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一七章一句话崩溃缅甸防线 (第2/3页)
今后还要大力仰仗您啊。” 龙云道:“物资方面你不用担心,不过,价钱有点高。” 杜聿明笑了,真是跟什么人学什么人,龙云跟黑神军走得近,也学会了雁过拔毛,尤其是这只“雁”是洋人。 杜聿明道:“没关系,反正美国人有钱。” 沉吟片刻,然后,龙云问道:“光亭,这一仗你想怎么打?” 楞了一下,杜聿明问道:“龙主席,您什么意思?” 龙云道:“光亭,直说吧,韩先生让我给你捎句话。” 杜聿明的神色立刻凝重起来,他问道:“龙主席,韩先生让您给我捎什么话?” 龙云道:“英国人顶住,你们就顶住;英国人跑,你们也跑。” 低头沉思半晌,杜聿明抬起头,看着龙云,问道:“龙主席,韩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轻轻叹息一声,龙云道:“光亭,你知道组建远征军的原因吗?” 杜聿明默然,他当然知道组建远征军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件让人郁闷之极的事情。 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远征军当然有其重大意义,但从他们这个小集团的角度来看,又是极为屈辱的。 蒋介石组建远征军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抱美国人的大腿,所以,他们流血流汗,而黑神军一毛不拔,却占有了最大的利益。 甚至,就连在物资供应上,也要刮一层皮。 黑神军越是肆无忌惮,就越是显得他们的无能和无耻。 见杜聿明不说话,等了会儿,龙云又道:“光亭,站在韩先生的角度,远征军是要被牺牲的。” 杜聿明一愣,随即他就明白了龙云的意思,龙云的意思是一旦他们遇到危险,黑神军,也就是滇军不会出手施救。 怒火腾地窜了起来,冷笑一声,杜聿明道:“龙主席,并不是只有他们黑神军会打仗。” 苦笑一下,龙云道:“光亭,别生气,这不是意气之争。” 知道自己冲动了,深吸了一口气,杜聿明道:“龙主席,黑神军什么意思?” 龙云道:“黑神军希望日本陷的越深越好。” 杜聿明的火气一下子都没了,他意识到自己的格局始终都是太小了,他没有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 显然,日本在东南亚陷的越深,消耗就越大,在将来收复东北的大战中,遇到的阻力就越小。 要想日本陷的更深,自然最好是日本攻入印度。 日本攻入印度,不论是和英国死磕,还是打败英国后控制印度,都需要投入极大的力量。 以英国人的力量来最大限度地消耗日本,这对国家利益无疑是最大化的选项。 眉头微微皱起,杜聿明问道:“龙主席,黑神军希望我们做什么?” 微微越来越头,轻轻叹了口气,龙云道:“光亭,黑神军唯一希望的就是韩先生让我捎给你的那句话,远征军不是去掩护英国人逃跑的。” 杜聿明心口疼,黑神军根本不需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在黑神军眼里就是棋子,命运已经注定,黑神军唯一希望的是他们不要太窝囊,太蠢,给中**人丢脸。 好半晌,杜聿明有些艰难地问道:“龙主席,黑神军真的这么不看好我们?” 如果他们守住缅甸,日本就威胁不到印度,日本威胁不到印度,也就达不到让日本陷的更深的目的。 黑神军既然不理会他们,也就意味着黑神军根本不看好他们能够守住缅甸,这让杜聿明有些难以接受,但黑神军的战绩摆在那儿,黑神军的威望不是他杜聿明可以挑战的。 沉吟了一下,龙云道:“如果只有我们,守住缅甸的可能性很大,但加上英国人,这个可能性就很小了。” 直到这时,杜聿明才猛地意识到,不管他愿不愿意,黑神军让龙云给他捎的这句话就差不多提前崩溃了缅甸的防线。 厉害啊 这是杜聿明第一次跟黑神军打交道,而且还是间接打的交道,但就足以体会到黑神军是多么厉害了。 这时,龙云又道:“光亭,我们在外蒙、内蒙一线的军团很快都会后撤。” 杜聿明彻底无语。 外蒙、内蒙一线的军团后撤,这在军事上没有什么意义,它体现的意义是政治上的。 通过这一行动,黑神军表明的态度是不会攻打东北,日本可以放心地把军队调入东南亚。 日本当然不会放心,但这有助于他们理解黑神军的意图,黑神军的意图就是希望日本去跟英国人死磕。 正常情况下,这没什么意义,可一旦日本军力吃紧,那就有用了。 蒋校长跟韩立洪没法比,国民党跟黑神军更没法比。 杜聿明闭上了眼睛。 足足想了十多分钟,杜聿明睁开眼睛,看着龙云,神情凝重地问道:“龙主席,如果日本成功占据了印度,那以如此庞大地区的物资输出,日本的国力可能迅速增长。” 杜聿明问出了这个问题,龙云不由暗自点头,杜聿明是军人,却又有一定的政治头脑,不简单。 沉了沉,龙云道:“光亭,这个问题我也问过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