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第2/2页)
,从县城来的班车就在这里掉头,当即再回转去。路边上是汽车站,里面有一个买票的窗口和几条长凳,你刚才就在这里下的车。斜对面有一家旅店一趟平房,砖墙上刷的石灰,上面写着"内有雅室",看上去倒也干净,你好歹也得找地方住下,便走了进去。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服务员在扫走廊,你问她有房间吗?她只说有。你问她这离灵山还有多远?她白了你一眼,这就是说是公家开的旅店,她按月拿的是国家的工资,没有多余的话。"二号,"她用扫帚的把手指了指开着的房门。你拎着旅行包进去,里面有两个铺位。一张床上绕腿躺着个人,抱了本《飞狐外传》,书名写在包着封面的牛皮纸上,显然是书摊上租来的。你同他打个招呼,他也放下书冲你点头。 "你好。" "来了?" "来了。" "抽根烟。"他甩根烟给你。 "多谢,"你在他对面的空床上坐下。他也正需要有个人谈谈。 "来这里多时了?" "上十天了。"他坐起来,给自己点上一支烟。 "来采购的?"你琢磨着问。 "弄木材。" "这里木材好弄吗?" "你有指标吗?"他反问你,满有兴趣。 "什么指标?" "国家计划的指标呀。" "没有。" "那不好办。"他重又躺下。 "这林区木材也短缺?" "木头倒是有,价格不一样。"他懒洋洋的,看出你是个老外。 "你是等便宜的价格的?" "晦,"他漫声应答了一下,便抄起书看。 "你们跑采购的见多识广呀,"你还得奉承他两句,好向他打听。 "那里,"他谦虚了。 "这灵山怎么去法?" 他没有应答。你只好说你是来看风景的,哪里有好的去处? "河边上有个凉亭,坐在那里看对面的山水,风景都不错。" "您好生歇着!"你寒暄道。 你留下旅行袋,找服务员登了个记,便出了旅店。公路的尽头是河边的渡口。石条砌的台阶陡直下去,有十多公尺,石级下停靠着几只插着竹篙的乌篷船。河面并不宽但河床开阔,显然还不到涨水季节。对面河滩边上有一只渡船,有人上下,这边石阶上坐的人都等那船过渡。 码头上方,堤岸上,还真有个飞檐跳角的凉亭。凉亭外摆着一副副差不多是空的箩筐,亭里坐着歇凉的大都是对岸赶集卖完东西的农民。他们大声聒噪,粗粗听去,颇像宋人话本中的语言。这凉亭新油漆过。糖下重彩绘的龙凤图案,正面两根柱子上一副对联: 歇坐须知勿论他人短处 起步登程尽赏龙溪秀水 你再转到背面,看那两根柱子,竟然写道: 别行莫忘耳闻萍水良言 回眸远瞩胜览凤里灵山 你立刻有了兴致。渡船大概是过来了,歇凉的纷纷挑起担子,只有一位老人还坐在凉亭里。"老人家,请问这对子——" "你是问这楹联?"老者纠正道。 "是,老先生,请问这楹联是哪位的手笔?"你问得更加恭敬。 "大学士陈先宁先生!"他张开口,露出几颗稀疏的黑牙,一板一眼,咬字分明。 "没听说过,"你只好坦白你的无知,"这位先生在哪个大学里任教?" "你们当然不知道,都上千年的人了。"老人不胜鄙夷。 "您别逗,老人家,"你解嘲道。 "你又不戴眼镜子,看不见吗?"他指着亭子的斗拱说。你抬头看见那未曾着色的一道横梁上,果真用朱笔写着:大宋绍兴十年岁次庚甲孟春立,大清乾隆十九年岁次甲戌三月二十九重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