻轻地走了出去。“吉湟,怎么样?吕黄秋还未交待地下烟厂的事儿?” “是的。这两天,他天天都讲他的过去,讲他如何如何用人,如何如何创业。按事先答应人家的,这些问题得等人家讲完了,才能讲真格的。不过,于书记,我们也在外围做了不少工作。昨天到今天,宿伟他们又碰了两个软钉子。” 汪吉湟把查两辆军用汽车的情况给于波做了一番汇报。 “吉湟呀,我请你来就是为这件事儿。”正说着沙发旁边的红色电话机响了。汪吉湟知道,省委书记的红色电话一般人是不会打的,也不可能知道它的号码。 “哪位?…是程市长呀,过来吧,过来我们一起谈。吉湟同志也在…好,好,好的。”于波放下电话后说:“正好程市长,这‘程市长’叫顺口了,省纪委程忠书记要过来汇报兰强的情况。听说你也在,他很高兴啊!”“要不我在外面等一等,你们领导谈工作,不太方便。”汪吉湟站起来要走的样子。 “坐坐,没关系的。”于波的口气是勿容置疑的:“我们谈工作,对你不保密。同时,我要给你谈的事呢,也让程忠同志听一听。” 见省委书记这样,汪吉湟只好又重新坐在了沙发上。于波又接了几个电话后,吩咐秘书说,他要和程忠、汪吉湟谈工作,再别把电话打进他的办公室了。话音刚落,程忠推门进来了。他热情地和汪吉湟握手打招呼后,冲于书记笑笑说:“已经到下班时间了,于书记可得请我和汪吉湟同志吃饭哟。”“嘿…程市长呀,正好有新城的葡萄酒,我保你喝个够。”秘书给客人倒好了茶水,又在于波的透明茶杯里倒上了清亮亮的白开水,然后冲程忠、汪吉湟点头笑笑,带上门出去了。 “于书记,可真是骇人听闻呀!”程忠冲于波说:“我以为祁贵受贿近两千万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这不,祁贵刚枪毙才半年多一点,这兰强又出来了。这家伙捞钱的手法可真是登峰造极呀。” “噢,”于波说:“他受贿多少?” “受贿的具体数字还没有最后核实,但绿桑的事已经基本查清,他在给新城联系购买的400辆绿桑车上,就装进了腰包两千四百万哪!” “是去年秋天那批更新的出租车?” “不错!” 去年秋天,新城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给市委、市政府打了个更新出租车的报告。市上研究后认为,这是新城市靓点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意对新城市的两千多辆出租车分期分批更新,首先更新已经到报废期的400辆出租车。拿到市上的批复后,兰强亲自飞往上海,以每辆车十二万元的价格订购了400辆绿色桑塔纳出租车。这些车主们东借西凑、贷款凑够了十八万元(入户等费用六万元),开上了崭崭新新的绿色桑塔纳小轿车。这四百辆出租车在新城市刚刚亮相,就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些出租车生意异常的火爆。半年过去,新城市未到期的出租车全喷上了象征环保、生命的颜色———绿色。出租车司机们高兴到了半年以后,忧愁来了。他们发现,这批“绿桑”的质量那是差得不能再差了。别说车况越来越糟,就是车上所有的零件十之八九都是今天坏这个、明天坏那个。出租车司机们给上海的厂家打电话、写信,都无济于事。厂家让他们去找当地的维修站,这批车厂里不负责三包。司机把车开到了省城九龙市的桑塔纳维修站,维修人员告诉他们,这批是特价车,维修站没有免费维修更换的义务。问为啥叫特价车?回答是无可奉告。要问就问原来购车的人或单位。司机们找到了新城市市中区更新出租车办公室,回答也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又问什么是特价车,回答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市委书记汪强接到群众举报信的同时,省纪委书记程忠也接到了来自新城的不少告状信。他们感觉到兰强可能在这批车上做了什么手脚。于是,省、市纪委的同志奉领导之命赴上海调查,才知道这批车根本不是上海原厂生产的,而是河南一家给上海供刹车管的个体小厂装配出来的,每辆车的实际价格才五万多元,加上开发票和给上海原厂服务部的管理费、税金和运费,刚好是六万元。这不,一辆车多收六万元,400辆车就是两千四百万元,全进了兰强的腰包。 “这些人怎么会这样?”于波生气地在老板台上击了一掌:“马上通知新城市,在封存兰强的存款和退款中拿出足够的钱来,赔偿这些车主,并且,处理好善后!” “于书记,你又发脾气了。” 程忠提醒于波说。“能让人不生气吗?你说说,程书记,这样子的事放在谁头上不生气呢?” “是呀,这样的事凡是有点正义感的人听了,都会很生气的。…你刚才说的赔偿的工作,汪书记他们已经开始了。估计十天半月就彻底处理了。” 于波还在生气,他轻轻地说:“要彻底、干净,决不能留下后遗症…” 半天了,于波才从愤懑中回到了现实。他说:“两位到我家去吧,我要给吉湟同志说的这件事跟我家的地下室有关系。” “好呀。”程忠马上响应“我可是好长时间没见过弟妹了,走!吉湟,让于夫人给咱们做行面拉条子去。” 于波要给汪吉湟讲的是近来的一种预感。这种预感,在他任新城市公安局局长、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时就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