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列传六 (第2/3页)
军皆恐,复不时给赐,众益惧。文礼因其反侧,密谕之曰;“王将坑尔曹, 宜自图之。”众皆掩泣相谓曰:“王待我如是,我等焉能效忠?”是夜,亲事军十 余人,自子城西门逾垣而入,镕方焚香受箓,军士二人突入,断其首,袖之而出, 遂焚其府第,烟焰亘天,兵士大乱。镕姬妾数百,皆赴水投火而死。军校有张友顺 者,率军人至张文礼之第,请为留后。遂尽杀王氏之族。镕于昭宗朝赐号敦睦保定 久大功臣,位至成德军节度使、守太师、中书令、赵王,梁祖加尚书令。初,镕之 遇害,不获其尸,及庄宗攻下镇州,镕之旧人于所焚府第灰间方得镕之残骸。庄宗 命幕客致祭,葬于王氏故茔。 镕长子昭祚,乱之翼日,张文礼索之,斩于军门。次子昭诲。当镕被祸之夕, 昭诲为军人携出府第,置之地xue十余日,乃髡其发,被以僧衣。属湖南纲官李震南 还,军士以昭诲托于震,震置之茶褚中。既至湖湘,乃令依南岳寺僧习业,岁给其 费。昭诲年长思归,震即赍送而还。时镕故将符习为汴州节度使,会昭诲来投,即 表其事曰:“故赵王王镕小男昭诲,年十余岁遇祸,为人所匿免,今尚为僧,名崇 隐,谨令赴阙。”明宗赐衣一袭,令脱僧服。顷之,昭诲称前成德军中军使、检校 太傅,诣中书陈状,特授朝议大夫、检校考功郎中、司农少卿,赐金紫。符习因以 女妻之。其后,累历少列,周显德中,迁少府监。 王处直。《王处直传》,原本止存王都废立之事,而处直事阙佚。今考《旧唐 书》列传云:处直,字允明,处存母弟也。初为定州后院军都知兵马使,汴人入寇, 处直拒战,不利而退,三军大噪,推处直为帅,乃权知留后事。汴将张存敬攻城, 梯冲云合,处直登城呼曰:“敝邑于朝廷未尝不忠,于籓邻未尝失礼,不虞君之涉 吾地,何也?”硃温使人报之曰:“何以附太原而弱邻道?”处直报曰:“吾兄与 太原同时立勋王室,地又亲邻,修好往来,常道也。请从此改图。”温许之,仍归 罪于孔目吏梁问,出绢十万匹,牛酒以犒汴军,存敬修盟而退;温因表授旄钺、检 校左仆射。天祐元年,加太保,封太原王。后仕伪梁,授北平王、检校太尉,不数 岁,复归于庄宗。后十余年,为其子都废归私第,寻卒,年六十一。 王都,本姓刘,小字云郎,中山陉邑人也。初,有妖人李应之得于村落间,养 为己子。及处直有疾,应之以左道医之,不久病间,处直神之,待为羽人。始假幕 职,出入无间,渐署为行军司马,军府之事,咸取决焉。处直时未有子,应之以都 遗于处直曰:“此子生而有异。”因是都得为处直之子。其后应之阅白丁于管内, 别置新军,起第于博陵坊,面开一门,动皆鬼道。处直信重日隆,将校相虑,变在 朝夕,谋先事为祸。会燕师假道,伏甲于外城,以备为不虞,昧旦入郭,诸校因引 军以围其第,应之死于乱兵,咸云不见其尸,众不解甲。乃逼牙帐请杀都,处直坚 靳之,久乃得免。翼日赏劳,籍其兵于卧内,自队长已上记于别簿,渐以他事孥戮。 迨二十年,别簿之记,略无孑遗。都既成长,总其兵柄,jianian诈巧佞,生而知之。处 直爱养,渐有付托之意,时处直诸子尚幼,乃以都为节度副大使。 王郁者,亦处直之孽子也。案:以下有阙文。 天祐十八年十二月,庄宗亲征镇州,败契丹于沙河。明年正月,乘胜追敌,过 定州,都马前奉迎,庄宗幸其府第曲宴。都有爱女,十余岁,庄宗与之论婚,许为 皇子继岌妻之。自是恩宠特异,奏请无不从。同光三年,庄宗幸鄴都,都来朝觐, 留宴旬日,锡赉钜万,迁太尉、侍中。时周元豹见之曰;“形若鲤鱼,难免刀匕。” 及明宗嗣位,加中书令,然以其夺据父位,深心恶之。 初,同光中,祁、易二州刺史,都奏部下将校为之,不进户口,租赋自赡本军, 天成初仍旧。既而安重诲用事,稍以朝政厘之。时契丹犯塞,诸军多屯幽、易间, 大将往来,都阴为之备,屡废迎送,渐成猜间。和昭训为都筹画曰:“主上新有四 海,其势易离,可图自安之计。”会硃守殷据汴州反,镇州节度使王建立与安重诲 不协,心怀怨嫉。都阴知之,乃遣人说建立谋叛,建立伪许之,密以状闻。都又与 青、徐、岐、潞、梓五帅蜡书以离闻之。 三年四月,制削都在身官爵,遣宋州节度使王晏球率师讨之。都急与王郁谋, 引契丹为援。洎王师攻城,契丹将托诺率骑万人来援,都与契丹合兵大战于嘉山, 为王师所败,惟托诺以二千骑奔入定州。都仗之守城,呼为诺王,屈身沥恳,冀其 尽力。孤垒周年,亦甚有备,诸校或思归向,以其访察严密,杀人相继,人无宿谋, 故数构不就。 都好聚图书,自常山始破,梁国初平,令人广将金帛收市,以得为务,不责贵 贱,书至三万卷,名画乐器各数百,皆四方之精妙者,萃于其府。四年三月,晏球 拔定州,时都校马让能降于曲阳门,都巷战而败,奔马归于府第,纵火焚之,府库 妻孥,一夕俱烬,惟擒托诺并其男四人、弟一人献于行在。 李继陶者,庄宗初略地河朔,俘而得之,收养于宫中,故名曰得得。天成初, 安重诲知其本末,付段佪养之为兒;佪知其不称,许其就便。王都素蓄异志,潜取 以归,呼为庄宗太子。及都叛,遂僭其服装,时俾乘墉,欲惑军士,人咸知其伪, 竞诟辱之。城陷,晏球获之,拘送于阙下,行至邢州,遣使戮焉。 史臣曰:王镕据镇、冀以称王,治将数世;处直分易、定以为帅,亦既重侯。 一则惑佞臣而覆其宗,一则嬖孽子而失其国,其故何哉?盖富贵斯久,仁义不修, 目眩于妖妍,耳惑于丝竹,故不能防jianian于未兆,察祸于未萌,相继败亡,又谁咎也! 部分译文 王镕,祖先是回鹘部族人。远祖没诺干,唐朝至德年间,在镇州节度使王武俊手下为骑兵将领。王武俊喜欢他勇敢能干,收为义子,称王五哥,他的后代子孙便以王为姓。四代祖王廷凑,在镇州统帅王承宗手下为牙将。长庆初年,王承宗去世,穆宗任命田弘正为成德军节度使。不久镇州人杀死田弘正,推举王廷凑为留后,朝廷不能控制,因而授以节旄斧钺。王廷凑死,其子王元逵娶文宗之女寿安公主。王元逵死,其子王绍鼎接任。王绍鼎死,其子王景崇接任。都世袭镇州节度使。王景崇官位至太尉、中书令,封为常山王,中和二年(882)去世。 王镕是王景崇的儿子,十岁时,三军推举他接父亲职位。大顺年中,武皇的将军李存孝平定邢州、氵名州后,向武皇献策,想兼并镇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