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_三〇〇章桂系归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〇〇章桂系归心 (第1/3页)

    三〇〇章 桂系归心

    三〇〇章桂系归心

    整个华北大地,当然,山西除外,只有四个字能够形容,那就是“热火朝天”

    实际上,从日本屈服的那一刻开始,整个华北大地就是开始动了。

    现在,老百姓正是满怀希望的时候,有无尽的热情和气力,只要一声令下,老百姓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满腔热情,无怨无悔,还自带干粮。

    但是,毫无疑问,当好生活到来,生活安定下来之后,这种热情和气力必然要逐渐消退。

    现在是百废待兴,什么都缺,又要争分夺秒的时候,韩立洪自然不会错过机会。

    把老百姓大规模组织起来干活,主要是做两件事:兴建水利设施和建公路。

    农业要稳定,现在能做的就是修建完备的水利设施,至于修路的重要性那更是不言而喻。

    韩立洪想要的水利设施和公路,都是高等级、全局性的,而且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水泥’子和砖等建筑材料。

    不过,他们有无穷无尽、不需要花钱的人力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其他各种资源的不足。

    不论是修路,还是建水利设施,韩立洪采取的都是秦始皇修秦直道的法子,纯粹用人力。

    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二至公元前二一〇年命大将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

    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北至九原郡,穿越十四县,全长七百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六十米,一般亦有二十来米。

    秦直道是可以媲美万里长城的伟大建筑工程,是那个时代的高公路,一直到明代都是一条通途。

    实际上,即便到了今天,秦直道在有些地方依然在用。

    一条绵延千里的土路竟然使用了两千多年,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但其实,这个奇迹一点也不奇,只不过是因为秦人认真罢了。

    当年秦始皇能做到,今天,他更能做到。

    没有任何高深繁复的技术,只有无尽的热情和气力,号子响彻整个天地,土层被一层层夯实,华北大地在一天天生巨变。

    ――――

    北京城,皇城根,气象一日一新,但就在这蒸蒸日上的大好时刻,却有很多人郁闷的想要自杀。

    这些位郁闷的想要自杀的主儿,没别的原因,都是后悔悔的。

    北京城已经成了全中国的梦幻之地,sao人墨客、富商巨贾、学者大能…无不云集而来。

    跟北京比,曾经最繁华的上海变成了一个屁。

    实际上,论繁华,北京还远远比不了上海,但北京是希望之地,而上海,则是堕落之地,是中国人的耻辱之地。

    所以,北京城的地价是一日三涨,那真是天天涨,日日涨,根本看不到尽头。

    日本人打来那会儿,好多人都把房子地白菜价都买了,而仅仅一年后,就翻了三十倍不止。

    而且,这还噌噌地涨着呢…

    没人知道,这番大变,赚翻了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韩立洪。

    战争会破坏经济,但也是获得暴利的最好机会。

    韩立洪对此早有准备,战事一起,卢文昭就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大肆买房,只要有卖的,那就接手,就是不想卖,也设法鼓动人家把房卖了。

    缺了大德了。

    实际上,卢文昭不仅买房子,还买地,他在上海、杭州、苏州一带的城郊买了不下五六十万公顷的土地。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白菜价买进的。

    局势明朗之后,很多人,尤其是卢文昭的家人,现卢文钊脑门子冒紫光,整个人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

    ――――

    七月流火,广西,桂林。

    白崇禧走进院子的时候,李宗仁正闭着眼睛,半躺在一把紫竹椅上。

    微风袭来,青竹叶沙沙作响。

    看上去,李宗仁好不逍遥,但别人不清楚,白崇禧清楚,李宗仁的心情并不好。

    实际上,又何止是李宗仁的心情不好,他自己的也一样,他们是同命相怜。

    白崇禧刚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李宗仁睁开了眼睛,白崇禧问道:“德公,出了什么事儿?”

    李宗仁刚刚让人打电话让他过来一趟,但没说什么事儿。

    沉了沉,李宗仁道:“健生,龙云刚刚来了封电报,说是卢汉明天过来,有事儿相商。”

    白崇禧的眉头皱了起来。

    广西和云南虽然是邻居,但接壤的地区都是崇山峻岭,双方间的联系实际上极少,彼此根本就没什么来往。

    卢汉是龙云的表弟,是云南的二号人物,他来广西干什么?

    白崇禧眯缝着眼睛想着,片刻之后,他道:“德公,在北京时,韩立洪拜访了龙云,卢汉来见我们是不是跟这事儿有关?”

    李宗仁道:“健生,我也是这么想的。”

    抬手轻轻挠了挠头皮,白崇禧道:“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