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第2/2页)
后才成为所谓你。那时候人还不知道畏惧自己,对自我的认识都来自对方,从占有与被占有,从征服与被征服中才得以确认。那个与我与你不直接相干的第三者他,最后才逐渐分离出来。这我随后又发现,那个他比比皆是,都是异己的存在,你我的意识这才退居其次。人在与他人的生存竞争中逐渐淡忘了自我,被搅进纷繁的大千世界里,像一颗沙粒。 静夜里听着江水隐约的声涛,我想我这后半生还可以做些什么?到江边去收集大溪人捕鱼拉网用的石坠子?我已经有一颗这种拦腰被石斧凿成缺口的卵石,是前一天上游万县的一位朋友送的,他说等枯水季节到河滩上俯手可拾。泥沙沉积,河床年复一年越益增高,人还要在三峡出口筑坝。那虚枉的大坝建立起来,连这汉代的古城垣也将没入水底,那么这采集人类远古的记忆又还有什么意义? 我总在找寻意义,又究竟什么是意义?我能阻挡人去建立用以毁灭自己的这纪念碑大坝吗?我只能去搜寻渺小的沙粒一般的我的自我。我无非去写一本关于人的自我的书,且不管它能否发表。多写一本与少写一本书又有何意义?湮灭的文化难道还少?人又真那么需要文化?再说文化又是什么? 一早起来,去赶小火轮。那种吃水将近到了船舱的驳船下水飞快。中午便到了巫山,楚怀王夜梦与神文交合的地方。县城中满街见到的巫女并不迷人,倒是同船有一伙cao北京口音的七八个穿牛仔裤的姑娘和小伙子,带着定音鼓和电吉他,男男女女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说着,笑着,又谈情,还又挣钱,靠几首流行歌曲和狄斯可,那时摇滚乐尚属禁止,用他们的话说,风靡了这长江两岸。 据一部拓裱在牛皮纸上残缺的县志记载: "唐尧时巫山以巫咸得名,巫威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见郭璞<巫成山赋》。 "虞,《舜典》云:巫山属荆梁之区。 "夏,《禹贡》分九州:巫山仍在荆梁三州之域。 "商,《商颂·九有九围》注:巫山所属,与夏天殊。 "周,巫为庸国春秋夔子国地,僖公三十六年秋,楚人灭疫地,并入楚,巫乃属焉。"战国,楚有巫郡。《战国策》:苏秦说楚威王日:南有巫郡。《括地志》云:郡在黎东百里,后为南郡邑。"秦叫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年,取楚巫郡,改为巫县,属南郡。 "两汉,因秦旧,仍名巫县,属南郡。 "后汉,建安中,先主改属直都郡,二十五年,孙权分置固陵郡,吴孙休,又分置建平郡。"晋,初以巫县为吴蜀之界,置建平郡都尉治,又置北井县。咸和四年,改都尉为建平郡,又置南陵县。 "宋、齐、梁,皆因之。 "后周,天和初年,巫县属建平郡,又置江阴县。 "隋,开莫初,罢郡改县曰巫山,属巴东郡。 "唐,五代,属夔州。 "宋,属夔州路。 "元,仍旧。 "明,属夔州府。"皇清,康熙九年,裁去大昌,并入巫山县。…·· "废城在南五十里。 "麸子和尚名文空,字元元,江西吉安府人,建庵于治东山北岸,山中静坐,四十年得悟,只食麦麸,因名。历年甚久,及僧灭后庵中无人,对山居民夜间见庵中灯光闪烁三年。┉┅ "相传赤帝女瑶姬行水而卒,葬于是山之阳,立神女祠,巫女巫男以舞降神。┅┅ "安平镇在县东南九十里 (脱漏)以上各镇今废,自明季兵燹后村舍丘墟土著寥寥,人民多自他省迁来,地名随时变易。…"如今这些村镇还在不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