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八二章黑神军的锁喉一枪 (第2/3页)
来的不仅仅是机械方面的大能,而是方方面面的大能都有。 一句话,黑神军的表现让这些大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国工业化,中国追赶西方列强的希望。 国民政府虽然在民国十七年就成立了中央研究院,但蒋介石根本就不重视,至于工业化,更是不着一点心思,就知道什么都跟外国买。 这些大能,有不少就是中央研究院的人。 当然,其中有不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的,但一到了之后,每个人的屁股都立刻就变得有万斤重,走不动道了。 这里不仅是科研基地,也是制造基地,挖空的山腹里是中国最先进的工厂。 这里,必将成为中国科技和工业的圣地。 四月二十九日,英国人缴纳的赎金陆续运到了科研基地。 ―――― 蒋委员长瘦了,下颏明显尖了。 太折磨人了,伟大的蒋委员长终于发现,他把自己架到了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上。 市井之间,风言风语流传,不安的情绪在酝酿。 这个时候,只要黑神军振臂一呼,绝对可以把他打落尘埃。现在,他唯一的依仗和西安事变时的依仗一样,就是没有人能够取代他。 只是,蒋委员长对这个依仗是一点底气也没有,所以,他对黑神军和**才处处忍让,一个屁都不敢放,生怕惹恼了黑神军这个亲爹。 这些日子,他是吃嘛嘛不香,喝啥啥没味,一天到晚都恨着盼着狗比日本人快点离开上海吧。 只有日本人离开上海,他才能“夺回”上海;只有“夺回”上海,他才能从火山口上下来。 蒋委员长正愁肠百结的时候,来自华北的电报纷至沓来。 电报是各军军长发来的,内容都只有一个,就是宋哲元和阎锡山召集他们去北平开会。 军长们都很不安,请示蒋委员长示下。 长城防线的防守分为两段,一段是从山海关到张家口,另一段是由张家口至包头一线。 第一段由第一集团军驻守,司令官是宋哲元,下辖除二十九军,还有万福麟的第五十三军、关麟征的第五十二军、庞炳勋的第四十军和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 第二段由第二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驻守,阎锡山为战区司令长官,第二集团军的司令官是卫立煌,第七集团军的司令官是傅作义。 第二集团军下辖李默庵的第十四军、冯钦哉的第二十七路军、商震的第三十二军、刘茂恩的第十五军和汤恩伯的第十三军。 第七集团军由阎锡山和傅作义的晋绥军组成。 五月二日,宋哲元和阎锡山同时发出命令,命令各主要军事长官,五日,到北平开会。 第一集团军的第五十三军、第五十二军、第四十军和第二十六路军,以及第二集团军的第十四军、第二十七路军、第三十二军、第十五军和第十三军,对宋哲元和阎锡山而言,这九个军都可算是中央军。 他们要干什么?蒋介石的脸一下子就白了。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头绪来,没办法,只能找人商议了,但自己身边的这几个亲信,这种事儿怕是没多少主意。 这会儿,蒋委员长又开始心疼,他在心疼首席智囊杨永泰。 杨永泰刚死不久,去年五月份死的,在武汉被人刺杀。这要是杨永泰在,他又何必问别人? 这事儿太丢人,但没办法,为了华北的将近三十万大军,尤其是其中还有不少是他嫡系中的嫡系,还管什么丢人不丢人的。 喊来的人中,除了军政部长何应钦、小委员长陈诚等人,还有参谋总长程潜和副参谋长章白崇禧。 坐下之后,蒋介石把事情一说,陈诚立刻道:“委座,他们不是要兵变,想把中央军都缴械吧?” 白崇禧向陈诚不屑地瞟了一眼,张群道:“不会吧,现在是什么时候,他们怎么敢这么做?” 这也是蒋介石想不明白的。 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了一会儿,但始终不得要领。 “颂云兄、健生,你们看呢?”程潜和白崇禧始终一言不发,蒋介石不得不问道。 程潜和白崇禧心头都是一片灰暗。 原本是很好的形势,全国都团结一心,一致抗日,但蒋介石这么一弄,人心彻底散了。 日本人是狼,日本人这么做,既可以做实了,按讲好的条件去做,但也可虚晃一枪,一方面使得重镇徐州无防,又使得敌方军心涣散。 日本人这要是耍蒋某人,那乐子可就大了,蒋某人就成了古往今来第一大蠢猪。 见蒋介石主动问了,程潜笑了笑,道:“委座,我说不好,还是健生说说吧。” 心里骂了句老滑头,白崇禧道:“委座,主导阎锡山和宋哲元的是黑神军和**,在目前的形势下,我看他们不会做蠢事。” 这话等于没说,蒋委员长这个郁闷,白白让程潜和白崇禧看了一场笑话,却还是没有一点用。 ―――― 大会议室里,气氛沉闷之极。 不论是中央军的嫡系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