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绝学_第十一章念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念动 (第4/10页)

    他们的手高高挺直,不动如山。

    中间,六丈方圆的场间,闻人独笑和公孙子兵早已各盘距坐着,缓自周理着身心剑意合一的境界。

    公孙子兵这端,他身后坐着解勉道、韩道、柳梦狂、开悟大师四人。柳大公子和宣雨情缓缓踱了近来,仰首看了一下天色淡笑道:“子时将届…。”

    宣雨情关心的看了场中各据一方的两人,叹气着:“非得这场比剑不可嘛?”

    “江湖人,江湖命。”柳帝王携着宣大姑娘的柔荑,跨向在座的四人恭敬道:“爹,大师…。”

    柳梦狂淡淡一笑,道:“柳儿,你和雨情坐下来好好看看吧!”

    “是!”应着,他们两人落坐,齐齐注视公孙子兵和闻人独笑此刻的动静。

    只见,那公孙子兵正不断反覆着用右手抓起一把沙,捏着,再从五指缝溜滑了下去。

    每一个动作、举止,时间完全一样。

    就好像是天地间的一部份,原原本本就是做这个动作着。

    对面,闻人独笑的身后站立着武林史创始人杨汉立和两名史官。

    武林史的史官一律是身着白袍镶滚黑边,同时两袖口则是朱红剔透。

    白色,代表着心胸雪然;黑色滚边,则是托意于黑白分明。至于袖口朱红,正代表着朱砂笔记,赤心热忱而不造伪。

    这几年来武林史在江湖中已建立起它的地位和尊崇就是有着一批批轻功卓绝,目光利锐而且不畏难险的年轻人不断努力所创立着。

    杨汉立教给他们的一句话是:记史一诚一真无我无心。这是原则!

    今夜嵩山北峰之战,杨汉立之所以另外带了两名史官来,目的就是要求更客观。

    他怕,对闻人独笑的尊敬而影响了本身的记载!

    杨汉立心中轻轻一叹,低首看着闻人独笑的动作。

    闻人独笑的身旁放了许多的枯枝,他用左手抓着一把,不断的点、插、刷、刺的右臂、右掌。

    他重覆做着,直到这把的枯枝全数断裂销灰为止。

    然后,再抓起一把,又反覆做这个动作。

    杨汉立的估计是,连他手上这把算下去,大概已经用了一千三百一十一支。

    “他们两个人重覆做这个动作…。”宣雨情秀眉轻蹙,有些儿困惑:“似乎是在提炼精神上的力量?”

    “不错。”柳帝王点头应道:“这点可以从他们每重覆做一次,而身上的气势就不同于前一回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这动作为什么有这种效果?

    “闻人兄在这几年的荒野生活着实是吃了不少苦了。”柳梦狂淡淡道着:“而公孙先生在黄沙昆仑山脉里也该是惨经各种天地变故!”

    一句话,解开了这谜。

    荒野中的生存,无时不是生活在危机和杀劫中。

    所以,每一次的出剑必杀的气势是自己生存的唯一条件。荒野多树,树横生枝。

    剑出之时,臂上必有树枝戮戮。

    昆仑沙黄绵天,每一步走在其中生死连线。

    必是,多少回仆跌于黄土之中,掌中握着不再是剑而是沙。每一握,恍如今世已不见明日东曦来。

    能再生存,唯有一身气势尽散爆于顷刻。

    柳梦狂目不能见却是心明剔透:“今夜一战,恐怕前后只有一招便知胜败!”

    柳梦狂的评论没有人反对。

    问题是,谁胜、谁败?

    子时,已至!

    他握着十方阔剑而起,每一步都像是走向无垠天际。

    掌中的巨剑随着身势轻摆小动。

    恍若,是黄沙千千万万无来无去无可迹寻。

    站定!

    对面那人掌握着鬼剑凝目。

    飘飞乱发有如峥天而起的山岩,坚定凝立。

    他们没有交谈,唯一的语言在手中。

    手中的剑!

    这是,宗师对宗师的印证!

    他的脸一改平日的学究呼鲁,此刻充满了虔诚和喜悦。无论胜败,今夜一战此生无憾。

    他双眸已落入虚空,不似以往冷冽冰厉。

    他知道非胜不可。

    因为,这一生的目标是“帝王”柳梦狂。

    不能败于今夜,他告诉自己,否则今生无能再出剑于柳梦狂之前。

    他有这点傲,是压力,也是深深的一股力量!

    同一顷刻,心动。

    剑出!

    “公孙一剑,人子尽兵。”

    “独笑一剑,无生有鬼。”

    两个人的招式都只有一招,而且非常快。

    似乎,这刹那里已迸散出一生精萃智慧!

    剑快,有没有变化?

    有,两把剑最少在这电光石火的刹那里变化了四十二种剑轨行迹。

    这是一种“灵”动,恍若两人之间有着一种无形的牵引,把他们的心和意完全联结在一起。

    任何的变化,自有任何的反应。反应方生,对方又转折另势,如是周延绵延。

    直至,生死胜负的弹指差别!

    一叹,来自“帝王”柳梦狂。

    他知道,阿师已无意,大剑埋黄沙。

    公孙子兵的右臂垂了下去,犹能淡淡笑着:“你赢了。在下一生中就只败过两次…。”

    “我没有赢!”闻人独笑淡淡回道:“本来应该是平分秋色,为什么最后的变化你按住不动?”

    公孙子兵没有回答。

    “是不是林中的那个人?”在他们的西首,有一片苍郁森然的树林,闻人独笑冷冷道:

    “那个人是第一个击败你的人?”

    所以,公孙子兵的心乱,心乱则灵势不生。

    “他是谁?”闻人独笑挑眉道:“我可以感觉到他是剑术大行家…。”

    公孙子兵抬起了头,缓缓道:“听说,你一向会答应败战者一个要求?”

    闻人独笑挑眉小掀,回道:“要看是谁,如果是公孙先生你,只要闻人某可以做的到,不悔!”

    这是一种尊敬!

    公孙子兵的眼中有了感激,声音也有点哽咽着:“打败那个人。”

    他指的,当然是林中的那个人。

    “谁?”

    “百里长居?”

    百里长居?江湖中似乎没听过这号人物。

    嵩山西麓,日升自嵩山来。

    他自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