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五二章羊群垃圾和经济杀手 (第3/3页)
步在利雅得街头,最后,他在利雅得市政府的大楼前停下了脚步。 市政府大楼,这是珀金斯最想来看看的地方。 来这儿,珀金斯想看的不是市政府大楼,他想看的是在市政府大楼前的垃圾堆里翻找食物的羊群。 两个月前,接受政府指派下来的任务之后,珀金斯就开始冥思苦想。 一个月前,他偶然从一个沙特外交官那里看到一张照片,照片的内容就是一群羊在利雅得市政府大楼前的垃圾堆翻找食物。 从那个外交官口里,珀金斯知道了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事情:羊群担负着利雅得的垃圾清理工作。 为什么要用羊群来做处理垃圾的工作?那位外交官告诉了珀金斯答案:“沙特阿拉伯人的自尊心很强,没有人愿意去收垃圾,这种工作是留给畜生来做的。” 就是从这儿,珀金斯获得了灵感,他豁然开朗,知道了他的工作要如何开展。 珀金斯无法单独工作,他的任务是后续的,得是在美国政府同沙特政府的谈判成功之后才能进行。 珀金斯现在就过来,是要为他的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珀金斯到了利雅得五天之后,由国务卿基辛格基博士领衔的美国政府代表团到了利雅得。 谈判很快就取得了成功,沙特政府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提供技术支持、军事装备和军事训练的提议。 当然,接受了好处就要付出代价。 谈判如此顺利,实际上,这跟基辛格博士的能力关系并不大,而是因为两点:一个是美国的实力,另一个是阿拉伯世界自身的困局。 美国的实力体现在控制了以色列、伊朗和土耳其,而这就使得美国在中东形成了三把钳子的态势,控制住了分散和不团结的阿拉伯人。 分散和不团结的阿拉伯人,这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困局。 大家同仇敌忾的时候,石油就成了威力无穷的政治讹诈武器,让西方世界心惊胆战,但这个劲儿一过,阿拉伯世界就又成了一盘散沙。 阿拉伯世界的困局是由两方面矛盾造成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矛盾。 阿拉伯世界的核心—沙特,就是这两种矛盾的核心体现,也是为此,沙特才不得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之下。 伊朗,既是波斯人,又是什叶派,对逊尼派的沙特是最大的外部威胁,自然也就成了美国威胁沙特的杀手锏。 如果仅仅是这个,沙特也不会轻易屈服,但沙特不仅是逊尼派的沙特,更主要的还是沙特王室的沙特。 在沙特国内,觊觎沙特王室的势力不用多,有个两三个就足够美国施展的了。何况,除了沙特国内,沙特国外的逊尼派觊觎沙特财富的也大有人在。 凡此种种,轮不到沙特不屈服。 基本原则定下来之后,就该珀金斯这些经济杀手施展他们的才华了。在美国—沙特阿拉伯联合经济委员会成立之后,珀金斯就登场了。 美国—沙特阿拉伯联合经济委员会,体现了一个完全背离常规的外国援助新模式:用沙特阿拉伯的钱聘请美国公司建设沙特阿拉伯。 珀金斯的具体工作就是夸大沙特阿拉伯经济的预测前景:一旦向沙特阿拉伯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额资金,这里将有怎样的变化,同时,珀金斯还需制定资金配置的具体方案。 简言之,就是要珀金斯尽其所能,发挥创造力,极力夸大向沙特阿拉伯经济建设投入资金的合理xing。 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让美国工程和建设公司得到这些合同。 珀金斯的这些工作具体体现了华尔街和华盛顿的企图:让沙特阿拉伯背上永远还不清的债务,找到法子保证巨额的石油美元统统回到美国的口袋。 在此过程中,沙特阿拉伯将被拉下水,而且其经济发展将要永远依赖于美国。 沙特阿拉伯经济西化的程度越高,这个国家与美国的体制就越能产生共呜,甚至完全融入到美国的体制之中。 实际上,美国的这个战略构想还有一部分是借鉴了中国在非洲的做法。 中国援助非洲,表面上,好像中国人真的多么慷慨,多么善心,但实际上,中国人很精明,有着长远的利益考量。 比如,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 坦赞铁路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是东非的交通动脉。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 这条铁路修建完成之后,中国表面上的利益是可以得到紧缺的铜矿,但实际上,中国最大的利益并不在此,而是坦赞铁路修建完成之后,今后非洲所有的铁路几乎就都得由中国人修建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铁路系统的标准。 铁路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国家是不能修建其他系统的铁路的。 改变系统的代价太大。 美国看到了中国的企图,但在美国,没有人对非洲有那么长远的兴趣,一点都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