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_三〇一章东西方之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〇一章东西方之辩 (第3/3页)

的当然是有钱的大资本家。所以,所谓民主选举,实质上,不过是大资本家内部的利益分赃而已。”

    “所谓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分别独立。简单说,它是指一件事情的决策、执行、监督分别独立。再通俗点说,就是把一件事情切成三段,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理论上说,这好像是一个不错的构架,有助于避免**,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完全可以出现下面的情形:决策由张老板负责,执行有李董事长负责,监督由王大股东负责。全世界的资本家比全世界的无产者更容易联合起来,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美国的三权分立把同一件事情切成三段,难以避免会由不同的资本家分别掌握每一段。”

    “好,韩先生说的太好了”众人还在沉思的当儿,太祖鼓掌赞道。

    冯玉祥、宋庆龄等人附和太祖,但也有些人有不同意见,胡适道:“韩先生,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美国国富民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吧?”

    韩立洪道:“胡先生,美国的强大,或者说是整个西方的强大,在我看来,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而已。西方的强大是因为我们衰落了,这就跟在乱世,官府的力量虚弱而土匪豪强猖獗一样。当我们回归传统,重新站起来,那我毫不怀疑,西方必定开始没落。这是先进与落后的两种文明的较量,一旦我们回到正途,以劫掠为任、小人逐利的西方文明衰落就是必然的。”

    顿了顿,韩立洪进一步解释道:“贪,是人的本性,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没有差别。只不过,我们与西方不同的是,我们是压榨自己的百姓,而西方列强则是既压榨他们的百姓,也抢掠他国。这种形式上的差别,虽使得西方列强的国内矛盾得到了缓解,但本质没有丝毫改变。所以,一旦西方列强无法抢掠了,那么,他们的国内矛盾就会上升,而且,因为文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无解。”

    这时,所有人都听进去了,胡适问道:“韩先生,我们要怎样回归传统?”

    韩立洪道:“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创新的回归,在政治、文化、教育等等方面,要以传统为核心,同时借鉴西方文明有益的地方,创造新的文化。比如政治,西方的民主选举不可取,我不认为把国家交给商人、学者来治理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国家的领导者必须从政府体系内产生。但是,民主也有可取之处,尤其是与民主选举相关的任期制。这可以保证政府**高效的同时,避免个人**和权力固化的弊端。”

    所有人都在沉思,韩立洪自己也是。

    对韩立洪的政治主张,没有人是全都满意的,但谁都可以接受。这方面,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胡适这些很有政治抱负的文人了。

    文人都是很有抱负的,学而优则仕也一向是中国的政治传统,但韩立洪这么一搞,整个是一刀切,彻底把他们排除在体系之外了。

    这个他们当然极不满意,但是,韩立洪是这些文人需要仰视的存在,当无法抗衡的时候,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

    所以,他们现在思考的基础大都是国家利益。

    他们都是有大学问的,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政治是怎么回事儿。

    中国的政治传统是文人治国,是政府集权制,也就是韩立洪说的政府**,其重要的政治意识形态是儒家和法家。

    儒法是一体两面的,法家立足于作为雇佣方的政府,以外在的法律作为主要工具,而儒家则立足于作为受雇方的官僚,以内在的道德作为主要工具,两者都致力于发展如何建立和维护政府集权与垄断的政治理论,这既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所谓外儒内法的来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强调节制的君子之学在文明高度上自然要远高于西方执迷于利的小人之学,道德与法律并重更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自己的衰落和西方的强大,使得很多人,也包括他们,都对自己比之西方更为优越的文明或多或少地失去了信心。

    韩立洪的这番话,实质上是对在座很多人的批判,包括太祖在内,因为由他们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以批判中国纯正传统文化为基础的。

    新文化运动有两大领军人物,一个是陈独秀,一个是胡适。

    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鼓吹德先生、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

    总之,两派的共同点都是批判传统文化,而师法西方,只不过他们师法西方的着眼点不同,但本质无异。

    这一刻,韩立洪虽然批判了他们,但没有人反感,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反思,他们内心深处早已经开始向传统回归,只不过还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看着他们,韩立洪很是欣慰,是他,帮助这些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盖世人杰找回了对自己文明的自信。

    至少,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