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战争_第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2/3页)

,那就是降职了,而当班上的支部书记听起来就是“升职”了,因为在部队只有连指导员才是支部书记。张排长不好意思明说,而是委婉地把将自己的想法跟政治辅导员表达提了。辅导员觉得张排长讲的非常有道理,但是辅导员也很为难,因为他们班上还有一个人原来是公社党委书记,既然在农村是公社书记,到大学里面来总不能连一个支部书记都不让她当把?张排长非常通情达理,知道这个情况后,马上就表示愿意当好班长,并且表态一定要摆正位置,当好书记的配角。

    这个书记当时就坐在张排长的旁边,张排长读了一段之后,接着就是书记读。

    书记是位女同志“老三届”下乡知青,插队的时候是江淮大地上有名的“铁姑娘”队队长。铁队长有一段著名的豪言壮语,叫做“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一定能够办到”为了实现这个豪言壮语,队长曾经带着铁姑娘们战天斗地,完全和男知青一样下田上堤修水利。早春育秧的时候,田里的水还结着冰,铁姑娘为了不输给男人,见男人光着脚下田,她们也脱了鞋子圈起裤脚,宁可让冰碴子在小腿上划出一道一道血印子,也不皱一下眉头,把女性的生理特点完全抛到脑后。铁队长后来终于当了公社书记。这次她能来上大学,与其说是下面推荐的,不如说是学院硬要的。前面说过,工农兵学员来到大学的主要任务是“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改造大学肯定比上大学担子重,不来几个政治水平高的怎么行?

    书记的政治水平果然高,一边读文件还一边讲解,仿佛大学的课堂还是人民公社的大礼堂,她在课堂上读文件还是跟在公社做报告一样,并且她讲解的非常详细,因为很多内部文件大学老师都没有看过,她看过,所以那一天同学和老师都收获不小。

    收获是不少,但是由于她耽误的时间长了,所以那天后面的同学并没有得到读报的机会。不过没关系,学校要想摸底的机会多的是。

    第二天是外语课,老师还是想继续摸底,于是就在黑板上写了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写完之后,老师问同学们认识不认识。等了半天,不知道是学员不认识还是不好意思发言,或者是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好比问一加一等于几,对付小孩子的,不值得回答,反正是没有一个同学说话,闹得老师下不了台。陈大富觉得这样不好,不礼貌,于是就举手发言。老师终于等到了一个自告奋勇发言的,非常高兴,热情地请陈大富回答这个问题。

    陈大富说:“我不能全部读出来,但是认识其中的几个。”

    老师愣了一下,习惯性地推推鼻梁上的眼镜,说:“没关系,认识几个读几个。”

    于是陈大富就开始读了。

    “第一个是黑桃尖,”陈大富说“后面那个是丁勾,还有皮蛋、老开——”

    由于陈大富说的是皖北土话,发音不但响亮,而且黑桃尖的“尖”的尾音还向上翘起来,象乐曲当中的上滑音,所以很好玩,他后面的“丁勾”“皮蛋”还没有说出来,全班就已经哄堂大笑了。

    学生是哄堂大笑了,但是老师不能笑,因为老师的家庭出生大多数都跟刘梅花差不多,不是地主就是富农,说不定还有资本家和旧官僚的,所以老师不能笑,不敢笑。老师要是笑了,就有可能被打成“侮辱工农兵学员”为了忍住不笑,年近六十的教授愣是把自己的脸都憋紫了。

    实事求是地说,陈大富这一次算是丢脸了,好在那时候学生学习不好不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学习成绩不好说明学生受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深,责任不在学生自己,而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所以,虽然丢人,但并无压力。后来,陈大富写信把自己的遭遇跟刘梅花说了,刘梅花为了给丈夫扳回面子,连夜写了一份大批判“诗歌”寄给陈大富,并且要陈大富自己抄写一遍,交给学校,挽回影响。陈大富照办了。

    当政治辅导员接过这份“诗歌”之后,立即就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诗歌”首先在黑板报上登出来,然后推荐在报纸上发表,后来学院宣传队又将“诗歌”改成群口词,反复在院内外各种场合演出,没想到,陈大富在大学里面一下子又成了名人,甚至比排长和公社书记都出名。印证了一位作家曾经说过的话:“出名是一种能力,一个人只要出过名,一旦有机会,他还会再次出名。”

    陈大富当年在乡下因为忆苦思甜而出过名,现在到了大学里面还是出了名,许多年之后,他在深圳同样还是出了名,可见,那位作家的话也快成为“名言”了。

    事实上,那首后来经过大学老师多次修改的“大批判诗歌”真的给陈大富带来了好运,甚至对许多年之后陈大富在深圳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陈大富到今天都还能记得开头的一段。

    “大门敞开,

    工农兵笑脸迎来,

    我们来自工农兵的学员,

    大喝一声:要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

    对着干,同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

    像千筠的雷霆万丈的火焰,

    迸发着无产阶级的情感。

    对着干,要同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

    这是工农兵学员的战斗呐喊!”

    不知是不是出名的原因,陈大富和张排长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张排长知道陈大富家庭负担重,生活困难,就将自己的排长津贴悄悄地塞一点给陈大富,陈大富刚开始死活不要,后来刘梅花对他说:不要总是拒绝别人的好意。于是陈大富就接受了。陈大富接受了之后当然是悉数交给刘梅花,刘梅花就亲手纳了很多鞋垫子送到学校。事实上,他们班上差不多每个人都穿过刘梅花为他们一针一线纳的鞋垫,特别是张排长。,张排长的鞋垫是刘梅花特别缝制的,缝制的方法是在表面摊上一层雪白的棉花,然后直接将棉花纳在下面的布上。这种鞋垫吸水、透气、柔软,就是纳制的时候极费工夫。

    排长张新江大学毕业回到部队以后,每年都还是照样收到刘梅花亲手为他专门缝制的这种鞋垫。张排长因此也就一直喊刘梅花嫂子。

    张排长经过改造大学的战斗洗礼,回到部队就当了连队指导员,真的做了支部书记,等到八十年代初随部队集体专业到深圳的时候,张排长已经是基建工程兵的一名团职干部了,但是不管他担任什么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