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_二七六章踏平英租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七六章踏平英租界 (第2/3页)

将失去领导国家起码的资格。

    接下来,韩立洪又具体分析了上海会战中存在的问题,他主要提出了…

    第一,是战术观念上的问题。

    我军的战术观念陈旧、落后和官兵们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然抱着以往国内战争的老一套战法和日军作战。所以,在日军的立体战法之下,不知疏散和伪装,仅凭一腔爱国热血和勇敢而招致了许多无谓的伤亡。

    第二,战场上,我军的后勤跟不上。

    官兵往往空腹作战,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而且更严重的是战场救护不及时,医务人员少得可怜,担架队也较少,许多伤兵躺在战壕任其日军炮火轰击,往往轻伤变重伤,重伤者自生自灭。

    在自己的国土上,尤其是上海这个全国经济中心、最繁荣的地区,又准备经年,出现这种状况,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第三,战役期间,我军始终没有设立预备兵团。

    我军是一个部队一个部队逐渐加入作战的,每个师在第一线上只能打三、五天,然后另一支部队接替过来。

    这样一来,各个部队是轮番挨打,各个都被打烂,造成了战斗力的极大损失。

    上一世,就是因为这样,弄到后来无兵可调,只好从我军两翼的沿海沿江防御日军登陆的部队中逐渐抽调出来增援第一线,以致两翼空虚,被日军从金山卫方向包围过来而导致全线溃退。

    这一世,虽然阴错阳差避免了这种危险,但这么打,仍旧是极为危险的。

    看完了,总理放下文稿,道:“立洪,你们的情报工作做的比我们细多了。”

    韩立洪道:“关注点不一样,这些并不是什么机密的东西。”

    总理点了点头,思索片刻,然后道:“蒋介石不大可能弃守南京。”

    容颜似铁,韩立洪道:“除了这份文稿,我还让人给蒋介石带句话,如果他敢继续这么胡闹瞎指挥,我会认为他没有资格当中国的领袖,我将在一年内帮助你们多发展出二十万的兵力。”

    总理一愣,看着韩立洪,问道:“你真有这个能力?”

    韩立洪站起身来,兴冲冲地道:“先生,我请您去个地方。”

    看着韩立洪,总理笑了,这一刻,韩立洪就像一个要跟他献宝的孩子。往外走的时候,总理不由摇了摇头,怎会有韩立洪这样的人,这真是不可思议。

    燕子陪着,三人下到地道里,坐上吉普车,开了大约十几分钟,他们进了一个地下研究所。

    看着一部部崭新锃亮的机器,总理虽然是大才,博闻强记,但没人是全才,总理也不认识这些机器都是干什么用的。

    指着一部机器,韩立洪介绍道:“先生,这是我们研制的子弹机,可以日产子弹三万三千发。”

    总理大惊,稍停片刻,问道:“立洪,你是说我们可以自己制造这种子弹机?”

    点了点头,韩立洪道:“现在生产制造武器弹药的设备不是大问题,大问题是我们的钢铁和铜的产量跟不上。”

    这时,全国的钢铁年产量只有四万吨,日本是中国的一百五十倍;铜的年产量更少,仅仅为零点零七万吨,日本是中国的一百二十倍;石油年产量只有一点三一万吨,日本是中国的一百三十倍。

    至于飞机、汽车、舰船、重武器等方面,日本更是中国的无限倍,因为这些中国根本就不能生产。

    这也就是蒋委员长的“三日亡国论”的理论依据。

    韩立洪最腻味果粉吹捧老蒋,吹捧什么黄金十年,主要就在于这方面。

    九一八是三一年的事儿,但老蒋直到三五年才开始对日备战,做什么五年备战计划,早干什么去了。

    总理兴致盎然,蹲下身子和技术人员、大师傅攀谈,时不时就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总理的笑声是世界上最感人的,会感染一切。

    一旁,看着总理,韩立洪心头酸楚,他又想到了总理吃饭的那副照片:这一世,他能为总理做些什么?

    ――――

    “健生,你觉得如何?”待白崇禧看完文稿,冯玉祥问道。

    “冯公,大才啊,大才难怪黑神军能有这般惊天成就”拍着沙发扶手,白崇禧由衷地赞叹道。

    “你看能不能说动老蒋?”冯玉祥问道。

    摇了摇头,白崇禧道:“难冯公,蒋先生的为人你还不知道吗?”

    从一开始得知在上海修筑国防工事,白崇禧就很不以为然,像中国这样几乎没有工业基础的弱国跟日本这样现代化强国打仗,唯一的办法就是拖。

    日本虽然是现代化工业强国,但同时又是小国,战争的潜力有限,经不起消耗,所以,不能跟日本在上海硬碰硬,而应该把日军放进来,引到内陆广大的腹地去打。

    像蒋介石这样,把七十余万**精锐集中在宁沪杭三角地带,任敌方海、陆、空军尽量发挥其优越性能,而且其更无后勤补给的问题,这种打发真是要多愚蠢,就有多愚蠢。

    顿了顿,白崇禧又跟着道:“弃守南京,或许还可以做到,但现在就从上海撤军,这几乎不可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